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专业素养培育中“人体”元素的探讨与实践
2019-02-20刘文庆
刘文庆 董 梁
(绍兴文理学院 医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医学生是我国医务工作人员的后备军,寄托着医学界的希望和未来,其专业素养与国家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紧密相关,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1]。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卫生事业已经对医学界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等专业素养,与医学科学的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和科技合一性五大特点相契合[2]。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摇篮,通过学校历史底蕴、人文环境、思政课程、专业教育和特定活动等方式,在医学生形成完备生命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3]。“人体”德育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遗体捐献过程体验、“无语良师”教育、人体类课程学习等环节是触发学生感悟生命、敬畏生命,提升学生伦理法纪观念、健康事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围绕“人体”蕴含的德育元素培育医学生专业素养,是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促进成长成才和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人体”仪式和纪念活动诠释生命意义的探讨
(一)学生参与遗体捐献接受全过程,亲身体会大爱无疆的精神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其遗嘱执行人或者家属将遗体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相关医学院校或医疗单位的行为,是人体类课程教学以及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材料的重要来源。近年在各地红十字会的努力下,遗体捐献工作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全国的器官捐赠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新华社于2016年发布的调查结果,近些年我国的遗体捐赠比例有接近60倍的增长(从2010年的每100万人口0.02例上升到了2014年的每100万人口1.24例)。在再生医学和人造器官还未完全成熟发展的今天,遗体捐献对医学教育和医疗救治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意义[4]。而参与遗体捐赠这一生命对话的仪式,便是对医学生进行着无声的生命教育。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是省红十字会指定的当地“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收站”,可以接收社会上人民群众自愿捐献的遗体。在遗体捐献接受这一肃穆、庄严的仪式中,学生们会更懂得“给予”与“获得”的辩证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待遗体的态度,尊重尸体,亦即是尊重自己[5]。此外,了解到每一位遗体捐赠者背后的故事,学生们将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和他们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在后续的课程中,也将更能够尊重这些志愿者所能给予世界的最后礼物[6]。
(二)追思“无语良师”仪式使医学生深刻感悟生命的价值与内涵
“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捐赠遗体者的尊称。尊重、感恩、奉献和体现生命价值是追思仪式的主题。通过举行这一仪式,使学生们懂得他们的学习对象是特别的,是蕴含着浓浓情感的“良师”,是奉献的欣慰,是尊严的体现,是对学习者的期盼。“无语良师”教会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如何珍爱生命、善待他人[4]。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于2014年在解剖实验楼旁竖立“无语良师”纪念碑,将所有遗体捐献者姓名镌刻其上。每年清明前夕举行隆重的“无语良师”追思仪式,邀请市委领导代表、市红十字会领导及工作人员、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媒体记者,以及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和各专业学生代表共同举行默哀和献花仪式,追思和感谢遗体捐献者和家属的无私奉献精神,宣传“无语良师”的大爱壮举,是对所有参与者感悟生命的洗礼,也是向社会弘扬关爱生命、无私奉献优良品质的有效宣传。
二、“人体”类课程体系在医学生专业素养培育中的实践
人体类课程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人体形态学等阐述人体大体结构构成的课程群。这类课程体系大部分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专业课程,也是学生直观感受、亲自面对“人体”的医学入门知识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对医学还停留在朦胧阶段,还是一张等待自己和自己的引导者们如何尽情挥洒泼墨的“白纸”。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正是构架他们医学“鸿篇巨制”的“骨架”,是他们顺利进入医学殿堂的启蒙老师。这些课程体系奠定了他们进入医学领域的基础,也使那些隐含于课程体系中的“人体”元素能够最直观地影响他们,教导他们感悟生命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3],培育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能力。
(一)大体解剖实验课是培育医学生素养的前沿阵地
人体结构知识是构架医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无论什么医学专业都必须学习人体相关的课程,只是课程名称上有所区别。因而,医学生一定要上大体解剖实验课,大体解剖实验室成为师生展开教学教研活动的场所,也是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主战场”。
1.构建生命文化与庄严肃穆相结合的氛围,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充分利用“走廊文化”,构建如生命的起源、解剖学发展简史、“解剖学之父”——安德烈·维萨里的《人体构造》、达芬奇与解剖学、遗体捐献告别室的人文宣传等为室外环境;结合实验室内整体标本、骨骼和图片展示,构成内外结合、既庄严肃穆又充满文化气息的实验室整体环境。借助这样的氛围,不仅可改变固存于人们头脑中以往解剖楼枯燥、阴森、恐怖的观念,也可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加端正学习态度,以严谨求实的精神上好每一堂实验课,做好每次人体实验,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2.“大体老师”时刻向他们演示着生命、疾病与健康的真谛
