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的宋代绵州丝织品探微
2019-02-13肖佳忆
肖佳忆
(西南大学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宋代,绵州等蜀地丝织品在传统基础上得到极大发展。明代蜀人杨慎在《全蜀艺文志》记宋时蜀地“织纹锦绣,穷工极巧”。南宋杨仲良撰《皇宋通鉴》载述“蜀地富饶,丝帛所产,民制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史籍记载的绵州绢、丝、纱、绵扇、绯红等丝织品工艺、规模、数量等详细材料缺载,笔者试通过查找传世文献、出土丝织品等与绵州丝织品关联的历史信息,来印证解读绵州丝织品工艺技术,探析大宋绵州丝纺品成就。
1 宋代绵州绢佳品
1.1 古籍中“绢”的描述
绢是由生丝制成的平纹织物,质地轻薄坚韧,组织稀疏,光泽细洁柔和,多用作士庶男女的衣衫裤裙。绢为粗丝织物,与缣的两丝并织更粗,绘画所用的缣绢,多是生丝织物。绢的制造历史悠久,古籍中早有记载,如《墨子·辞过》:“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而西汉史游《急就篇》曰:“绢生白缯也”。
1.2 宋代绵州绢佳品
史载绵阳野蚕养蚕丝均很早,蚕茧出产丰富,丝绸质量上乘。宋朝皇祐五年(1053),47岁欧阳修以《七贤画序》追述父亲欧阳观“在绵州三年……罢官(指任满离任),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宋碑类钞·丹青》中说:“唐及五代绢素粗厚,宋绢轻细,望而可别也”。宋代用绢普遍,绵州绢织法上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横竖都用单丝,而横线比竖线稍宽。丝线较粗,颜色较深。一组经线与身旁的另一组经线间,留有一根经线的距离。纬线横织四股之后,也留下一定的距离,然后再织第二组,第三组……如此反复,织成了宋绢。
元代学者王思善语云“宋有院绢,匀净厚密,亦有独梭绢者,有极细密如纸者,但稀薄者非院绢”。有学者经过对出土宋丝绢画的观察、研究证实,织成宋代院绢的一股股丝线,是先由40~50根单丝平拉、合成为粗线;然后再由30~40多根粗线,平拉合成一股更粗的线;不加捻,呈扁平状。两股丝交错穿插,形成经纬排布,最后才用它们编织成画卷。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的一根丝沉下去,另一根丝浮在上面。从画的本身和各方面的辅证来看,绢地细密,质量较高的绢,灰尘不易沾污。绢成为宋代书画的“画纸”,没有细密的绢面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画。
1.3 宋代绘画绢帛工艺
欧阳修在《新唐书》云“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讲“今杭(州)城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皇帝上行,民间下效,形成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宋人以绢帛作画为贵重,最大为皇室的需用,次为绘画作风日趋工整,再次为文人的书法秀劲。入仕士大夫欧阳观以绵州绢画《七贤图》六幅,作为唯一家传,赏识珍藏传世。
欧阳修在《七贤图序》提到“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丝绸易腐难存,需经多道工序处理宋绢方“可传百余年”。北宋书画家米芾在《画史》云“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宋绢用淀粉质为浆,米芾在其《论画》中曰“绢八百年而神失”。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虽经历了千年之久,仍然洁白如新。其次,“命工装轴之”。明代画家文震亨撰《长物志》谓“宋绢细密阔五尺余”。北宋宣和年前,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60cm,至南宋时,才有了面宽超过1m的绢。明代屠隆《画笺》记载宋纸则鹄白澄心堂,绢则光细若纸。
通过文献梳理,宋代绢帛致密平整,便于加工涂植物液及捶平,使绢面平滑,能细致勾勒描绘,层晕叠染,画面颜色更加丰富,颜色变化更加微妙。这也是宋画工整技法和绢的质地相互为因的结果,宋画中小幅绢较细,大幅或揭自璧画者则仍粗丝。据典籍所载,所谓挂轴,系始自北宋,绢图经装裱而成挂轴,由来已久。
1.4 从绢价看欧阳观居官至“廉”
宋代文官分三大类,三类人的俸禄和待遇,依次有着很大差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记:淳化二年(991)九月,官员的傣禄“以朝官、诸色使臣及县令、簿、尉等所费,高卑相半,折而计产,一人月费,不翅(超过)十千”。北宋初期官员的月俸,约有半数人在十千以下。欧阳观所任的绵州军事推官属选人中的第二等初等职官,景德年间月俸禄约为五千,无衣赐。许多县令、录事参军、判司簿尉低级官员仅有月俸12贯至15贯(其中1分现钱,2分折支),粟禄2石至4石,按规定虽还有2顷至6顷职田,但岁租收入多寡不均,有些地方则根本无职田可言。
