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改革
2019-03-02陈春雷李铁范
陈春雷,李铁范
(1.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2.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中文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简称,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从先秦到晚清,传统教育基本上就是以语言文学为主要内容。现代意义的“中文学科”自清末开始确立,迄今已有百余年。现代中文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①,高校是这类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长期以来,各高校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文人才,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满足社会语文生活、培养语文教育人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历史传统影响,中文学科长期以来偏向于精英教育,以培养杰出的中文研究与教育人才为己任[1]。但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文化繁荣,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都对国民语言能力、语言应用水平、语言教育水平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并激发了社会对语言服务的广泛需求,诸如文书写作、语言沟通、语言教学、新闻采写、语言创意、文字编校、文字书写,等等。因此,具有良好语言服务能力的中文人才逐渐受到青睐。而这,也对高校中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中文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使命
中文人才常被称为万金油,笔杆子,熟悉传统文化,写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可以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文秘、宣传、行政等诸多文职岗位,还可以去学校当语文老师。这类中文人才属于应用型中文人才,承担着满足社会广泛的语文生活、语文教育等需求的任务。与之相对的是学术型中文人才,主要肩负着从事中文学科理论研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但从满足社会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来看,应用型中文人才显然是主体。
那么,应用型中文人才的培养主要由谁来承担呢?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P61)。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培养包括应用型中文人才在内的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所以,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这是历史赋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使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由1999年高校扩招后升本的高校、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等转型而来,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做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因此出现了偏差,有的沿袭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得不到提升,有的盲目套用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为了明确办学定位,满足社会对于语言服务能力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中文人才培养势必要进行改革,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更进一步的使命。
二、为何要对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中文人才的需求,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大展拳脚,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展开变革。在这些变革中,课程体系改革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课程体系是形成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主要载体,历来被人们视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3](P40)。所以,对于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来说,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在对众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的应用色彩体现得并不明显,与社会对语言服务能力的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以致不能有效支撑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是:
(一)课程门类和语言服务能力培养不完全匹配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足够的课程总量和丰富而合理的课程门类上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总量不少,但课程门类和语言服务能力培养适配度不高。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五个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两个特设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常开设的中文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但很多高校中文专业常开设的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字学等偏重语言知识、语言理论的课程,而缺乏普通话、应用写作、书法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也缺乏创意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言创新表达能力课程,课程体系的应用色彩不明显,与社会对语言服务能力的需求联系也不密切。另外,少数高校开设的课程同特定语言能力培养不匹配,如为“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开设“古代汉语”,为“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开设“文学写作”,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开设“口语交际”,等等。
(二)课程学分学时配置不尽合理
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内少数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主要承担着学术型中文人才的培养,该校2018级汉语言文学(卓越人才)、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这三个中文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24.26%、27.81%、30.77%。以安徽大学为参照,以培养应用型中文人才为己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占比不应低于30%。我们随机调查了省内外8所应用型本科高校②的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情况,滁州学院、温州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3所高校占比分别达到33.8%、37.5%和42.6%,另5所高校占比则在30%以下,其中有2所占比在20%以下,最低的只占18.75%。这个数据虽然是对中文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而言,但也足以说明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另从课程内部学时分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语言理论课程无课内实践学时,半数高校的应用写作、教师口语等一些语言实践能力课程竟然没有安排或只安排了不足三分之一的课内实践学时,或以1—2周的课外集中实践代替课内实践,难以保证训练的时效性。这种课程学时学分配置,具有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特征,既不合理,也不能有效支撑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
(三)第二课堂开发利用不够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具有隐性课程的性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都认识到了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价值与作用,但仍然存在开发利用不够的问题。其一,不成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凡是第一课堂之外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各类活动、比赛等都可以纳入其中,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体系。我们调查的8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能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构建起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第二课堂体系的高校凤毛麟角。其二,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第二课堂在某些高校未被赋予明确的学分;或被赋予学分,但形式多是同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联系不大的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建立了第二课堂体系,却无具体的实施办法或方案。
三、如何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改革
据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改革应从调整课程门类设置、优化学分学时配置、深挖第二课堂潜力三方面入手。
(一)调整课程门类设置
