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在近体诗诗体上的重要创造
——折腰体与准五律的巧妙运用
2019-02-13江西金志仁
江西 金志仁
在论述李白在近体诗上的创造时,我们必须首先排除七律,为何?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在他的名著《唐音癸籖》中有段名言:“五言律差易得雄浑,加以两字更觉费力。虽曼声可听,而古色渐稀。七字为句,字皆调美。八字为篇,句皆稳畅,虽复盛唐,代不数人,人不数者。(弇州)”
这就说明五律加两字变为七律,是多么的不容易。整个盛唐写得特别出色者,不过数人,杜甫、刘长卿、李益等少数几位而已。所以李白一生写的七律极少,有的且不标准,以李白之才,非不能为,乃不愿为,不喜为。故论太白的近体诗,舍之不论可也!(但有一首不能不论。)
歌德曾言:“在限制中才显示出能手。”又言:“只有规律能给我们自由。”
首先我认真研究过李白最著名的旧体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与《蜀道难》,写过一篇论文《舒卷自如,金声玉振——谈李白杂言诗的音乐美》,发表于《名作欣赏》1984 年第6期上。此文特别指明李白熟谙音韵格律的所有知识,并了解它们的感情色彩与表达作用,因而能在作品中精心准确地安排,故这两篇名作都是“有规律自由”,没有一处任意为之的。有人称赞道:“李白杂言诗,虽千变万化,如珠之走盘,自不越乎法度之外。”
李白的旧体诗作:乐府、歌行、古诗尚且如此守规矩法度,那么,李白所写的大量的近体诗作,应是更加严守规矩。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选择了三首易引起争议的诗作:一、《山中问答》,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三、《登金陵凤凰台》,做了深入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我想起了著名学者刘永济先生曾讲的名言:“书,是要反复读的。”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就是说,您如这样读书必有所获。于是我就对上三篇存有疑问的李白诗作,阅读了与之有关的大量系列作品,我的疑难困惑终于在刘永济的读书法中彻底解决了。
第一首《山中问答》,尽管殷璠等历代诗评家,都把它视为七绝的最优秀之作,但我一直怀疑它虽为绝品,但它是七绝吗?它多像自由抒写的七言古诗啊,现在熟读深思后,我对它可下结论了,它不能算是古诗,它仍为绝句。但它这个绝句与有唐一代的律绝不同,它是一个标准的另类。李白所作的所有优秀的七绝(包括律绝与折腰体),与它不属一类,它应另有归属。
第二首《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表面上看去,也像一首古体诗,实际上大不然,为何有此错觉,这是因为李白出自对贫瘠山区困苦老人的真诚款待,在饱受了人世间的多种折腾后,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最真挚的感激之情,文章形式已不再是主要的,它是诗吧,它是文吧,均不知,只知道是真情。故此诗一开始,我也怀疑它的文体归属,难以肯定。
第三首《登金陵凤凰台》,前面我在开始时即已讲过论李白的近体诗,不论七律可以,又说有一首不能不论。故于此处我再次将此不能不论之《登金陵凤凰台》提出来,真正表明我的看法:李白起始四句是仿崔颢《黄鹤楼》之用笔,崔颢是以古诗笔法写前四句,李白虽仿之,但前四句却是合律之律诗,只因仿崔颢不得已而失粘,后之四句是全合律的平起式律诗。
这是体例上的,而从内容表达上看各有千秋,谁也替代不了谁,李白的此作内含着深沉的历史沧桑与现实的人生感慨。前后两半搭配得非常好,表面上看是对朝廷寄予厚望,而实际上呢,一句话“使人愁”,写《登金陵凤凰台》时,李白在政治风波中所受的折磨与伤害已经够多了。从内容表达上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比崔颢的《黄鹤楼》要深沉得多。虽然两诗各有旨归,不好类比。
由此看来,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比之“古今第一”的崔颢《黄鹤楼》并不逊色,也是一流的作品。这说明了两个问题,李白是精通七律的,能写出顶级作品;李白极少写七律,也即我在此文一开始即言,李白非不能为,乃不愿为,不喜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自己说明了自己,也证明了自己。对于古、近体诗,李白皆为内法修月手。后人称之为“诗仙”,他是当之而无愧的,称他的诗作为“光焰万丈长”,李、杜的确应是唐代诗歌的代表!
