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白细胞介素- 6水平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2019-03-06陆俊秀赖春华杨冰岩王维琼罗世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早产儿病情新生儿

陆俊秀,赖春华,杨冰岩,王维琼,罗世康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博爱医院 1新生儿科 2影像科,广东中山 5284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且呼吸困难的症状体征逐渐加重,患婴大部分为早产儿;RDS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发生率高,胎龄越小病情越严重,甚至可造成死亡,该病严重威胁了早产儿的生存[1- 2]。 部分幸存的患儿还可发生慢性肺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存质量[3]。若早期诊断RDS并及时干预可明显减低患儿的病死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是B型利钠肽原(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裂解所产生的成分,半衰期长,相对分子质量大,无生物活性但在血液中稳定性强,可敏感且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4- 5]。从临床检验的角度考虑,NT-proBNP检验数值确切可靠,目前已成为急救医学中危重症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RDS早产儿血浆中的NT-proBNP 水平明显偏高,且疾病严重程度与NT-proBNP 水平密切相关[5- 6]。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6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参与机体的炎性反应。病理学研究证实,在新生儿RDS早期,患儿肺部已经存在炎症反应,即在此期已经有IL- 6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新生儿RDS的病理反应[7- 8]。本研究评估了血清NT-proBNP及IL- 6水平在新生儿RDS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进一步阐明RDS的致病机制,为新生儿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对象和方法

对象及分组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50例(研究组),其中,男79例、女71例,胎龄28~35周,体质量860~2000 g;顺产82例,剖宫产68例。同期住院的早产儿158例(对照组),其中,男86例,女72例,胎龄30~35周,体质量1000~2600 g;顺产91名、剖宫产67名。两组患儿在分娩方式、胎龄、阿氏评分、出生体质量、日龄和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本研究经中山市博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批件号:2013- 0100),所有患儿均告知其监护人试验相关情况,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新生儿RDS诊断标准(1)胎龄28~35周;(2)出生后12 h内出现呼吸困难(包括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发绀和呻吟甚至呼吸衰竭等),而且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3)在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85%,或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50 mm H2O,需吸氧才能有所改善;(4)胸片呈新生儿RDS特征性改变:表现为两肺野普遍透亮度降低,呈磨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等(详见新生儿RDS胸片各分级改变)[1]。

新生儿RDS严重程度分级按照胸片成像分为4级:Ⅰ级:双肺野存在透亮度降低,均匀散在分布着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Ⅱ级:病情加重病变可延伸至肺野中外带,可见支气管充气征;Ⅲ级:肺野透亮度进一步降低,可见心缘、膈缘模糊影;Ⅳ级: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加重,可似枯枝状,严重者整个肺野可呈白肺[9]。

标本采集及检测在患儿生后的第 1、3、7 天早晨,采集静脉血2 ml,常温下以4000 r/min (r=8 cm)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2~8 ℃储存待测。 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 NT-proBNP,全自动酶标仪(VIDAS) 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IL- 6,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肺动脉压监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估测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有瓣膜反流者,利用三尖瓣反流频谱估测PAP;无反流者利用测量右室收缩时间间期半定量估测PAP。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NT-proBNP和IL-6水平的比较研究组生后第1(t=-91.04,P=0.000;t=-11.03,P=0.000)、3(t=-89.10,P=0.000;t=-9.909,P=0.000)及7天(t=-87.91,P=0.000;t=-8.548,P=0.000)的NT-proBNP和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各级RDS间NT-proBNP和IL水平的比较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50.89,P=0.000)、3(F=49.16,P=0.000)、7天(F=45.45,P=0.000)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0.89,P=0.448)、3(F=0.76,P=0.518)、7天(F=0.85,P=0.469)的IL- 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死亡与存活病例间NT-proBNP和IL水平的比较观察组中有5例最终死亡,死亡率为3.3%,死亡病例第1(t=-10.04,P=0.000)、3(t=-13.10,P=0.000)及7天(t=-27.31,P=0.000)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病例;第1(t=1.04,P=0.300)、3(t=0.91,P=0.364)及7天(t=0.87,P=0.386)的IL- 6水平与存活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PAP水平的比较研究组患儿生后第1、3、7天的PAP分别为(49.3±3.7)、(40.1±5.4)、(39.0±2.6)mmHg(1 mm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7)(t=-90.01,P=0.000)、(30.0±3.1)(t=-81.90,P=0.000)、(26.0±3.0)mmHg(t=-88.89,P=0.000)。

