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西兰孔子学院的建设路径探析

2019-02-12殷淑芬黎瑛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一带一路

殷淑芬 黎瑛

摘   要:孔子学院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建设背景千差万别,孔子学院在其功能发挥遇到瓶颈时应紧扣时代脉搏,因地制宜。文章以新西兰的3所孔子学院为例,通过对这3所孔子学院的发展概况进行剖析,发现他们目前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办学层次等方面,进而提出面向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实现路径:更新办学理念、丰富办学功能、提高办学层次等,助力“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西兰孔子学院的建设,落实“合作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西兰孔子学院 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到:“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领域的人文合作”[1]。2019年初,《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印发,提出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加强孔子学院能力建设[2]。这说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充分肯定了孔子学院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与沿线国家建立“拥有共同命运归属感与文化共性的朋友”关系,而孔子学院发展的精神基础与传播内涵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见孔子学院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起着促进民心相通的纽带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通过开展汉语教学、中外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满足其他国家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从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有530所孔子学院和1129个孔子课堂。近年来,新建速度明显放缓。论地缘,陆地上有14个国家和中国接壤,大多是像朝鲜、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越南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一共设立了126所孔子学院;论人口,在人口过亿的国家中,美国共开设了86所孔子学院,而印度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邻国仅开设了4所孔子学院,与美国相差甚远[3];论建设成果,新西兰奥克兰孔子学院在2017年完成了3819.5个标准学年人的教学工作量,是完成教学工作量最多的,并且曾被评为“示范孔子学院”[4]。新西兰贸易出口增长部部长戴维·帕克(David Parker)已坚定地承诺,新西兰非常致力于与中国合作,将尽快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新西兰是一个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国家,其大学学历在世界上认可度较高。笔者通过浅析新西兰三所孔子学院概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助力其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从而促进新西兰孔子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助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建设。

一、新西兰孔子学院发展概况

截至2019年9月,新西兰共建立了三所孔子学院,分别为奥克兰孔子学院、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

(一)奥克兰孔子学院

奥克兰孔子学院设立于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承办机构为奥克兰大学,合作机构是复旦大学,并设立了4个下属孔子课堂。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京剧、太极、快板、唐装等,还有一些为汉语水平考试(HSK)备考者设置的课程。该学院的奖学金类型主要包括中新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美国联合大学孔子学院中文奖等,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免费参加夏令营的机会。自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奥克兰孔子学院积极在新西兰中小学校建立汉语教学项目,并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类汉语与中国文化推广活动,取得的成绩斐然,前后多次获得“年度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开拓者奖”“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等称号。2018年,两所高校联合成立了复旦大学—奥克兰大学大洋洲中国研究中心,并有广药集团与奥克兰大学校方签约,设立“新西兰王老吉吉祥文化使者奖学金”。这也是广药集团首次在海外设立奖学金,旨在培养更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使者。

(二)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

2010年,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设立在新西兰的首都惠林顿,承办机构是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机构是厦门大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乐器、关汉卿杂剧选、鲁迅小说、传统节日等。该学院还向政府官员、学者及打算参加HSK的专业人士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奖学金类型和奥克兰孔子学院大同小异,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学校。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能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例如,举办“毛利语言与文化”主题讲座,让当地人能与其充分接触。另外,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终身教育中心合作,针对新西兰外交部官员开设了“一对一”汉语强化课程,为新西兰外交与贸易部,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以及新西兰皇家警察学院提供团体课程,类似的个性化汉语课程已在惠灵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19年,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还开设了“空中汉语角”栏目,以广播节目的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当地人随时随地都能学汉语。

(三)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坐落在基督城。由坎特伯雷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承办。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曾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授课内容包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汉语等。学位有荣誉学位和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课程通常可以在一年的全日制学习中完成,或在四年内在职完成,具体时间因课程而异。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在教学内容、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独具特色。该孔子学院曾举办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研讨会。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新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宣扬他的思想对建设中新友好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如此,“孔子学院聚焦论坛”也是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的主推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邀请中国各个学科的专家或学者做演讲,使新西兰人能够从各个角度了解中国。

二、新西兰孔子学院的办学特征

通过以上对新西兰三所孔子学院主要办学情况的分析发现,这三所孔子学院的办学历史相对悠久,承办机构的实力也较为雄厚,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都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但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的一份子,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克服建设瓶颈,为自身的长效发展蓄力。

