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

2019-02-19原新芳

山西财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证券化助学贷款

□原新芳

一、助学贷款制度运行问题及分析

(一)助学贷款制度运行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开始并轨收费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如今高校收费水平呈现直线拉升的趋势,大学生的年人均收费已高达5000元左右,甚至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年人均学费超过了10000元。但是我国居民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无法满足这样高额的收费支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帮助高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启动了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制度实施20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为广大学习提供了资金保证。

但是,在助学贷款逐步开展和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和问题。一是违约率较高。助学贷款进入还贷期后,违约问题凸现,成为普遍现象。二是银行综合成本高。由于缺乏相应专业服务机构,对违约学生贷款金额的追讨很困难。现行助学贷款是政策性目标下的一种商业性手段运作,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规避和赢利考虑,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停贷现象。结果是商业银行惜贷,国家的大量贴息资金闲置。

(二)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分析

1.供给角度分析

授信银行为助学贷款的供给方。对供给方来说,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贷款主要还是商业性信用贷款,与银行其他的信贷经济行为一样,具有一般金融业务的共性。但是,高等教育贷款没有直接的质押物,债务人是以其人力资本为抵押来获取贷款,学生的信用是助学贷款业务的基础,因此不同于其他贷款行为。另一方面,债务人毕业后,就业存在不确定性,使银行难以掌握其确切行踪,由此带来的到期贷款归还和催收工作将耗费高额的经济、人力等管理成本。助学贷款业务量越大,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由于信息不对称与信用失范使银行的预期风险大于预期可获得的风险补偿收益,因而导致银行产生“惜贷”现象。

2.需求角度分析

大学生(债务人)为助学贷款的需求方。国家实施教育贷款的目的是全面资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原本并不宽裕,所以也是未来经济负担较重、还贷压力最大的群体。为确保贷款回收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会尽可能选择那些经济状况较好、还贷压力小的大学生。商业银行的这种逆向选择的行为,直接结果是导致最需要贷款的学生却没有得到资助,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反而流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大学生。这种结果显然有悖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初衷。

二、助学贷款方式创新——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优势分析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是近二十年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工具之一,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可以增加股东财富和债权人财富。Hugh Thomas曾经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其样本中,一笔证券化交易能为股东带来平均大约5%的超额回报。而且目前,资产证券化在未来收益证券化、整体企业证券化和风险证券化方面已经有新的探索及成果,远远超越了传统“资产”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可以使投资者的风险大大减弱。Modigliani指出:“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浪潮,其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发行证券本身,而在于这种金融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中介方式,在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架起了更有效的融资渠道。它将传统的由借款人、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的信用链条,延长为一个由储蓄者、借款人、中介机构、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和众多中小投资者组成的更长的信用链。”

(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分析

助学贷款证券化,是指特设金融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集中由商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将贷款者定期偿还给银行的现金流(即本金和利息)进行组合包装后,作为标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活动。

第一,通过助学贷款证券化,将贷款转化为了证券投资,从而将银行集中承担的各种风险分散转移给了众多的投资者,使银行规避和分散了风险,也显示了金融创新的优势。

第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银行将助学贷款形成的资产出售,信贷资产变现,从而有机会形成相对原资产收益更高的新资产,最终能够在权益/负债杠杆不变的情况下改善资产结构,谋求更高的收益。同时,银行获得了稳定的投资渠道,扩大了助学贷款的规模,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金。这样,对商业银行而言,有利于提高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社会而言,使更多的高校大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学。因此,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未来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证券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证券的流动性,在最终投资者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吸引更多最终投资者参加,为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最终投资者提供变现便利。

(三)助学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作为一种最古老的金融风险,贷款发放、债券投资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

按照信用风险发生时所处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助学贷款发放阶段的信用风险。这类风险可分为贷款发放前“逆向选择”风险和贷款发放后“道德风险”。对于作为放贷对象的学生,银行无法准确地了解贷款学生的个人资信状况,从而缺乏有效的贷前审查和评估机制,因此只能放弃对贷款者贷前筛选。受社会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等影响,学生的未来收入再分配具有不确定性,在还贷年限内,学生还贷压力大,导致违约率高、还贷率低。另一类是发生在证券化阶段的风险,这类风险存在于证券发起、证券信用评级、证券担保、证券服务过程中。

三、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思路

助学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融资领域的金融创新。结合我国金融业现状,其运作方式可以进行如下考虑。

(一)助学贷款证券化的产品设计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助学贷款证券化具有其他助学贷款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通过非证券化的助学贷款债权的直接转让,无论是否有金融中介的参与,都能够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贷款的创造者或持有人获得资金进行新的投资,这有利于调动银行向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并不能够将贷款面临的风险分散化,而只是转移贷款风险,即贷款风险由银行向转让者转移。在这种直接交易运作方式下,助学贷款的市场效率不高,很难进一步发展。

通过助学贷款证券化而发行的证券,则是以多个或一组助学贷款所组成的贷款合约,投资者购买的证券只是这个贷款合约的一部分。这就像投资者购买股份有限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一样,投资者不过是购买公司股份中的一部分,持有助学贷款证券也容易再转让出去。从而将传统的由借款人、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的信用链条,延长为一个由储蓄者、借款人、中介机构、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和众多中小投资者组成的更长的信用链,投资者所冒的风险会大大减弱。

(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流程设计

总的说来,基本结构包括贷款学生、发起人(银行)、发行人(SPV)和证券投资者。通过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流程设计,实现助学贷款在融资体系中的资金循环。

第一,助学贷款的发放银行作为发起人,将学生贷款出售给发行人(SPV)。

第二,发行人(SPV)以该资产池为依托,以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情况,将获得的助学贷款按期限和利率进行分类后细分为标准化合约:相同期限、利率与面值的助学贷款证券。接着,金融中介与证券交易商签订契约,由券商代销或包销助学贷款证券。

第三,各经办银行作为服务商向贷款学生收取到期的贷款并将收到的款项支付给发行人(SPV),由发行人(SPV)向投资者支付本息。

综上所述,助学贷款证券化在解决学生学费筹集难题上具有重要性、迫切性和不可替代性,确实是可以拓宽助学贷款资金筹措渠道、扩大助学贷款发放总量、解决发放银行的惜贷问题和助学贷款供需失衡的最佳途径。但我国实施助学贷款证券化还有很多困难。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推动资产证券化实践,积极探索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必要性和各种诸如法律、会计、税收等现实问题,可以为实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本土化战略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从而使相关金融创新成果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迅速有效地实施。

猜你喜欢

证券化助学贷款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实践 挑战 建议——交通运输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与思考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旧信封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一年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