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大别山红色家风的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
2019-03-02王国杰
韩 冰,王国杰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安徽 滁州 239000)
家风又是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传承的传统风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1]。“红色”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形成的独特内涵,也饱含着无数革命党人对祖国人民最深沉的热爱,对信仰最忠诚的追随。安徽六安(皖西)地区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又被称为“将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研究六安大别山红色家风的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家风的价值理念,对当代家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别山红色家风历史渊源
安徽六安自古土地丰饶,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家训,代代相传,其内容大多是爱国明理,勤俭持家等,都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六安翁氏家训开篇就提到:“爱国守法,谨言慎行,团结友善,博爱诚信。”金寨蒋氏家训:“孝父母,宜兄弟,和夫妇,尊师友。”又如六安鲍氏家训简言之“忠孝慈廉”等。爱国,诚信,忠孝等思想在六安地区和人民心中深深扎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六安人。
五四时期,从这里走出去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高语罕、许继慎、蒋光慈等,他们通过留学、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各种方式,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4年以前,安徽省加入中共的早期共产党员40余人里,六安籍就占了30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皖西是我党在安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前期发生在鄂豫皖边区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中,立夏节起义、六安独山暴动和霍山西镇暴动(简称六霍起义)都发生在今天的六安境内。皖西居民先后粉碎敌人的三次“大围剿”,尤其是1932年春苏家埠战役歼敌3万多人。同年夏天,蒋介石调动30多万人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战地军民浴血奋战4个月,未能打破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西征川陕。但是在1934年,红二十五军奉命长征后,以高敬亭为书记的中共皖西北道委重建红二十八军,并建立地方武装和便衣队,大别山上空始终飘扬着革命的红旗。
1930年3月,红一军成立,黄埔一期生许继慎任红一军军长,辖3个师,其中2个师是皖西部队,自此统一鄂豫皖边区的军事指挥。在1955年至1964年授衔的一代开国将军中,全省130位,六安籍占108位。他们都是从红军战士一路奋战,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在全国九大将军县中,皖西的金寨县和原六安县就占了两个。皖西辉煌而光荣的革命传统,形成了六安独特的红色文化。据记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皖西地区30年红旗不倒,30万先烈牺牲,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为共和国的诞生奠下了一方坚实的基石”[2](P7)。而这些革命者们历经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凝练出“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六安精神,他们又把这样的精神代代相传,为六安大别山地区积淀下优良的红色基因。
二、六安大别山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
六安,作为中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其地域深厚的历史文化深深影响了从这里走出来的革命者。他们坚贞不屈、英勇奋斗、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让这些革命前辈们传承下来的红色家风,也打上了六安地域特色的文化烙印,具有独特内涵。
(一)爱国爱民,忠于信仰
“爱国爱民,忠于信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老一辈革命者们正是带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信仰的无比忠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奋不顾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六安人李裕忠1930年参加红军,经过长征,后在抗战中牺牲。他在1937年8月的一封家书里自述已有七八年未能回家探望,尽管对家人甚是挂念,却是为国家效力,暂不能回家,他写道:“北平危急万分之急矣!也是中华民族危急,日寇野心想制作第二个九一八,企图吞并全中国。”后来他在10月的信里写道:“现在山西绥远,上海正处在日本进攻之下,我们第十八集团军于七月一日北上抗战,为中华民族生存流最后一滴血。”[3](P190)其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革命者们心系国家人民,甚至为民族生存献出宝贵的生命。
金寨县燕子河镇人汪少川,1922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金寨,汪家祖孙三代励志跟党走、忠于信仰的好家风一直被百姓传颂。1922年,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燕子河地区传播,汪少川父亲汪永熙深切地感受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有穷人的出路。汪永熙在燕子河以北的永福寺地区,组织了有400多人的红色赤卫队,家里兄弟几个都参加了。1936年,大别山红军主力转移到外线,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反扑下,汪永熙被俘,受尽严刑拷打,被砍头后,首级被悬挂在长杆上示众。汪永熙和他的两个儿子,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忠于信仰、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汪永熙的后辈们,子承父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六安人王益山同志,曾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干队工作,后牺牲。他在1938年写给父亲和亲人的家书里,反复提到“儿无论如何不能不忠孝……要想孝父母,首先孝国家”[3](P212),后来在写给亲人的信里,再三转告亲人,自己会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矢志不移。
革命前辈们怀着对家国的热爱和忠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里,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这些忠党爱国、信仰坚定、公正平等、不徇私情的精神品格,既以中华传统家庭的优良美德为基石,又深深打上了革命家庭的烙印,虽然形成于革命年代,但却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教材,更是红色家风里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无论是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还是在生产建设实践中,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洪学智同志是我军中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开国将军,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洪学智将军不仅为中国军队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的家风也广为传颂。1949年,洪学智用自己的津贴在广州买了一床毛巾被,后来他带着这床毛巾被远赴抗美援朝的战场,陪伴他走过了近十五年的时光。后来,他把这床被子送给了大儿子,之后又传给了孙子、孙女,一直用到20世纪90年代。就是这床毛巾被,一用就用了三代人。据记载,从1977年洪老将军到北京工作开始,他把仅有的两双皮鞋放在小车里,平时只穿布鞋,只有在参加公务活动时才换上皮鞋,活动结束后再把皮鞋换下来放在车里,就这样,这两双皮鞋穿了三十年之久。
董洪国将军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董洪国所在的部队编入了西路军。在茫茫西域里,董洪国和他的战友们出生入死,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董洪国工作上仍然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革命传统。随着改革开放,大家的生活条件逐步好起来。有一年董洪国过生日,他的女儿给他买了一件名牌衣服。董洪国拿到衣服首先问了价格,听说几百元的价格后,立即生气地说:“买这么贵的衣服干什么,穿什么不是一样?”他常对同事和属下说:“艰苦奋斗是革命胜利的法宝,只有长期保持这种传统,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3](P112)
老一辈革命者凭借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无限热情,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走过艰难的革命岁月。他们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和平年代里坚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子女和家人,把这样的优良作风融汇在家风建设里。
(三)清正廉洁,薪火传承
