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刺络闪罐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观察

2019-02-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刺络亚急性面神经

贝尔麻痹(Bell's palsy)亦称为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或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是造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常见疾病,多为单侧瘫痪,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也即是常说的“面瘫”[1]。面瘫发生后造成局部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造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本病病因未明,目前主要考虑由于面神经在骨性神经管内的卡压而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出现面肌瘫痪;中医治疗面瘫病历史悠久,方法众多,疗效肯定[2]。本研究旨在探索针刺结合刺络闪罐治疗贝尔麻痹的有效性,探索其与传统针刺治疗效果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符合贝尔麻痹疾病诊断标准及定位诊断标准[1-2];(2)病程在7 d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3)年龄在16~65岁;(4)单侧面神经麻痹。

1.2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面部疾病者;(2)病程超过7天;(4)双侧面神经麻痹者。

1.3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1月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贝尔麻痹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5.6±13.8)岁,所有患者病程均在7天内,且未接受任何治疗;根据发病时间,将发病72小时内定为急性期,72小时到7天为亚急性期;H-B分级Ⅰ~Ⅲ级为轻型,H-B分级Ⅳ~Ⅵ级为重型;将54例患者进行House-Brackmann功能分级评定[3]进行分组。本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治疗组29例(急性轻型5例,亚急性轻型6例,急性重型8例,亚急性重型10例)与对照组25例(急性轻型6例,亚急性轻型6例,急性重型8例,亚急性重型5例)(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根据H-B分级及发病时间分型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1)常规针刺治疗:①选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下关、四白、颧髎、迎香、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等穴;②操作:嘱患者仰卧位,诸穴位经消毒后使用华成牌0.30 mm×25 mm或0.30 mm×50 mm毫针快速刺入3~5 mm,各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泄法,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疗程2周。(2)刺络闪罐治疗:①选穴:病程1周之内取翳风穴;1周之后取翳风穴并根据患病部位取穴,如额横纹消失者选阳白穴,眼睑闭合不全者选太阳、四白穴,鼻唇沟变浅者选颧髎、地仓、颊车等穴;②方法:在针刺取针后嘱患者休息片刻,用梅花针叩刺局部至皮肤潮红并出现细小的血点,其中翳风穴处留罐5~10 min,面部穴位闪罐2~3 min,每周2次。疗程2周。

1.4.2 对照组 治疗方案同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

1.5 疗效评定

对患者疗效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评定[4],在治疗6周后进行评定。痊愈:面部肌肉运动正常,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测定达I级[5];显效: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测定达Ⅱ级,即静止时面容基本对称,示齿口角略有不对称;有效: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测定Ⅳ~Ⅵ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Ⅲ级以上;无效:原本症状基本无改善,或经6周治疗后仍停留在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测定Ⅳ级以上[6]。疗效=痊愈率+显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为4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不同病程、不同分级的疗效比较

急性轻型与急性重型面瘫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轻型与亚急性重型患者的治疗疗效分别为91.67%、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重型面瘫患者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表3 不同病程、不同分级的疗效比较 [n(%)]

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型面瘫患者治疗疗效分别为100.00%(18/18)、69.2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5)。

3 讨论

贝尔麻痹是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疾病,病因尚不全明确,有学者认为与感染、循环供血不足和免疫异常等有关[7];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内只能容纳面神经通过,一旦面神经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卡压而出现面神经麻痹。根据面神经卡压的部位不同,其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面神经管前的损害包括面神经核和膝状神经节损害,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损害以及茎乳孔以外损害之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样。损伤面神经管前和管内,症状较重,恢复较慢。

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为4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18例重型面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13例重型面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针刺结合刺络闪罐治疗优于单纯的传统针刺治疗。同样有学者指出针刺结合刺络闪罐可以提高贝尔麻痹的治疗疗效[8]。

中医学认为,面瘫多为络脉虚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中于络脉,气血痹阻于面,而发生口眼斜[9]。诸病源侯论《偏风口侯》曰:“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邪入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内乘之,使其筋急而不调,故气口僻也。”由此可见,之所以发为面瘫之病,多为正气不足,络虚脉空,邪气客于手足阳明之脉,导致风痰夹瘀,流串经脉,阳明络脉壅滞不利,气血痹阻而致[10]。运用中医针灸,取虚者补之,实者泄之,阻者通之之法。刺络闪罐法,祛瘀泄实,驱邪不伤正气。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刺络闪罐相结合,能促进局部皮肤血管扩张,刺激肌肉收缩,兴奋面部神经,加速血液循环,达到扶正祛邪,疏筋活络祛瘀,筋脉得养的目的[11-12]。特别是对顽固的重型面瘫,针刺结合刺络闪罐效果尤佳。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针刺结合刺络闪罐治疗贝尔麻痹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重度面瘫的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手段好。

猜你喜欢

刺络亚急性面神经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