“大体老师”,也是医学界对捐献者遗体的尊称,是医学生们的实验对象,也正是他们用躯体,让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了人体基本知识,用无私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医学院校的学子,让学生们去感受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感受尊重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大体老师”用他们每一丝皮肤、每一条血管、每一根神经及每一个器官循序渐进地演示着生命变化的规律、正常到异常的变迁,教导着医学生们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如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如何建立临床思维意识,如何去开拓创新,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等。“大体老师”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培养着医学的未来,为医学生铸就医学大厦之基,为学子们真正成长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3.在“尸体解剖”中接受生命洗礼将助益他们从医的一生
从医学伦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的概念是一个由尸体、活体、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特殊系统,尸体解剖属于人体实验,因此在利用尸体作为学习对象的同时,加入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使医学生更加敬爱生命,深切感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义[7]。
尸体解剖是毕业后将成为临床医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操作课。尸体解剖是“大体老师”指导学生们学习人体的过程,他们会“从头到脚”地将自己的生命构成展示在学生面前。尸体解剖的第一课是师生共同接受生命洗礼的“开课仪式”,并且在后续的每次解剖前都对“大体老师”默哀后方开始教学活动。这个仪式是让医学生们懂得感恩的回报,是对奉献精神的理解,是不用担心产生医疗纠纷的一次次“手术”试验馈赠的感谢,是一次次体会敬畏生命、大爱无疆精神的洗礼。这种在亲自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人体”元素在课堂上培育医学生专业素养的途径
人体知识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学懂弄通的,因而是实践为主体的课程体系。那么,在理论课相对较少的课堂上,如何寻找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切入点?理论课的课堂有不同于实验课的优势:人员集中、专注程度高,且容易调动积极性。因而有目的地密切结合课程内容,顺应课堂特点,抓住学生兴趣点,同样可以达到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
1.在古老课程的历史印记中挖掘素养培育的切入点
医学的奠基始于对人体的认知,而对人体的认知始于医生,始于经验医学,故人体科学足够“古老”。西方对人体初步描述记载,始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而我国的最早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00-200年)的传统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老的学科“故事”多。这些故事来源于一代代解剖学家或医学巨匠的奋斗史,恰当讲好这些伟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德育素材。让每位医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伟人的事迹,感受他们为解剖事业的发展,为医学事业的进步,为寻求真理,不畏阻力及艰辛,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奋斗在医学事业第一线的崇高精神和对理想的执著、对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地奉献精神,在情感触动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8]。
2.事件驱动性质的素养培育切入点
感人的事件最易引起共鸣。医学范围内的事件时有发生,感人的、发人深思的不在少数,甚至广为人知。这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会让麻木的心产生颤动,会让淡漠重新点燃激情,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楷模的烙印会成为标尺,成为树立他们人生观的目标。典型事例,如“天津医科大学创始人、老校长朱宪彝教授为医学事业奋斗一生,死后仍将自己捐献于学生的解剖台上[6]”“运送移植器官——迷雾中上演生命接力”“警车开道只为运送急救病人”“生命守护者:国家授予‘不退休医生’称号的绍兴市‘医师终身荣誉’获得者裘怿钊说:‘在浩瀚医海面前,我还是个小学生’”等等,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但是教师需要适时地、艺术地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人体”蕴含德育元素层出不穷,如何呈现、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是关键。
3.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良好素养
医学生学习的人体类课程多数在他们学业的初期,应试教育的烙印还萦绕于脑海。大学学习中,习惯驱使很容易就去套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这是不可取的。因此,人体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导学习方法,引导建立专业课程的思维模式,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医学生能否构架好自己的“医学大厦”的关键。人体类课程是医学所有课程的基础,并且与临床课直接交叉,即具体的器官病症、医疗技能或者操作技术等都与人体知识紧密相关。因此,综合运用所学人体知识,广泛联系功能、异常、临床应用等,并结合资料检索与查询、案例分析等手段,可以使学生一步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评判思维为主的临床思维形式,并初步涉猎科研创新方法,为今后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
三、利用人体生命展馆建立常规化、辐射性的生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
人类的进步带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越来越高,而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工作者与健康需求者的认知存在差异等因素,导致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从单方面来讲,如果医生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医患关系也会得到极大改善。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医学院校应把生命文化素养的培育贯穿学校办学和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生命文化教育无疑是这个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建立人体生命展馆是实现这个途径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心设计,将认识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等生命文化教育主题有机融入人体生命展馆中,使参观者、学习者在徜徉生命神奇、奥妙中,接受生命文化的熏陶[8]。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将在原来人体标本陈列馆基础上规划扩建人体生命科学馆,设计已完成,预计2020年完成扩建工程。人体生命科学馆通过16个展区,以教学为核心、以生命文化为主线、以科研为重点,融合解剖学、胚胎学、护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和生命健康科普文化,力求用严谨的科学思维来诠释人体生命的奥秘和美丽,力争建成面对本校、辐射全市的大中小学生命文化教育和健康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