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四)
2019-02-13山西裴兴荣
山西 裴兴荣
元好问研究
元好问是金代文学的一座高峰,对其研究也自然成为金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所在。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降大任的《元遗山新论》,汇集了作者研究元好问的系列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元好问的名节问题、诗学渊源、诗歌理论、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交游考、亲属考、交往僧道考、年谱要录等多个方面。其中《交游考》一文中所考知的与元好问有交往的人物就有469 人之多,是本书中分量最重的一篇,尤能见出作者的功力。而且作者对这些人物还编有索引,便于使用者查找,也表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2017 年该著问世已30 年,作者又出版了增订版,书名也改为《元遗山论》,增订版不仅更正了书中存在的个别错误之处,而且增加了作者后写的有关元好问研究的五篇论文:《北方文雄元好问——祭元遗山先生文》《元好问研究与祖国统一》《诗歌“诚本”说辨析——从遗山论潘岳谈起》《论元遗山多方面的历史文化贡献》《一生心事杏花诗——元遗山咏杏诗漫赏》,文末又增补了《降大任先生学术年谱》作为附录三,使得这部专著编排更加精审,内容更加丰富。
孔凡礼编纂的《元好问资料汇编》,所收资料,由金历南宋、元、明至清末,按时代先后排列,按相关人物分列资料,每则资料后皆注明具体出处,所征引材料涉及总集、别集、诗文评、笔记、书目、金石、志书和史书等八大类206 种。书后还附有翁方纲、施国祁和凌廷堪编纂的三种元好问年谱,以及元好问诗文自警辑录14 条,大大方便了元好问研究者使用和征引有关材料。
赵永源的《遗山词研究》是研究元好问词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考评篇,包括遗山词的研究现状、《遗山乐府》的版本考察和作年考证;下篇为论述篇,对遗山词的词学理论、艺术特征、宗唐风气、词史地位及影响接受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作者之前已出版了《遗山乐府校注》,本书也体现了文献整理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显著特点。
张静的《元好问诗歌接受史》在系统整理元好问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元好问诗集的流播、历代选本的选录、历代诗人的引用和仿效以及元好问诗歌的阐释热点进行具体分析,系统而完整地勾勒了从金元至清代近700年间元好问诗歌接受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总结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为当代元好问诗歌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史线索和历史借鉴。
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研究成果数量多、成就高,也是金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焦点所在。刘泽的《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集说》汇集了古今中外对《论诗三十首》的注释和评论,以一首诗为单位,分“集笺”“集评”和“按”三个部分,“集笺”是诸家针对一句诗的解释,“集评”是诸家针对一首诗的解释和评论,“按”是作者对原诗的简要释评,并不对诸家做出评判。此外,书前有《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通论》,书后附有元好问的其他论诗诗文(作者还对此做了简要的注释),最后附录了作者研究《论诗三十首》的4 篇论文。本书是研究遗山诗学的重要参考书。郭绍虞的《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与《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合为一册,笺注简明扼要,富有卓见。陈湛铨的《元遗山论诗绝句讲疏》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及其他十三首论诗绝句做了注释和疏证,该著是作者的遗著,部分内容发表于1968年。全书内容旁征博引,论述严谨,考证详备,时有精审之按语,是研究元遗山论诗绝句的重要参考书。
李正民的《元好问研究论略》,全书分为三部分,综览篇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元好问研究概况,又分为综述与分类研究两个小类;专论篇是时代与元好问,皆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元好问的代表论文;文献篇包括元好问著作藏目和元好问研究著作论文目录索引。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可谓是一部元好问研究学术史。
有关元好问的年谱和传记,详见前文。
金代诗文理论与批评研究
金代文学作品选注和赏析
近年来,也出版了数十种有关金代诗词文选注、评点、鉴赏类的普及读物。
不管是作品选注还是诗词赏析,这类著作皆是融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都有利于促进金代文学的研究和普及。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金代文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显著。就研究成果来看,涉及基础文献整理(全集和别集)、文学史撰述、作家年谱编撰、重点作家研究、各体文学研究、作家群体研究、文学接受研究等诸多方面;从研究层次来看,既有宏观的文学史著述,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既有传统的方法,如对作家生平和交游的考证、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也有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的研究,如宗教与文学、科举与文学等,在研究中体现出视野的开阔、方法的多元和理论的创新。但毋庸置疑,辽金文学文献存在着先天不足,诸如材料散佚严重,留存作品较少,整体水平不高,大家名家较少等;在金代文学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研究对象的重复、研究方法的单一、研究视野的狭隘。那么,如何突破文献的制约,进一步提升金代文学研究的水平呢?我以为在今后的金代文学研究中,至少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宽泛,比如金代散文研究、全真道士文学研究,以及对蔡松年、王若虚、赵秉文、王寂、李俊民、杨弘道等大作家的个案研究;二是在文本细读上再下些功夫,文学研究不能脱离作品,只有准确地诠释作品的内涵,才能使研究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在研究视野上更加开阔,要多关注金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多关注新近出土的金代文物,多关注海外的金代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四是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多元,可以借鉴和尝试用多种理论进行研究,或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我相信,通过方法和理论的创新,一定能提升金代文学研究的水平。
①降大任:《元遗山新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②降大任:《元遗山论》(增订版),三晋出版社2017 年版。
③孔凡礼编:《元好问资料汇编》,学苑出版社2008 年版。
④赵永源:《遗山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⑤张静:《元好问诗歌接受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年版。
⑥刘泽:《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集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⑦〔唐〕杜甫,〔元〕元好问:《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郭绍虞集解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⑧陈湛铨:《元遗山论诗绝句讲疏》,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 年版。
⑨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