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2-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5期
关键词:维甲酸粒细胞白血病

腾 果

(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血液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属于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治疗过程十分复杂。此病在发病早期一般会导致一定的血小板凝固也叫做血凝,进而引发患者死亡。此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在白血病总发病率的10%左右[1]。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期间,很容易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全反式维甲酸是现阶段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的常用药物,能够使患者的病情有效改善,首次完全缓解率较高,但极易形成耐药性[2]。亚砷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较好[3]。为了探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亚砷酸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予以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另一组予以亚砷酸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骨髓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确诊,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经伦理文员会的批准;并将伴随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患者充分排除。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13岁,年龄最大57岁,平均年龄(36.46±4.48)岁。观察组2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小14岁,年龄最大55岁,平均年龄(37.06±3.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全反式维甲酸每天30~50 mg口服治疗,每天3次,白细胞达到要求以后,与化疗联合治疗,直到完全缓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亚砷酸治疗,根据体表面积每天6 mg/m2静脉滴注,直到完全缓解。

1.3 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主观体验以及治疗依从度评分;并统计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乏力、口腔溃疡、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心悸以及胸闷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早幼粒与原粒细胞不足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原粒与早幼粒细胞在5%~20%,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早幼粒与原粒细胞超过20%,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如症状缓解时间、主观体验以及治疗依从度等表示为(),差异性检验选择t,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表示为%,差异性检验选择χ2,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1.5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主观体验以及治疗依从度:见表1。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体验与治疗依从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主观体验以及治疗依从度()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主观体验以及治疗依从度()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69%;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6.1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现阶段,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的标本方案依然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此种治疗方案可使总体病死率有效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早期病死率仍然较高,针对患者个体来说,某个时间段的病死率高均十分严重[5-6]。最近相关研究[7]了亚砷酸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与巩固治疗的效果,并予以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1.5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起效时间较短。临床实践显示:化疗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会明显超过疾病自身,部分患者会由于不能忍受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而选择放弃治疗,因此,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化疗过程中生活质量的提高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69%,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6.1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添加亚砷酸不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说明亚砷酸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与体验明显提高。本研究还表明:观察组患者主观体验与治疗依从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实践显示,白血病的治疗属于长期且漫长的过程,患者会经历表达痛苦,痛苦来自疾病本身与治疗措施本身,怎样在临床中最大程度的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十分必要,亚砷酸可以使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与治疗依从度显著提高,其对患者白血病整个治疗均有重要影响[8]。

总而言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亚砷酸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临床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维甲酸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骨碎补醇提物对维甲酸致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维甲酸联合胆汁酸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