课程门类设置是课程体系的基础与骨架,改革中文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首先要调整课程门类设置。调整过程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语言服务需求”为导向规划课程模块。“平台+模块”是一种近些年得到广泛认可的课程结构模式。平台体现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与总体要求,是全校层面的规划,暂且不论。模块则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4],与专业能力培养关系密切,是具体课程设置的纲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同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但很多高校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因袭转型前的课程方案,追求知识性与理论性,不能满足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制定新的课程方案之前,各高校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社会对具有良好语言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的类型、数量等方面的需求情况,明确本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以此作为调整课程设置的风向标,在校级课程平台的大框架中规划好中文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模块,诸如语言认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创意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模块,以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和适切性。第二步,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指针设置对应课程群。不同课程对不同能力的培养贡献度不同,只有提高课程与能力培养的适配度,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对能力培养的作用。所以,具体课程门类的调整一定要以提高课程与能力培养的适配度为指针,为特定语言能力培养精准匹配对应课程群。如唐山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应用)专业为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设置了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商务谈判等专业方向课,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创意中文)专业为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安排了创意写作基础、创意思维训练、策划学、文案写作等专业核心课,又设置了影视美学、创意策划研究、图文设计与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当然,不同高校应根据各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优势,设置课程模块与对应课程群,不必求全求同,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与特色。
(二)优化学分学时配置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要求知识的全面系统,而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5],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课程的学分学时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的“最佳结合”首先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分总量上的合理分配。前文提及的调查分析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不应低于30%,部分高校甚至达到40%以上。那么,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到底多少合适?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30%应该是一个重要参考线,而且占比越高,课程体系的实践性越强,也就越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应过度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对于各高校而言,如何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特点找到一个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在总学分比例上的最佳平衡点,是一个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其次,还应注意课程内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学时的合理分配。一般的原则是,理论性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比例高,实践性课程实践训练学时占优。但目前的情况是,在众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里,不论课程性质如何,大都重视理论教学,不仅语言理论课普遍缺乏实践学时,很多语言实践能力课的实践学时比例也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实践学时,导致一些实践性课程的实践能力训练名存实亡。因此,在平衡好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总学分比例的前提下,还应合理提高各门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内部的实践学时比例,为学生的语言服务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撑。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内另一所主要培养学术型中文人才的老牌本科高校,但该校也重视应用型中文人才的培养,以其2018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理论性较强又兼具一定实践性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实践学时比例一般在23.5%—33.33%之间,而实践性突出的教师书法、演讲与口才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学时比例可达50%。这种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中文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内部实践学时占比应在25%—50%之间,某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甚至可以更高一些。如唐山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大部分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超过了30%,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学时比例均达到甚至超过50%。
(三)深挖第二课堂潜力
第二课堂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实践教育和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平台。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对于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普遍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学生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深挖第二课堂潜力,有效开发利用第二课堂,应成为此类高校中文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其一,根据语言服务能力培养需求,构建第二课堂体系。“独木不成林,一花难为春”,没有完善的第二课堂体系,就难以支撑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应根据各自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各类有助于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比赛、学科竞赛等纳入第二课堂,建立较为完善的第二课堂体系,为语言服务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其二,多管齐下提供保障,发挥第二课堂实效。影响第二课堂实效发挥的因素较多,所以,有了第二课堂体系,还应多管齐下为其提供运行保障,以免流于形式。首先,应赋予第二课堂明确的学分,还可以将学分转化为相应绩点,以反映学生第一课堂之外学习实践的质量,为学生能力培养成效的认定与评价提供学分保障;第二,针对学生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的需要,在第二课堂体系里设置相应的训练形式,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训练保障;第三,制定具体的第二课堂修读办法或方案,为学生语言服务能力培养提供施行保障。如池州学院在2018级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了独立的“专业基础能力训练项目安排表(第二课堂)”,设置了秘书素质养成能力训练、文学阅读鉴赏能力训练、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训练、秘书事务处理能力训练四大训练类型,每个类型对应若干个训练项目,并规定了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实施时间、学分修读办法等,为学生语言服务能力培养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保障。
四、余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良好语言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一大批本科高校开始注重应用型中文人才的培养,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主力军。但实际上,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仍按照普通高教模式培养中文人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的应用色彩不明显,同语言服务能力的社会需求联系不密切,以致不能为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撑。由是观之,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类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很有必要。不过,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还涉及课程教学、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经费保障等多个方面,我们的讨论也不够全面深入,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关注这一问题,进行更具广度与深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 本文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简称为“中文专业”,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简称为“中文人才”,全文如此,包括摘要部分。
② 我们调查的8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分别是:池州学院、巢湖学院、滁州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台州学院、唐山学院、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