行文至此,说明了李白、杜甫为唐诗之代表。那李白的贡献自然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我的这篇小文章,只把它聚焦在李白于近体诗诗体的前无古人的创造上。第一,就是折腰体作用的认识与大量使用。第二,就是准五律的开拓与总结。
折腰体
折腰体的提出。唐诗专家葛晓音写了一篇题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的文章(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在此文中,葛晓音将盛唐七言绝句分为四种类别,一为律绝,二为折腰体(五言称之为齐梁调),三为古绝,四为有声律毛病者。
葛晓音列了一个表,一目了然,举了名家六人,他们是:王维、王昌龄、孟浩然、李白、岑参、高适。(还有储光羲,因他用折腰体实属不得已,余删之。)后来我对李白的折腰体进行了复核,发现葛晓音表所列数不准确。李白的律绝仅46 首,李白的折腰体有29 首,故葛晓音所列之表,准确者应为:
据核实表,盛唐名家使用折腰体者,最多只有三首,少的只有一两首,有的甚至一首也无。真正大量使用折腰体者,只有李白。李白律绝只有46 首,而李白用的折腰体竟达29 首,其比例约为5∶3。
那么李白为何如此重视折腰体,因李白深知折腰体有它特殊的表达功用。我仔细研读了这29 首作品,能与李白律绝媲美的一流作品,其数量并不在少数。我们先看李白单篇折腰体,总数为10 篇,它们是:
1.《送贺宾客归越》
2.《送韩侍御之广德令》
3.《春怨》
4.《长门怨》
5.《巫山枕障》
6.《宣城见杜鹃花》
7.《哭晁卿》
8.《庐江主人妇》
9.《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10.《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上列十首折腰体,其《巫山枕障》《宣城见杜鹃花》《哭晁卿》《春怨》《长门怨》《送贺宾客归越》都是一流作品,已占了十首的大多数。余下数首也为可读之作,或调侃,或介绍,总不离太白幽默潇洒的特点。
还有大部分的折腰体,即29 首中的19 首,均分别安排于多组组诗之中。它们是:
1.《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折腰体六首)
2.《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中折腰体六首)
3.《横江词六首》(其中折腰体为二首)
4.《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中折腰体也为二首)
5.《别内三首》(均为折腰体)
这19首折腰体,在五组组诗中与律绝配合使用:
一、便于作者构思,加快了撰写的速度。
二、读者感受并不比律绝差,ABBA 与ABAB因读者已无暇顾及音韵组合,他们只谈艺术感受。
三、有时还非得用折腰体表达,文字方能出彩。我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最后一首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就非用折腰体遣字造句不可,方能写出与历代文人写君山的名作相媲美的作品。如唐代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宋代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由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大量使用折腰体对他诗作的表达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故折腰体名,不是李白提出的,但折腰体在七绝中不可替代的表达作用,却是李白发现并广泛使用的。其他盛唐著名诗人几乎不用,故应讲李白是折腰体的创造与唯一使用者。
李白的准五律
李白的所有近体诗不朽名篇,全都是“不刻意的刻意”,它们的平仄格律一字不差,不下认真刻意的功夫,取得“有规律的自由”,是不容易的。
李白最优秀的五律,我这儿仅选了10 首,并有意把它们列出来(李白还有多首类似此10 首极优秀的五律):
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太原早秋》: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3.《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4.《访天戴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5.《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8.《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9.《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最优秀的五律上面已列了10 首,如果李白每写一首都像上举10 首一样,可就太累了,李白必须也创造一种像七绝折腰体一样的,也可以有更大抒写自由,又能基本保持五律特征的表达形式,李白在他的五律作品中早已这么做了,但一直无人看到,并予以总结与揭示。今天我想,舍我其谁?我应该完成这个任务,并正式给它们命名为“准五律”。这种“准五律”的特点是:
