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前采用MRI诊断TN分期效果分析
2019-03-01张凤祥
张凤祥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汝州 467599)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遗传因素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手术根除治疗是临床目前较有效的方式,术前对患者疾病的分期准确的评估,对手术方案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病灶侵犯的范围,浸润的程度等可以很好的反应[1]。本文主要阐述并分析直肠癌术前用MRI检查对辅助诊断TN分期效果,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7月份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的患者直肠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7月份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的患者直肠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79岁,中位(58.91±3.26)岁;男性占39例,女性占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MRI和CT检查。
1.2 方法
MRI检查方法,机器设备采用西门子GE1.5T,参数设置:平扫以横断面T1WI,T2WI,层厚设置5.0mm,层间距1.0mm,直肠走向的矢状位实施T1WI扫描。T1WI采用fl2d FS序列,T2WI采用HASTE序列。直肠解剖学结构的的矢状位T2WI、FS扫描:TR设置1100ms,TE设置120ms,扫描长度35cm,层厚5.0mm,层间距1.0mm。纵轴实施T1WI扫描:TR为235ms,TE为3.5ms;纵轴位T2WI扫描:TR为1200ms,TE为155ms。患者检查前一天做好准备,进行肠道准备,禁食12小时以上,对患者全身进行扫描检查。
CT检查方法,设备为西门子64排128层CT扫描器,扫描参数设置:电流范围150mA到200mA,电压为120kV,层厚0.5mm,层距250ms;患者取仰卧位,对腹腔隔到盆腔底部为扫描范围。
1.3 观察范围
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分期进行比较分析。
1.4 指标判定
病例分期采用TNM分期法[2]:①病灶浸润程度停留在粘膜下层为T1;②病灶浸润程度达到固有肌层为T2;③病灶浸润达到浆膜下层或者浸润到结直肠旁组织为T3;④病灶浸润超过脏层腹膜,或者浸润到其他器官组织;以圆形淋巴结直径≥3mm定为淋巴结阳性。
1.5 统计学实施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卡方检验,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
本次67例患者,分期结果T2分期及以下13例,T3分期32例,T4分期22例。
2.2 两组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
CT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6例,T3分期15例,T4分期12例,符合率为49.25%(33/67);MRI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11例,T3分期24例,T4分期17例,符合率为77.61%(52/67);两组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术后临床的复发率较高,这与术前诊断结果制定手术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关系;准确的术前检查,对病灶侵犯程度,浸润位置良好的掌握,对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意义[3]。常规CT检查有通过图像的建立对病灶情况进行分析,具有无创,依从性高优势,但是检查的准确率受限。MRI检查是一种通过相控阵体线圈T1WI,T2WI序列而对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高信号)、固有肌层(低信号)、肠周脂肪(高信号)三层结构信号进行判定;同时MRI 可以对病灶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形态,是否有转移等可以很好的显示,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4]。CT检查以及MRI检查都可以作为术前诊断检查的手段,临床应相互结合,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更有帮助。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CT检查符合率49.25%(33/67);MRI检查符合率77.61%(52/67);比较有差异,充分说明MRI检查直肠癌准确率较高,且对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分辨清晰,为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帮助;但是对于直肠癌的诊断病理学检查仍是唯一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