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共建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学习获得感路径探索
2019-02-18鲁宁宁贾维华盛雯雯李廷雨
鲁宁宁 贾维华 盛雯雯 李廷雨
摘 要: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当前部分高校党支部存在活动形式固定,创新性不高的问题,活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论文基于前期调研结果,旨在依托党建共建平台,探索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活动形式的可行性路径,以提升学生党员的学习获得感,为党建实践领域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建共建;高校学生党员;学习获得感
基金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研究课题“行走党课——学习获得感视角下高校实践党课研究”(项目编号:YD0109003)。
2018年上海教育系统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提出“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1]。内圈聚焦第一课堂,落实全员育人;中圈聚焦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思政第三课堂,落实全过程育人;外圈聚焦“开门办思政”,落实全方位育人,构建校内外合力育人格局。
1 当前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党课教育方式相对固定、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部分基层党支部的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也存在学习形式单一、活动范围局限的问题。《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2]。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活动形式,打破学生党员的学习倦怠性,提升学习获得感是党建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江浙沪地区部分高校党员的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江浙沪地区部分高校党建融合现状和学生实践党课感想,为完善实践党课,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提供借鉴和参考。共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其中男女生比例1.38:1,理工科学生占比93.55%。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2.44:1,调研对象主要来自于江浙沪地区部分高校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其中入党积极分子占比6.45%,党员党龄分布:0-1年(64.52%),1-2年(22.58%),3年及以上(6.45%)。在被调研学生中,83.87%的党员所在党支部有校外共建单位,9.68%的党员所在党支部没有共建单位,6.45%的学生不了解共建情况。
按照分层统计法,针对有党建共建单位的调研对象,共建单位类型主要包括用人企业(22.58%)、周边社区(19.35%)、志愿服务基地(77.42%)、支教学校(6.45%)、红色教育基地(19.35%)、科技类单位(6.45%)、周边事业单位(22.58%)、其他高校(9.68%)。93.55%的学生认为党建合作能有效提升党组织活力,100%的学生认为通过党建共建能提升学习兴趣和获得感。对于当前与共建单位合作开展活动的频率如下:每年1-2次(32.26%)、3-4次(25.81%)、5次及以上(41.94%)。目前开展活动的形式包括:到对方单位参观学习(58.06%)、邀请对方到校交流(48.39%)、志愿服务(80.65%)、长期实习(6.45%)、合作开展具体活动(19.35%)。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他们所期待的共建单位情况按比例高低依次是:用人企业(74.19%)、科技类单位(58.06%)、周边事业单位(54.84%)、其他高校(41.94%)、志愿服务基地(35.48%)、红色教育基地(35.48%)、支教学校(29.03%)、高校周边社区(19.35%)。他们期待的共建合作方式有:长期实习(77.42%)、到对方单位参观学习(70.97%)、合作开展具体活动(70.97%)、志愿服务(51.61%)、邀请对方到校交流(32.26%)。学生更期待通过党建融合,提升个人学习获得感(83.87%)、提升个人能力(80.65%)、更加了解社会民生(67.74%)、参加志愿服务(61.29%)、促进职业规划(61.29%)。
调研对象中,100%的学生都期待更多的党建共建项目,有96.97%的学生希望能在理论党课和实践党课中新增校外党课教师嘉宾。对于期待的党建融合课程主题包括:国内形势与政策(72.73%)、职业相关知识(63.64%)、分享求学与工作经历(57.58%)、学习相关技能(54.55%)、与中国文化相结合(51.52%)。
3 依托党建共建平台提升学生党员学习获得感路径
根據调研结果可知,从学生需求与学习获得感的视角出发,党建活动形式有待于完善化、灵活化,学生更偏向于不断拓展党建共建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开门做党建。依托党建共建平台,对高校开展理论党课和实践党课的可行性创新路径进行探索。
1)不断拓展理论党课教师资源。理论党课无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还是党支部主题党课,都是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基础。当前的理论党课培训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问题。在校内外合力育人的大格局之下,依托学院党委或者党支部共建资源,融合专业特色,邀请校外党课教师,为理论党课注入创新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获得感。因为有专业针对性,更能引起兴趣共鸣。以材料化工类专业为例,可以依托共建企业,邀请企业党员或者校友党员担任嘉宾,到党支部开展“理工科学生的职业素养”等针对性党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现实,让教育更加直观化,具体化。
2)不断创新实践党课形式。实践党课是开展全方位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当前党支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红色寻访、志愿服务、调研走访等形式。学习获得感和学习时效性是评价实践党课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志愿服务为例,从调研问卷中可看出,较多党支部的共建单位都包含志愿服务基地,虽然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意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活动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除了支教、养老院志愿者之外,可以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让大学生党员进社区,进行短期岗位体验,比如在共建社区设立学生党员实习岗,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党员更加了解社会基层工作,更加关注民生社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学生支部与企业的共建合作。调研对象包括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从调研问卷可知,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学生期待的共建合作单位中用人企业、科技类单位、周边事业单位占比较高。通过党建共建的获得感,学生期待提升个人能力、促进职业规划能力等占比也较高。高校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在发展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可深入探究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双向推动制度构建[3]。通过与对口企业开展共建合作,比如邀请企业党员针对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面试技巧等开展专题讲座交流,或者开展模拟求职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党员的个人能力。
高校党建工作是引领广大学生政治思想发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提升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拓展党建共建资源,校内外党组织优势互补,开门做党建,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拓展课程思政同心圆,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系统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新发展.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115/c1006-30541979.html.
[2]教育部党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Z].2017.
[3]杨博.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互促共赢模式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
作者简介
鲁宁宁,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贾维华,盛雯雯,李廷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