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新实践
——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视角

2019-02-20闻祥花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入馆超星讲座

闻祥花

(韶关学院 图书馆,广东 韶关 512005)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2015)第三十一条,强调图书馆应该加强新生用户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图书馆应……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1]新生用户教育的目的在于:将读者引导到图书馆,向读者传授灵活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读者更好的使用图书馆[2]。良好的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能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开阔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良好的新生入馆教育会塑造一批高素质的读者。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对象和教育内容都在悄然发生改变,教育方式更是从传统方式向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方向发展。新生用户教育应充分利用移动网络,以提高新生用户教育特别是入馆教育的效果。

一、传统新生用户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入馆教育方法单一

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包括入馆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文献检索课的形式进行,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目前,新生入馆教育已经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年来,韶关学院图书馆采取参观讲解的策略,如培训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学生,由他们指引新生参观并讲解各流通库室的借阅及资料检索的方法。这种单一的使用方法差强人意,流于移步换景、走马观花,讲解形式缺乏吸引力,总体效果不佳。

(二)图书馆主页考试限制了入馆

为改进入馆教育的效果,韶关学院图书馆在参观讲解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图书馆主页考试的做法,考试成绩通过后由馆员开通借阅权限。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加强学生对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知识资源的认识。但问题是,很多新生没有或没有携带电脑设备,而且图书馆多媒体室容量有限,导致很多同学未能及时考试开通借阅权限,部分同学会被手机、微信等其他信息吸引,未养成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图书馆设置的入馆借阅知识考试成为阻挡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一道门槛。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高校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实践

移动网络终端普及时代,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渐成趋势,超星学习通APP迎合了手机时代新生用户偏爱方便和足不出户学习方式的需求,恰能成为移动学习和专题考试的完美载体。

基于超星学习通APP,多种措施结合的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实践过程由六个环节组成:设置专题课程——宣传——学习(线上+讲座)——互动——借力——考试。

(一)设置专题课程

设置专题课程的主体为图书馆,图书馆利用超星学习通创建入馆教育专题课程。超星学习通是基于社交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集网络课堂和数字化资源为一体,整合了报纸、期刊、图书、视频等传统资源,更有便捷、强大的工具可以轻松创建专题。专题是知识空间的基本组织单元,可以是报刊、图书、音频、视频和文档等。新生入馆教育专题包括了新生必须要了解的图书馆概况、布局、功能和服务,以及入馆借阅流程及规则、电子资源简介、图书检索、网上续借和微信公众号续借等。专题内容以文字图片介绍为主、短视频和PPT课件为辅的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图书馆布局、图书在线检索和网上续借都可以用短视频介绍。

(二)宣传

图书馆宣传工作与新生用户教育工作相始终。在新生入馆教育活动期间,图书馆要开展多渠道的宣传工作。如在图书馆大厅张贴易拉宝海报,利用图书馆网站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通知,下载安装“学习通”并注册、考试,开通借阅权限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便捷地获取信息。

这些宣传以图书馆网页为主,微信公众号为辅,其他形式为补充。多媒体的宣传形式,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迅捷性,增强对新生用户的影响力。

(三)学习

学习环节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讲座两方面内容。学习的主体为学生。

1.线上学习。学生手机下载安装超星学习通APP后,将邀请码告知学生,输入邀请码就可以学习该课程。用手机APP学习不仅可行,而且可以满足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需求。非正式学习是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3]。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成内在学习动机[4]。这种做法新颖、简便、可行,安装学习通、在手机上进行专题学习操作。

2.举办讲座。图书馆举办专场培训讲座,主讲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听众是来自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听讲座的学生代表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新生用户教育的宣传员,由他们携带讲座PPT回班级讲解;并指导学生下载超星学习通APP、在线检索、网络续借,以及利用图书馆资源等。

(四)互动

教师和新生班级代表建QQ群、微信群,实现两者互动。组建学习通APP学习圈和各种兴趣小组,及时解决新生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入馆教育效果。

(五)院系参与

因为学生数量庞大,发动和组织工作至关重要。图书馆在以主角身份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时,应该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寻求其他职能部门和院系的支持。院系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让院系参与新生用户教育管理,由他们组织和发动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考试

以考试来检测新生的学习效果,以防新生入馆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与以前不同的是,考试平台从图书馆主页搬到了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的考试系统与专题课程技术设置不同,分属两个不同的模块,设计时将这两个部分在学习通APP放在一起,置于入馆教育总标题下,包含专题课程和考试,这两个部分各自独立又组成一体。新生在学习图书馆入馆教育专题知识后,可以立即自主考试。考试系统随机组合多套试卷。考试内容是入馆教育学习的知识内容,题型简单易答,可考多次,直到成绩通过。成绩通过后,考试系统自动帮助新生开通图书馆借阅权限。

在超星学习通设置考试系统,自动开通借阅权限,既强化了新生对图书馆利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不过多地占用时间,也避免新生产生畏难情绪。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高校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新实践的问题

(一)用户教育新实践效果分析

韶关学院图书馆在2018级新生用户教育工作中,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学习、考试,自动开通图书馆借阅权限,让院系参与新生用户教育的管理,并辅助宣传、讲座和互动。2018级新生入馆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93.3%的新生已经开通借阅权限,2017年为45%,超出48%。尚未开通的学生,主要分布在音乐、体育等技能性的专业。

新生入馆教育问卷调查 (用微信公众号和QQ群随机发布的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上述实践具有的良好效果:(1)学生对新形式有良好的接受度,95%的新生认为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和考试的方式非常方便。(2)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非常正面,92.7%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在大学阶段非常重要,7.3%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3)实际效果良好,提交问卷调查的100多名新生,在开学后的两月内都到图书馆借阅过纸质图书。在第一学期开展的电子资源讲座活动中,参加讲座的新生也占很高的比例。

图书馆在尝试新用户教改实践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生对于借阅规则和借阅流程不是十分熟悉,未能充分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等。

总体而言,基于超星学习通新生用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对新生利用图书馆的态度、行为和效果都有正向影响。新生用户教育实践对本校的新生用户教育具有转向的价值,对其他高校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践中仍存的问题,是细节的而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原因是注重形式而对基本内容有忽视。上述问题都与图书馆使用的基本知识相关,后续工作应在现有基础上更强调内容以弥补不足。

总之,用户教育具有长期性,不是一场讲座、一个专题学习课程甚至一次改革性的新实践就能解决图书馆新生用户教育的所有问题。以前,文献检索课可以起到新生和图书馆交流的桥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逐渐失去了这个桥梁作用。因此,用户教育的方式方法就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保持和新生不间断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解决新问题。

(二)用户教育实践分析

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基于师生现实交流的形式,此为新生用户教育1.0时代;以师生现实交流为主、互联网交流为辅,此为新生入馆教育的2.0时代,以互联网教育为主、师生现实互动为辅,此为新生入馆教育的3.0时代。

三个阶段都有现实交流的形式,但其主体作用完全不同:1.0时代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实交流时代,即,现实交流主体时代;2.0时代现实交流仍是主体,但主体份额有所减少;3.0时代师生现实交流失去了主体性,网络中的虚拟交流居于主体地位。3.0时代师生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大规模的面对面形式的入馆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几乎消失殆尽,小规模的面对面讲座处于残存状态。

韶关学院用户教育实践本质上是图书馆用户教育过渡到移动网络3.0时代,师生交流的主体形态由现实交流过渡到虚拟空间交流。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预期,在5G和后5G时代,新生用户教育讲座全面走向网络技术是必然结果。因此,现实交流和虚拟空间交流是新生用户教育工作者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入馆超星讲座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新模式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