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2019-02-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皮下肝素分子

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可有效抑制体内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抗凝抗血栓的作用较好[1],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虽然低分子肝素用药安全性高,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用药过程中由于注射、按压等操作方法不当,常可引起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甚至坏死等不良反应[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到了患者满意度,因此加强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为进一步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效果,现做如下研究,旨在为改进及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肾功能正常,给予皮下注射1次/12 h,2次/d,连续治疗3 d以上。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6.3±2.2)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9±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下注射治疗,使用垂直进针法在脐周5~10 cm 处皮下缓慢注射,完成后迅速拔针,给予棉签按压穿刺点。观察组患者给予如下集束化护理干预。

1.2.1 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 首先成立低分子肝素治疗护理专项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习低分子肝素的药理机制、用药方法、注射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结合国内外相关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常见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结果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3]。对全员进行培训,护士长督促各项措施的严格落实,并定期对个人的无操作规范及流程进行考核评价。

1.2.2 注射前护理 注射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皮下注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等,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屈膝仰卧位,腹部保持放松。

1.2.3 注射中护理 选择脐周两侧10 cm处进行注射[4],左右侧腹壁交替注射,左手拇指及食指捏起皮肤,并形成皱褶。针管排气后抽入0.1 mL空气并将空气弹至活塞端,以确保进针时针头处无药液残留[5]。然后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匀速、缓慢注射药物,推注时间不少于10 s,注射完毕后停留10 s,松开皮肤后拔针[6]。然后嘱患者用棉棒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再出血。

1.2.4 注射后护理 注射后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不可用力按揉注射区域,注射4 h内不可淋浴,以防发生血管扩张出血[7]。给予患者冰袋冷敷注射部位5 min,以缓解疼痛症状,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皮下注射前后重点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皮下出血、皮下硬以及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皮下出血、皮下硬结、局部疼痛是低分子肝素注射后常见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会发生皮下出血、皮下硬结、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随着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预防或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者需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注射部位选择及操作方法不当、药液残留、注射药液速度过快、注射及拔针方法不准确等,护理人员需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集束化护理干预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护理方法是一种以循证实践为基础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最优的护理方案,以改善治疗结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8-10]。本研究通过对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了皮下出血、皮下硬结、局部疼痛的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未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这与张云等[11]人的研究报告一致。

集束化护理是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一种护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 并根据目标逐步进行实施,以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12]。本研究在循证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制定了科学的护理方案,规范了护理人员对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操作流程,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注射速度等。同时注射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确保注射的正常进行,注射中要求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流程,注射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以最大程度预防或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过对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降低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猜你喜欢

皮下肝素分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分子的扩散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臭氧分子如是说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