以宋时盐、米、肉等物价来衡量官俸,并不高。太平兴国二年(977),右拾遗郭泌向朝廷提出建议:四川盐官定价本地出产的井盐是每斤70文,但豪民狡吏狼狈为奸,高价卖给百姓,以至于每斤高达数百文。官方于是提高定价为每斤150文,使其无利可图。宋真宗咸平末至景德年间,成都府“米斗直钱三十六”,米每斗36文。大中祥符元年(1008)七月,夔州路的夔州、归州、峡州等荒凉山区,米每斗30文;永康军(今四川都江堰市)的猪、羊肉,每斤50文(铁钱)。元年(1054),赵拃言益州路每斗米价格,尚在大铁钱130文至200文之间,数倍于宋真宗时。明确记载绵州米价是乾道末(1173年)“绵之米价,石伍千”。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奏称:“大人一斗五升,小儿七升五合,足为半月之粮”。此可视为宋时口粮之较低标准。《泷冈阡表》记欧阳观家有乳母等至少四人以上,按此推算一月需粮105升,加入衣袜鞋帽、柴肉油盐、副食钱等开支,推官欧阳观“廉而好施”“为人义行颇腆”,每月的俸钱就捉襟见肘了。
咸平以后,官吏除俸钱增加了“别给”和赏赐。宋代官员军兵有一种介于奉禄、赏赐中间的收入,即例赐。例赐中与绢帛联系最密的且较常见于记载的是郊赉和赙赠,奖赏官员用“银帛”成为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景德三年(1006)诏书中言:“东西西两川掌关征榷酤醝之利者,半输银帛”,绵州银帛中银和帛的数量通常是对等的。大中祥符三年(1010),欧阳观任满离任绵州时,仁心惠政、乐善好施、清廉自守“有绢一匹”,应该属于例赐“劳绩推赏”。
关于大中祥符三年绵州一匹绢的价格,虽然因为现存材料的缺乏,不能准确计算出来。但依据中国经济史研究专家全汉昇先生在《北宋物价的变动》研究结果,咸平年间(998-1003)四川绢的价格为每匹300文。绢以“匹”来度量。一匹绢大概宽二尺五分,重12两,有的按长度算,一匹约42尺。范镇记载:宋真宗前期(997-1022年),张詠在成都府担任长官时,“绢疋三百文”,每匹300文。北宋遂宁知府杜莘老曾言:“和买物帛,据元丰法并支本钱,绢每匹八百五十文,绸每匹七百文,丝每两六十五文,绵每两三十五文”。这是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价格,应与市价相差不多。元祐初(1086-1094),成都府路“民间……绢价每疋一贯七八百文”,民间价也就是市场价每匹1贯七八百文。同时的吕陶也说道:“蜀中比年米谷极贱……米一石直七八百文,绢一疋乃为钱千四五百”。
“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欧阳观清廉自守、平生又不以钱财为怀,不让钱财成为自身的累贽,“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以庇其生”,表现了清介廉洁之士在浊流中保持自已的操守和士大夫难能可贵的道德水准与精神境界。与此相比较,“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西川官员工资低于内地,由于经济上的拮据,西川各州县官员有的相互送礼,有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甚至知州、通判合伙联手盗窃官银,“咸平五年(1002)五月壬寅,国子博士、知荣州褚德臻坐与判官郑蒙共盗官银,德臻杖死,蒙决杖配流”。
2 绵州“八子”中的丝织品
南宋笔记文作家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五方物“绵州八子。绵州诸邑,各有所出,谓之八子。巴西纱子,魏城扇子,罗江犬子,神泉榛子,彰明附子,龙安杏子,盐泉丝子,石泉猴子。巴西纱一匹重二两,妇人制夏服,甚轻妙。魏城以一(尔虫)造一扇,谓之绵扇,亦轻而可爱”。宋代绵州丝织品有“巴西纱子”“魏城扇子”“盐泉丝子”等作为著名。
2.1 宋朝绵州巴西纱子
《周礼·天官·内司服》记有“素纱”,东汉许慎《说文》谓“方孔曰纱”。至唐,其中最轻薄透明的又称“轻容”。纱是质地轻薄稀疏的丝织物,纱表面分布有均匀的方孔,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素纱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纱织物。