(一)地理位置优越,因地制宜欠佳

新西兰三所孔子学院均坐落在新西兰的大都市,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但这三所孔子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只是设置了“一对一”、小班教学等授课方式,并没有很好地与当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也缺乏针对性。自1975年以来,中国和新西兰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新西兰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虽然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新西兰如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成绩,但在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有所欠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各类资源丰富,这造就了现在我国经济多元化的立体发展。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旨在使两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努力实现中国和新西兰经济合作共赢的局面[5]。此外,《高等教育战略2014-2019》作为高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体现出政府要求教育为经济服务,使高等教育为国家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6]。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家经济形势还是教育政策,都为当地孔子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风向标。

(二)汉语习得饱和,办学目标待转型

孔子学院是致力于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三所孔子学院的办学目标也局限于实现“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在建设过程中是否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学习者自身的“价值实现”上?让学习者通过在孔子学院的学习能充实工作的业务能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对对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孔子学院所在地区的人们是否能真正受惠于其教授的“知识”,这不但会影响各个孔子学院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因此,孔子学院的教学目标亟待转型升级。

(三)教学资源丰富,学院层次单一

在最新发布的 2017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榜中,新西兰是唯一一个全部公立大学均位于世界前500名的国家。承办新西兰三所孔子学院的学校都是新西兰的著名高校,而三所孔子学院的合作机构也均为我国的双一流高校,可见教育资源十分雄厚。虽然建设背景强大,但这三所孔子学院还有待深度融入新西兰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少孔子课堂只是设立于中小学,设置于幼儿园、研究所的少之又少,直到2018年才成立了复旦大学—奥克兰大学大洋洲中国研究中心。虽然有个别孔子学院正在以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推动着某种意义上的高端对话,然而也只是停留在了交流的程度。在高度人才的培养方面,三所孔子学院还大有可为。

三、新西兰孔子学院的建设路径

尽管全球已经设立了530所孔子学院,但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增设孔子学院却是难上加难。例如,对于印度尼西亚等意识形态较为封闭的国家来说,孔子就常常被视为“儒家文化的符号”。即使是在意识形态开放度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对孔子学院的释义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西方在报道有关孔子学院的新闻用词里多次出现与水有关的动词以隐含对孔子学院的偏见,用词方面也强调孔子学院的政治作用[7]。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孔子学院的办学方式,积极融入当地文化,消除所在国对孔子学院的偏见以及文化隔阂。

(一)更新办学理念,立足当地教育生態

“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不同国家或地区面临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求各异,都有各自的教育生态。孔子学院在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目标国家或地区教育的需求及其特殊性。一般而言,教育政策法规是了解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状况和治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各国之间教育合作交流的基本依据。分析新西兰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战略文本,可以看出其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促进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国人的成就、提高年轻人的就业率、加强研究型机构建设、日益扩大国际联系等[8]。新西兰的孔子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

1.满足少数族群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作为新西兰土著居民的毛利人,其语言和文化对新西兰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专门出台了《加速成功2013-2017》《毛利人经济发展战略和行动规划》等文件[9]。但是毛利人的教育仍然面临着挑战。比如在新西兰,毛利人的教师大多都是在白人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这就导致教师会对毛利人的文化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因此培养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外,毛利人的辍学率也较高,目前18~25岁的在读毛利人数大概只有非毛利人数的1/2。梅西大学是新西兰唯一一所提供三年全毛利语教学的大学,且在奥克兰和惠林顿都有分校,具有充足的地缘优势。与梅西大学合作可以为毛利人培养当地汉语教师,增加教学认同感;设置开放性课程,提供特殊学位,吸引更多的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就读率;建设“1+2+1”的培养模式,为他们提供汉语教学,真正实现教师和受众群的本土化。

2.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就业率

“更好的公共服务对象”政策提出,在2017年,85%的18岁青年达到新西兰教育评鉴国家级证书(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NCEA)①二级或同等学历,55%的 25~34 岁年龄段年轻人获得NCEA四级[10]。这就要求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机构、学校,政府以及各行各业共同合作,确保年轻人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激励措施来获得相关资格和核心技能,以支持年轻人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同时也是新西兰旅游业的主要客源。新西兰的孔子学院可以此为契机,深入到社区学校,对照出口和进口商品来培养专门的外贸人才,设置国际贸易、双语导游等相关专业并授予学位,致力于培养国际化职业人才,使他们能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过程中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发挥所长。从而充分满足当地的就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二)丰富办学功能,转变语言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孔子学院建设的深入推进,单纯的汉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外国人的需求。从深层次来看,只是简单地在国际上传播汉语是远远不够的。孔子学院肩负的职责不只是向国外传播汉语,更重要的是要把其当作是运用汉语进行的国际教育。因此就目前新西兰孔子学院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看,亟需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争取与新时代的中国接轨。

