APP下载

“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2019-03-06冯均州

职教通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共育校企工程造价

冯均州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也明确提出:“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1]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现有的制度设计下,创新设计合作模式,实现参与主体“合作共赢”的合作育人局面,才是长期、良性的发展之道。近年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认真分析专业的优势、劣势和人才供需的情况,探索在现有的制度下开展校企合作,做到精准对接、精准育人[2],逐步建立了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做好专业调研,进行深度分析,确定改革方向

自2016年9月份开始,工程造价专业教研室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务要求,组织老师围绕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师资现状、企业需求现状进行深度调研,进行SWOT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结合图1的分析,工程造价专业要想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成效,必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作为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方向:(1)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目的的制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以期适应行业人才需求。(2)围绕提高学校师资力量的模式设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服务社会、企业的能力,以期适应校企融合发展的需要。(3)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联合培养形式设计,提高企业参与共育人才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期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图1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SWOT分析

二、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围绕以上调研分析的改革方向,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程造价教研室经过三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基于工程造价专业服务区域工程咨询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执行主体,在苏州市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与苏州科技大学建立专本衔接、师资共享、试验实训设施共享机制;密切联系合作企业,整合企业资源和企业需求,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式,打通“校校企行”共育人才的路径。

在这一模式中,“一会”指的是苏州市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协会有大量的会员企业,服务于会员企业的技术指导、行业提升、人才推荐、专业交流等职能,方便搭建学校和企业沟通协同的桥梁。“两校”指的是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专科)和苏州科技大学(本科),两校专业相同,培养层次错位,区域相近,方便实现学生学历提升、师资共享、试验实训共享。“三企”指的是区域有规模最大的三家建筑行业企业,方便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示范展示。(见图2)

图2 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该模式架构图,我们看出该模式本质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主线、三个协同”。

“一个核心”——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学历、高技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该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围绕培养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学历和技能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两个主线”——校企共育和校校共育。校企共育主要围绕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协同育人;校校共育主要围绕学历提升培养目标开展协同育人。实现“一个核心”目标人才的培养。

“三个协同”——参与主体协同、育人行为协同、执行角色协同。参与主体协同表现为学校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协会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育人行为协同表现为分层次教学之间、教学与生产(科研、创新)之间的结合关系;执行角色协同表现为协同育人参与各方在责权利一致基础上形成的互惠共赢关系。“三协同”综合表现为在育人实践中,合作各方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原则。[3]

三、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按照工程造价专业规定的“4.5+0.5”学制要求,开展“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主要按照以下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为专科段(1~6学期):该阶段主要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通过设定专本衔接选拔条件,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提升学习风气。引入企业文化和行业认知系列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第二阶段为本专科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段(7~9学期):该阶段通过考核学生前段学习和综合表现情况,选拔学生开展专本衔接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历水平。同时,邀请企业进校选聘现代学徒制学员,组建现代学徒制班,开展企业导师进课堂、项目实践进课堂的教学任务。

第三阶段为专本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践阶段(10学期):通过学生下企业顶岗实践、毕业设计、创业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按照协会认定的人才标准开展人才培养评价,实现学生精准就业。

(一)行业协会支持和指导

参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苏州市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是苏州地区工程咨询行业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其服务的对象辐射到整个区域建筑行业的咨询产业链。学校与协会的合作主要是专业上的面对面合作,造价管理协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从制定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收集企业人才需求、做好企业导师的推荐、指导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开展等方面全面参与,并协助指导做好校企合作的共同、协调工作。

(二)专业对口高校学历提升和专业支持

参与协同育人的苏州科技大学为苏州区域重点大学,土木类专业优势突出,通过协商,面向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本科学历提升渠道,制定本科选拔制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够接触更广泛的学科、专业,扩大知识面,可以感受本科学习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本科学专业师资优势和实验优势,辅助提升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

(三)企业深度融入,提升技能培养

通过现代学徒制形式,实现“学生+徒弟”的人才培养,可以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直接面对企业岗位需求,更具针对性,学生以学徒+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学习,更容易把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训练之中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更具精准性。企业通过直接参与学徒(准员工)的选拔、企业导师配备、学习过程指导、顶岗实践、考核评价等方面有效提升培养成效。同时,企业也可以和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实验共享等方面探索有价值的成果。

四、工程造价专业“一会+两校+三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

该模式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效的解决了合作企业的用人结构性需求,有效的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素质,有效的提高了专业教师水平,也为专业建设获得了若干的成果和奖励,基本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4]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参与主体参与深度还不够,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数量较少,人员需求不足等问题。

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研究,更深入的引导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探索建立“一会+两校+N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将该模式向其他专业复制实践。

猜你喜欢

共育校企工程造价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