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IL- 6(r=0.876,P=0.000)和PAP(r=0.916,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图1、2)。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NT-proBNP和IL- 6水平的比较 (-±s,pg/ml)Table 1 NT-proBNP and IL- 6 levels in RD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pg/ml)

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IL- 6:白细胞介素- 6;RDS:呼吸窘迫综合征

NT-proBNP: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IL- 6:interleukin- 6;RDS: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表2 各个级别RDS间NT-proBNP和IL- 6水平的比较 (-±s,pg/ml)Table 2 NT-proBNP and IL- 6 levels among patients in different RDS grades (-±s,pg/ml)

表3 死亡与存活病例间NT-proBNP和IL- 6水平的比较 (-±s,pg/ml)Table 3 Serum NT-proBNP and IL- 6 levesl in death cases and survival cases (-±s,pg/ml)

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IL- 6:白细胞介素- 6

NT-proBNP: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IL- 6:interleukin- 6

图1NT-proBNP与IL- 6呈直线正相关

Fig1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T-proBNP and IL- 6 levels

PAP:肺动脉压

PAP: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图2NT-proBNP与PAP呈直线正相关

Fig2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T-proBNP and PAP

讨 论

新生儿RDS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障碍性疾病,可严重降低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新生儿RDS的病理学机制是早产儿肺发育尚未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因素造成肺泡进行性萎陷、肺液转运障碍、肺毛细血管及肺泡间质通透性高等病理改变,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渗出性病变[10- 12]。

在人体发生心室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异常增加时,心室的心肌细胞首先分泌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cursor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e-proBNP),随后形成proBNP,proBNP 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有生物活性的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无生物活性的NT-proBNP[4]。两者中,BNP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等生物学作用,与此同时,它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调节体液与血压。而NT-proBNP是没有生物活性的,但其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强,可以敏感和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变化。目前,NT-proBNP已作为急救医学中疾病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指标[4,6]。Pesonen 等[6]研究证明,早产儿血清中的NT-proBNP浓度与RDS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学者们以此推断NT-proBNP 在早产儿呼吸窘迫发生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作用,推断其增加了内皮细胞通透性造成液体外渗。Rocha 等[5]在对早产儿血浆NT-proBNP 水平相关研究中发现,RDS早产儿血浆中的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与RDS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RDS的早产儿外周血中NT-proBNP显著偏高,且RDS病情越重,早产儿NT-proBNP水平越高,提示NT-proBNP与新生儿RD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关,与以上研究结果类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死亡病例早期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病例。可见,NT-proBNP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与此同时,本研究在对PAP的监测中发现,研究组P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A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支持了因为肺血流动力学变化所导致的相关功能损害的推断。

IL- 6 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参与机体的炎性反应,现已作为临床医学中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指标,可通过对IL- 6 的测定来了解RDS早产儿病变早期的炎性情况[7,13]。本研究发现,发生RDS的早产儿外周血IL- 6在生后第1、3及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RDS早期已存在肺部炎症反应,IL- 6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肺部炎症反应,从而促进了RDS的发生。但是,本研究结果发现,各级RDS患儿的IL- 6 水平无明显差异,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的IL- 6水平也无明显差异,说明IL- 6不宜作为新生儿RDS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准。

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及IL- 6在早产儿RDS早期均有显著升高,且NT-proBNP水平随呼吸窘迫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NT-proBNP与IL- 6水平和PA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通过检测早产儿NT-proBNP及IL- 6,可以提高早期诊断RD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NT-proBNP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有助于病情的临床评估与预测。

猜你喜欢

早产儿病情新生儿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