五律:在形式方面,全诗四联,联与联之间都必须有对有粘,一联不差。
准五律:比起五律来有欠缺,它在平仄粘对方面,联内只讲对,联间有时粘,但有时又不粘,表达不似五律那么严谨与固定,比较自由;有时为了发议论、出隽语,甚至有意为之。其使用范围更广,而成了李白撰写五律的“辅弼”。
李白的“准五律”,共有三种表达形式:
第一种,为最优秀的“准五律”。
1.《春日游罗敷潭》:
按:此诗特点:全诗四联,全部联内对;全诗四联,全部联间不粘。故为标准“准五律”。
2.《寄远十二首》(其六)
按:这是一首情诗,全诗四联,每联联内皆对;全诗四联,联间皆相左而不粘。故也为标准的“准五律”。
3.《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其二):
按:这首诗比较特别:此诗四联,联内皆对,仅首联不粘,余三联皆粘。第三联亦为佳联。
4.这是一首令人感动的诗,题目难拟。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寄余诗。余答以此诗。
按:此诗四联亦联内相对,四联间皆相左而不粘。
5.《赠临洺县令皓弟》:
按:四联皆对,三联粘,一联不粘。第二联为警策联,非常好。
6.《与贾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
按:此诗也四联相对,首联不粘,余三联皆粘。第四联表达似不得体。
7.《登新平楼》:
按:此作四联,三联既对且粘,仅仅一联,联内对而不粘。此作亦“准五律”。
8.《清溪行》:
按:此诗起得不凡,第三联为佳联。此诗四联,两联各对而粘。
第二种类型的“准五律”:
这种“准五律”的特点是三比一。何谓三比一?即四联中有三联,联内必对,至于此三联可粘也可不粘。还有一联,为散出联,可以散文句发议论。这种三比一,既可保持作为五律的基本特点,又可发挥散出联的自由议论作用,因此这种形式出的:第一,警策联多。第二,出有一定数量的写景名联。第三,出抒情名联。比四联固定更显自由。
(一)警策联:
1.《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按:沈德潜评:“言真能洗心,则出处皆宜,不专以忘世为高也。”(《唐诗别裁》)
2.《赠崔秋浦三首》(其二):
按:此作与前一首一样,第三联为散出联,为发议论。
3.《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三):
按:优秀悼亡诗,为国惜材。二三四联对且粘。首联散出,以此发议论。第四联也写得沉痛,仿佛已超过嵇康的顾日暮而弹琴。此处《广陵散》已根本不弹了。
(二)写景优秀联:
1.《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按:九华山为佛教又一圣地。第二联为写景佳联。第一联散出,引起话题。
2.《同吴王送杜秀芝举入京》:
按:首联散出,余三联对且粘。第三联为写景佳联。据王琦注,此诗题有伪字为“芝”。诗题应是《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三)抒情佳构:
《赠别郑判官》:
按:此为李白“窜”夜郎时,留别江汉友人之作,心中悲苦。“寒灰”,据《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云:“死灰独不复燃乎!”
第三种类型的“准五律”:
也为三比一,常因时因地因事而自由抒写。这种三比一更多,也更平常。下仅举五例说明之,不再多举。
1.《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按:首联散出。余三联合规,对且粘。其实此诗也写得不俗。
2.《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按:首联散出,余三联对且粘。缇,丹色。
3.《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按:此诗有关扬雄,存有疑点。首联散出,余三联既对且粘。
4.《同族姪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
按:第四联散出,较特别。余三联皆对而不粘。此作有关庐山有名“白莲社”。
5.《待酒不至》:
金按:此诗切题。首联散出,后三联既对且粘。即此五例为止。下不再多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