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历史复习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2019-02-18潘东斌

卷宗 2019年35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必要性

潘东斌

摘 要:新课标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素养是对相应的史料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真实的历史。近年的高考也明显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在此背景下,适当地补充相关史料运用于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应当说是适应课标要求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试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复习;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与老课标相比,它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在枯燥的高考复习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至于感觉是对先前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适应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我想这是每一位高三历史科任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帮助学生整合落实知识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史料进行复习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谓史料,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在高三复习中,充分利用史料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1 重视史料符合新课标对历史科学习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在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中,教材都增加了一些和主体课文相关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栏目,这些栏目的内容就是史料。

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有选择地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文字、图片乃至音像材料,让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结合材料,自己归纳知识点,让他们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思想、观点等学习对象,而不再是教师简单地重复知识点,从而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避免教师满堂灌。

2 史料实证教学可以增强历史感,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进入高三的历史复习中,如果老师只是简单重复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复习世界近现代的文學、音乐、美术这一专题时,可以利用各种史料和素材,如放映《等待戈多》视频片段,让学生体会归纳荒诞派戏剧的反传统,非理性的特点;播放《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牧神午后前奏曲》,让学生比较体会古典音乐所注重的理想与和谐,浪漫主义音乐所强调的主观性、个性化和浪漫气质,印象派音乐所重视的音响、音色及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展示莫奈的组图《稻草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等名画,让学生归纳印象派绘画“注重对象的瞬间表现,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现代派绘画“强调自我,否定视觉真实性,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等特点。进而再启发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思考历史表象背后的原因。

这些直观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不仅真实地展示了历史、增强了历史感,也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打破直白说教的枯燥。

3 史料实证教学有利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丰富的史料能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全貌,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领悟历史,提高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如在复习选修一《王安石变法》一课时,最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上,我们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从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当时的一位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在其诗说道:“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上述四则材料虽然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评价这场变法,但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就会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一方面,王安石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通过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使宋朝得到了稳定和巩固,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前进起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这也注定了其变法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最终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以失败告终。通过丰富的史料使得学生意识到:课本内容仅仅是众多史料的一部分,课本的观点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有了这种认识,学生自然会对课本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学习,甚至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进而为学生进入大学后进行历史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史料实证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合理使用,要让它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过多的增加史料只会适得其反,增加学习的负担。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当科学地精选史料,应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葛纪平.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冯健.从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看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5).

[3]李海军.如何高效地搞好高三历史复习[J].中学政史地,2015年3月.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必要性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