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9-03-01张爱华刘岳峰通讯作者
张爱华 刘岳峰(通讯作者)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400)
颈椎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退行性病理改变疾病,其发生率不断增长,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尽早诊断并予以治疗可防止颈椎病变持续进展,临床一般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该病,且影像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促使颈椎病的诊断准确性越来越高。本文旨在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多排螺旋CT、数字X线摄影)的诊断结果,为临床诊断颈椎病选择更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详细内容见正文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属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颈椎病,均存在颈部不适、疼痛、肢体感觉麻木等临床症状。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1、49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4岁,上限值为63岁,年龄平均值(42.75±4.89)岁。
1.2 方法
数字X线摄影方法:选择数字单平板X线摄影设备(由美国GE公司生产),采取颈椎正侧位片以及左右45°斜位片。
多排螺旋CT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5mm,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kV、50mA,从C1椎体上缘扫描至T1椎体,将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通过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技术对颈椎病变及周围组织、血管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由本院两名放射科医生进行阅片,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取一致意见。
对比数字X线摄影、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明显比数字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高(P<0.05)。
见表1所示。
3 讨论
颈椎是人体活动频率高且活动度较大的部位[1],但受到生理解剖结构的影响,容易出现颈椎病。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存在差异性,明确颈椎病类型,便于临床对症治疗,因此尽早诊断十分重要。
临床诊断颈椎病时一般在根据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影像学证据进行判断。X线及CT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数字X线摄影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性强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初查及普查中,X线片刻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管狭窄、退变等情况显示出来,且动态侧位片便于医生对颈椎动态病变进行观察[2],但数字X线摄影在诊断颈椎病中也存在局限性,其无法将膜性椎管受压直接征象显示出来。
表1 对比影像学诊断结果[n(%)]
表1数据显示,相较于数字X线摄影,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分析原因在于多排螺旋CT可利用三维重建对颈椎具体结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可将侧隐窝、钩椎关节、椎间盘、神经根、后关节突的情况进行准确的显示,并可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椎间孔及相邻结构的情况[3],对颈椎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进行明确[4],同时还可鉴别诊断颈椎病的类型。另外,两种检查方式的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更有利于鉴别诊断颈椎病,并对病变进展进行观察,还可判断预后情况。
总而言之,同数字X线摄影进行比较,多排螺旋CT应用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证据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