《敦煌汉简》描述“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重二十五两,直钱六百一十八”。汉缣与绢、绨、紬、缦、纨、缟均为平纹织物,其中纨、缟为薄型或超薄型织物,缣和绨则比较厚实。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1件素纱禅衣,衣长128cm,袖长190cm,包括领和两袖镶边在内仅重49g。1975年,考古人员从位于福州第七中学的宋代黄升墓中,发掘出300多件丝织品服饰。其中,一件纱罗背心重量仅16.7g,轻薄如蝉翼。古人以布匹经面上经紗的缕数來区分布的精粗等级。《礼记·王制》曰“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郑玄注:“数,升缕多少”。“升”数越高,布越精细。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云“凡织帛,罗、纱筘以八百齿为率(标准)。绫、绢筘以一千二百齿为率。每筘齿中度经过糊者,四缕合为二缕,罗、纱经计三千二百缕,绫、绸经计五千、六千缕。古书八十缕为一升,今绫、绢厚者,古所谓六十升布也”。
王国维经过研究“尺度之制”得出一个重大结论“以绢布为调,而绢布之制,率以二尺二寸为幅,四丈为匹(约13.4m),官吏惧其短耗,为欲多取于尺,故尺度代有增益,北朝尤甚。自金、元以降,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怡教授在《汉代的麻布及相关问题探讨》考证,汉代尺长23.1cm、幅宽2.2尺(折合50.82cm)、匹长40尺(折合9.24m),折合4.7m2。唐代尺长29.49cm、幅宽1.8尺(折合53.08cm)、匹长40尺(折合11.8m),折合6.26m2。因汉代布的幅宽为50.82cm,80缕为1升,故布的升数×80÷50.82=经密(根/cm)。汉代布的匹长为9.24m,故每提高1升,1匹布就至少要多用经线9.24×80=739.2m,其纬线也要相应增加。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三、329——禅衣素纱”“禅衣用料约2.6m2,重量约49g(包括领、二袖口用纹锦镶边的重量8.8g),禅衣素纱经纬密均为62根/cm”。从以上禅衣和素纱绸重、面积以及经纬密度换算所得原料近似纤度在10-13旦。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尼尔(简称:旦),每9000m长的单丝重1g,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
《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朝)绵州巴西郡,土贡轻容”。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宋代绵州“巴西纱子”在唐土贡“轻容纱”基础上,经纬更稀疏,方孔更大,更为精巧。“一匹重二两”幅宽53.08cm、匹长11.8m、6.26m2的巴西纱子,重量仅仅100g。相比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用料约2.6m2,重量约49g,巴西纱子重量“纱薄如空”“举之若无”,正如吴曾誉赞“妇人制衣服,甚轻妙”。表明宋时绵州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2.2 绵州魏城扇子
《宋稗类钞》注:“魏城以一茧造一扇,谓之绵扇,轻而可爱”。北宋宰相苏辙之孙苏籀《绵扇偶吟一首》定评绵扇“拏云擘茧写兰亭,洴絖娃宫箑柄成。皎洁中规捐月斧,清雄消暍并桃笙。玉毫躔内乘鸾女,冰鉴光中墨客卿。爱惜御冬充便面,辟寒抚勉燠屯营”。明代学者谢肇制《五杂俎·物部四》说“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以上宫中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一茧能拉丝多少?普通茧一般800-1200m。宋时用蚕丝制成多种形式的扇子。
团扇:1975年7月,常州金坛南宋周璃墓出土了两把团扇,差不多同时,福州北郊南宋黄异墓也出土了一把团扇。团扇,又称宫扇、合欢扇、纨扇。又因宫中多用之,故又称宫扇。随着宋代丝绢纺织技术的进步,绢宫扇等开始流行。清代进士王廷鼎撰《杖扇新录》说,《寿阳记》有罗扇,古纱、绫罗、绢皆可为扇。
绢扇: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于宝庆元年(1225年)著成《诸蕃志》记,从当时我国泉州港出口商品中就有“绢扇”。宋代以竹篾为骨架,并以素绢等丝绸绷裱于骨架之上,大多形似满月,又称团扇。更有以如同蝉翼的黑色薄纱为扇面,上以白粉画无数细竹,入手轻凉,人称蝉翼扇。
绫绢扇:凡是用绫绢作扇面的扇子都可以称为绫绢扇。绫绢扇扇面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色泽光亮,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
茧扇:《杖扇新录》记,茧扇的制作十分别致。书中写到浙江人在蚕吐丝时,于光漆圆盘上放数十条蚕,以物盖之,这些蚕往来爬行吐丝,适如圆盘形状,蚕丝吐尽,取出蚕茧,黏作团扇,光洁匀密,谓之茧扇。
