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口腔营养管在阿尔茨海默病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9-02-22丁战敏赵幸娜付伟锋通信作者李和平
丁战敏,赵幸娜,罗 迷,张 佳,付伟锋,通信作者:李和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改变疾病病程。许多晚期AD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可以导致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加重病情的进展及导致患者死亡[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口腔营养管对AD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经口管饲胃肠营养法[2]进食,取得了满意疗效,该产品已经申请国家实用专利,专利号为:zl201520396067.1,公告日2015年12月16日。现将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病程3.5个月,平均年龄(60±5.5)岁。治疗组男8例,女12例;平均病程3.6个月,平均年龄(60±6.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AD诊断标准[3];年龄50~70岁;经吞咽造影检查(VFSS)存在咽期吞咽障碍。
1.3 排除标准 经头颅CT和/或和MRI检查显示有脑血管病;食管狭窄及梗阻占位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吞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精神异常者及不愿意接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留置鼻饲管进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基本一致,饮食量及饮水量基本一致,对照组应用传统鼻胃管进食,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总量约为2500mL。
2.2 治疗组 采用新型口腔营养管行间歇经口管饲胃肠营养法进食,主要采用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研制的口腔营养管,名称为“新型口腔营养胃管”。该口腔营养胃管如图1所示,其包括硅胶管1,硅胶管1的一端设有针管接头2,针管接头2上设有端盖3,硅胶管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5,在硅胶管靠近针管接头处的外管壁上固定有硅胶块4,该硅胶块供患者牙齿衔持并与患者嘴唇挡止配合。该口腔营养胃管在使用时,将硅胶管封闭端经患者的口腔插入食道中,硅胶块4不仅可防止患者无意识地将胃管咬断,而且可防止患者无意识地将胃管吞咽下肚;应用该营养管间歇经口插管进食,每次300~500mL,每日6次,总量约为2500mL,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曾西等[2]文献。
图1 新型口腔营养胃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包括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①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2(m2),是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评价标准:20~25为正常;18~20为潜在营养不良;18以下为营养不良。②总蛋白(TP):成人正常值为60~80g/L,小于60g/L作为营养不良的标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BMI、TP指标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BMI、TP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MI、TP比较()
表1 两组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MI、TP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BMI(kg/m2)TP(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 疗 组 20 18.40±1.58 22.18±2.65△▲ 63.02±2.59 67.22±3.23△▲对 照 组 20 18.32±1.6419.74±1.59 63.11±3.62 64.91±2.93
(2)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并发症(肺部感染)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例(%)]
4 讨论
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物由口腔摄入胃的过程中发生障碍,而不能安全有效进食的症状,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误吸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资料显示,约71%的AD患者存在口腔期吞咽障碍,只有约7%的患者吞咽功能正常。对于AD患者吞咽障碍,国内外常采用的营养支持方法主要有留置鼻饲管(NGT)及胃造瘘(PEG)[4]。长期NGT[5-6]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且患者对此措施顺应性差,各种并发症使患者住院周期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为此而身负重担。PEG对患者实施有创治疗,存在致死风险,该法易发生胃造瘘口渗漏、术后近期导管滑脱致腹腔感染或腹膜炎,最终危及患者生命,胃造瘘口处胃壁出血、切口裂开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也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国内许多患者和家属不愿意接受该治疗方法[7]。
为了避免上述进食方法的缺点,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经过近20年的专研,研制出新型口腔营养胃管。应用该口腔营养胃管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营养,经多年实践临床疗效满意。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不但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而且患者更容易接受、满意率高,提示新型口腔营养管更有利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的提高,且操作简单,患者顺应性好,符合生理规律,能在短时间内摄取营养,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机会少,避免了NGT及PEG的并发症[2,6]。因此,对于AD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建议应用新型口腔营养管行间歇经口至食管进食,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