1.调整文化传播方式及内容

孔子学院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献力”。也就是说孔子学院不能只是一味地输出,把其他国家和地区当做“聆听者”,还应该做他们的“聆听者”。这就意味着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路径,孔子学院要利用好这个途径,通过双向交流、柔性传播等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学习,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例如,通过宣扬新西兰知华友华的国际人士路易·艾黎的主要事迹和思想,以“文化涵化”的方式浸润当地人们的心灵;用虚拟现实(VR)技术给在短时间内没有机会来中国实地游学的学生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场景,这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更真切的中国;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聚焦中国当代的热点话题。

2.重置学科类型

目前注重汉语国际教学的目标本位对于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将“汉语+中国文化(常识)”课程作为主体的孔子学院以外,也有一些向“汉语+学科”课程模式靠拢的孔子学院,如全球设立商务、中医、武术等特色的孔子学院有67所[11]。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性,基于新西兰重工业欠发达的情况,其孔子学院的“汉语+学科”中的“学科”应该与新西兰的重工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也可以与南半球最著名的农业大学——林肯大学合作,开设“汉语+农业”等专业,办中新农业教育交流培养人才。

(三)提高办学层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文化的传播效果与传播者的社会层次、地位以及影响力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学者表示,新西兰的高等教育受到了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挑战[12]。因此,孔子学院的建设应该更多地关注新西兰政府和当地经济的需求,除了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教育政策,还要利用好双边优势,建立中外合作方的研究机构,为双方学术研究者、企业与社会管理者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为双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构建多元办学模式

通过新西兰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来源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组成部分主要还是国家汉办以及两所承办的大学。孔子学院要想走得更加长远,就必须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等多个利益攸关方进行合作,获得资助,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提高其职业技能,实现产业化发展和持续性发展。至此,新西兰孔子学院应积极向多方办学模式转型:一方面,可以吸取别的国家傳播语言的有利措施,例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国和新西兰的社会团体和合资机构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另一方面,使汉语的国际教育市场可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各个孔子学院建立校友会、基金会,积极取得当地政府、企业、社区、知名校友等的支持和捐赠,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和平台服务等方式,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良性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13]

2.依托高校,加强研究型机构建设

研究机构和中心均是各高校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谋划学科发展,实现大学学科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承担着高校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功能。例如,奥克兰大学是新西兰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全球从事研究工作的大学组织——“University 21”的成员,它的商学院是被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国际MBA协会(AMBA)三大国际商管认证机构认证的大学[14]。奥克兰孔子学院的合作机构——复旦大学也成立了发展研究所,坎特伯雷大学被称为新西兰工科最完善的大学,惠灵顿大学在新西兰大学中为学术研究大学的榜首。基于以上优势,三所孔子学院完全可以发挥双边大学的专业优势,结合当地的发达产业设置特色学科,建设研究场所,为中国和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拓宽交流平台。研究机构的运行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市场运行机制,如纽卡斯尔大学的尼尔研究所,所有的经费,包括研究人员的工资等全部依靠自筹。这无论是对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的高端人才来说都充满挑战,也有利于科研进步,高端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从2002年开始,新西兰教育部实施新的教育评鉴制度,以教育评鉴国家级证书(NCEA)取代原先的考试制度及传统成绩单。学生到十一年级(15~17岁)开始修读新西兰中学教育成绩一级证书,十二年级修读NCEA二级证书,而十三年级修读NCEA三级证书。NCEA是一种学生成绩的认证,不同于传统的成绩单,类似于社会上专业人士所追求的认证证书,只是它记录得更详尽,而且通行全国甚至海外。此前,新西兰的成绩单与中国的大致相同,为百分制。

参考文献:

[1]新华网.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silkroad/index.htm,2019-04-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902/t20190223_ 370865.html,2019-02-23.

[3]国家汉办.关于孔子学院/课堂[EB/OL].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9-04-25.

[4][11]郭晶,吴应辉.孔子学院发展量化研究(2015-2017)[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5):36-44.

[5]吴向阳.中国与新西兰自贸区现状及前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53-56.

[6]张旭雯.新西兰《高等教育战略规划2014–2019》述评[J]. 大学(研究版), 2019, 376(1):69-79.

[7]许翘楚.西方报道中的孔子学院形象建构[D].济南:山东大学,2019﹒

[8][10]马君. 新西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走向及战略重点——基于新西兰《高等教育战略2014-2019》的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 2018(1):50-59.

[9]李晓微.21世纪新西兰毛利人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12]MARSHALL 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A Wicked Problem?[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4, 41(2):1-14.

[13]张虹倩,胡范铸﹒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问题、因由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7 (10):26-35﹒

[14]张齐政.走进澳新——澳大利亚、新西兰高等教育考察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187﹒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一带一路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