折扇:有“怀袖雅物”的别号,是文人雅士的宠物。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第六卷《高丽国》中谓:“彼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觌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南宋徽州通判赵彦卫却认为我国的摺扇是从朝鲜传入的,他在《云麓漫钞》中说:“宋人用摺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绫罗,贵家或象牙为骨,饰以金银,盖出于高丽(朝鲜)”。1978年初,江苏武进村前乡蒋塘南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莲瓣式花卉人物奁,其盖面的仕女游园图中,戗刻仕女二人、童仆一人,两位仕女分别手执纨扇与折叠扇。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蕉阴击球图》中,高桌后支颐观看的女子,面前放着一柄尚未完全收拢的折扇。从这些图可看出,早在南宋折扇已广为流行。宋代折叠扇流布不广且价值不菲,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记载,相国寺有售日本折叠扇,索价绝高,无力购得,事后四处寻访,竟无售处。
纸扇:南宋时,首都临安出现了专营纸扇的店铺。据临安府钱塘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载“小市里舒家体真头面铺,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
2.3 绵州盐泉丝子
《宋史·地理志五》载“川峡四路,……土植宜柘,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嘉祐年间进士吕陶说“夫蜀之四隅,绵亘数千里,土腴物衍,资货以蕃,财利贡赋率四海三之一,县官指为外府”。宋仁宗宣称“益部民物繁富”。北宋韩琦《扬州厅壁题名记》“故有唐藩镇之盛,曰扬、益二州,号天下繁侈”。
据宋代的一些专著中也有详细的图象描绘及介绍,宋代蜀地的蚕丝工艺已臻于完善。从栽桑、养蚕、缫丝、织造到成衣,形成了一整套生产工艺,手工缫丝机已经基本定型。
宋代编写了不少关于蚕织方面的书籍,如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蚕书》,南宋农学家陈旉的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等,都详细记载了蚕丝生产全过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为指导蚕丝生产,推广先进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发明桑树嫁接技术繁殖桑树,则能够保存桑树的优良性状。这种先进的育桑技术,也使丝茧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北宋《锦官楼记》述:元丰六年(1083),成都府官吕大防自办了集中生产、统一管理的织锦工场“锦院”。锦院规模较大,拥有117间房子,154台织机,工人583名,其中,有三百名是军匠和募工,其余二百名是民间轮流征发来的“和雇匠”。宋代蜀地缫丝已将生缫和熟缫明确地区分开来,缫丝时对水的作用已很重视,同时用火对缫出的丝进行加热烘干,以利后道工序的加工和丝色的鲜洁。绫、罗等轻薄型织物已开始采用过糊工艺,南宋太平老人所著《袖中锦》中,将蜀锦列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由于蜀锦的巨大影响力,后来装裱书帖字画的锦被统称为“宋锦”,而且蜀地丝织品由于技术先进、规模大,价格也较他处为廉。宋代,中国的纺织品和陶瓷一样,都是名扬世界的顶级商品。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特别提到“每天运入大都(今北京)供织造用的丝达千车”。虽然是元代的记载,依然可见生产丝织品的需求规模。
据《宋会要》食货部统计,北宋时,全国每年收入的锦绮鹿胎透背等高级织物共6193匹,在四川织造的1898匹,占全部收入的30%。其他丝织工艺品以绫来看,全国每年收入绫75117匹,在四川织造的38682匹,占51%。到南宋,四川织造数仍为锦绮l800匹,绫34000匹。唐代中叶以前,丝织业以黄河流域为最发达,入宋,则改变了这种状况,蜀地成为是重要的了。
结 语
宋代绵州丝织品的织造技艺,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工艺技术上的显著进步,新品种不断出现,“左绵绯红,三川所尚”。“巴西纱子”“一匹重二两”相比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甚轻妙”。“魏城扇子”“轻而可爱。”这些精美丝织品,都是无数艺人的劳动结晶。宋人用丝织物之盛,后世皆不能及。宋代绵州丝织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习惯,表达人民对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