清正廉洁,自觉管控住手中的权力,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革命前辈们一生的行为准则。安徽金寨人戚先初将军,就是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把这样的家风传承一代又一代。戚将军戎马一生,老战友、老部下遍布各地,但是当他们的子女面临就业还是下乡的问题时,戚先初从未动用过自己的权利。1968年,他的儿子戚铁军从中学毕业,学校要求毕业生都要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为了儿子的前途,妻子找戚先初商量,想让他给沈阳军区打个招呼,走个捷径。儿子想当兵是好事,但是为了这事去打电话走后门,戚先初坚决不同意。戚先初将军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是:“路要自己走,不能靠父母。”不仅在孩子当兵这一件事情上,就是在孩子提干、复员、调动、上学等方面,他也从未利用个人权利为子女说话。他这一生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思想情操,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人生道路。
出生于安徽金寨县的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詹大南,始终对自己要求很严,生活十分节俭。按照规定,他每年可以到外地疗养一次,但是任职多年来,他却从未到外地观光和避暑过。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省的人,在1983年回到家乡时,看见家乡依然贫困,好多孩子仍旧上不起学,老将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贫困的孩子们。老将军夫妇拿出几十年的积蓄,加上子女们的贡献,一共凑齐了10万元,为金寨县建立一座希望小学。学校建成后,金寨县委、县政府拟将小学命名为:“詹大南小学”或者“将军小学”,詹大南听说后连声反对,他坚决地说:“共产党人就是为民做事的,不图名不图利,希望小学就是希望小学,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3](P106)
老一辈革命家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其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的红色家风,不仅深深地影响家人和子女,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三、大别山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红色家风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形成于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革命作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2018年6月,中央军委印发了《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纲要》指出,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以红色文化育当代人,因此研究大别山红色家风的内涵特征,也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4](P16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了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思想精髓,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别山红色家风,吸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爱国修身齐家的精华,又融合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红色革命家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践行着爱国、公正、诚信、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和平易近人等优良的家风,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与道德规范有着内在的融合。因而传承和学习红色家风,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塑造当代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革命信仰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5](P1)从大别山走出来的革命者们,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党性修养,坚守革命气节,时刻省身律己,勇于牺牲奉献,在家庭中注重教育子女生朴素勤俭,保持平民本色。他们身居高位,却时时抱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牢记自身使命,清廉如钢,他们也把这样的家风带到家庭教育中,教育后代不计个人得失,不徇私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问题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6]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里,涉及亲属、家属违纪的比例居高,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为亲戚、朋友在教育升学、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私利的家族式腐败案件数不胜数,家风败坏、家教不严,导致腐败现象突出。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里,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下学习和传承红色家风,从严治家,有利于塑造当代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革命信仰。
开国中将张贤约特别重视子女思想品行的培养和教育,孩子们进城只能乘坐公共汽车,或者骑自行车,从不允许坐公家配的小汽车。孩子们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平易近人的好习惯,在吃穿住行、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与工农子女一般,从未有任何的“优越感”。而他对子女的前途,也从未动用过私权。当时上大学靠推荐,张贤约在负责院校招生工作中,曾帮助一些受过迫害,或实际有困难的老干部解决子女上大学的问题,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却毫不通融,自己的一女二子都没能被推荐上大学。孩子们虽然深感遗憾,但父亲为官的公正与清廉,也深深影响到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
(三)有利于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榜样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涵养家风、孕育民风、化育社会的基本单位。”[7]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加快,推进了城镇化速度加快,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迁,家庭成员从原来的聚居逐渐变为城市中的散居,原来的大家庭慢慢分散为小家庭。不劳而获、崇尚奢华的不良价值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青少年一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家风出现了渐断。因此,学习和传承红色家风,有利于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榜样。
金寨县人海军少将于侠(原名李顺堂)一生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他在教育子女和晚辈时说:“要永葆长征精神、永葆红军传统,就是永葆革命的胜利。日子好了,精神不能丢;时代变了,传统不能变;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有国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根,把握时代,抓住机会,努力拼搏,再有60年,让世界好好看看中国人的大中华。”[3](P58)
“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周世红的父亲周光,是安徽金寨县人,参加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军民运部部长、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副省长等职务。周光夫妇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更坚持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真正做到了孩子的领路人。在孩子的少年时期,周光夫妇用自己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周光在去世前深情地说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时代造就了我们,只知风险,而不求索取。当我们已无力奉献,生命力枯竭的时候,就坦然地走吧。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付出的一切,是为了后代的幸福。”[3](P147)这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对自己子女的临终嘱托,更是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新时代家风建设中,要学习历史,理解融合红色家风的精髓,深刻认识到红色家风背后蕴含的深远意义,重家教、严家规、守家训、树楷模,帮助青少年在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自信,让每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四、结语
每个家庭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学习传承红色家风,就要以家庭为纽带,以优良家风为榜样,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净化人们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8]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对大别山红色家风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拓宽和丰富红色文化、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让红色基因成为一个家庭或者家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