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实现城乡新生活的助推剂
2019-02-10金江波孙婷
金江波 孙婷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城市更新也成为实现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本文作者以在担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关艺术专题展——“城乡营造”板块策展人的策展思路为线索,通过比较分析国内艺术家、建筑师以及高校师生团队等参与城市更新与乡村改造的案例,挖掘公共艺术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并试图探索公共艺术提升城乡美好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新手段。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乡融合;城市更新;乡村改造
2019年1月11日,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广东省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新时代·新生活”为主题的展览,通过“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八个板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新成果与整体面貌。
笔者在本次展览中担任了“城乡营造”板块的策展人,该板块围绕“城市更新”“美丽乡村“民宿旅游”“精准扶贫”“特色小镇”等主题,讲述了公共艺术帮助解决城市和乡村发展问题的生动故事。其中,“城市更新”案例聚焦城市“微空间”更新作品,探讨艺术家、设计师如何主动介入城市空间,改变社区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乡村改造案例则介绍了艺术介入乡村的重要实践,积极探索了艺术激活乡村、留住乡土记忆的独特方式。
将城市更新与乡村改造的案例同时呈现,既展现了新时代城乡居民的生活面貌,也突出了公共艺术在城乡营造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当下,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已经成为共识,而要解决它所带来的“农村落后于城市”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一时之功。
一、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在政策制度、经济结构、基础设施、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195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就此产生。严格的户籍制度给予了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身份,也享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城乡隔离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思想逐渐得到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强农惠農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等为原则的“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推向了历史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指向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这个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实质性化解。
进入新时代,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新形势下城乡融合的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改善,以促进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人类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城市更新与乡村改造的耦合之处
在笔者看来,城市的发展与乡村振兴从来就不是对立面。相反,城市更新与乡村改造在实施领域、表现手法、产生影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耦合之处。“城市更新”计划将艺术的智慧和设计的策略,精准地对接城市公共领域中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特色的更新改建系列活动。乡村改造则是在“中国美丽乡村”计划的背景下,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留住乡土记忆实施的一系列艺术介入乡村实践。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的艺术实践,都离不开公共空间的范畴和公众参与的前提。
1.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实践
“公共空间”又可称为公共场所,公众地方等。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而从广义上讲,私密之外的所有领域都可以算作公共领域。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北京胡同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公众生活领域之一,保留着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为了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标准营造工作室在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实施了名为《微胡同》的建造实验。该作品将活动空间引入到了建筑内部庭院,与城市文脉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还连结了多样的方形体量和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私密生活空间与街道空间的半过渡性空间,同时也为微胡同居民与社区居民提供了共同使用的半公共空间,提升和改善了胡同空间的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位于浙江丽水的陈家铺文化礼堂旧址是一座具有六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它在建筑师张雷和马海依的手中重获生机,从陈旧的文化礼堂蜕变为一间安静优雅的先锋书店。为了融入当地人文生活,书店搜集了有关松阳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及文艺创作的书籍,并特地配置了关于乡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保护方面的书籍,设立了陈家铺驻村作家创作中心、乡村建设讲习所。还集结国内外优秀的乡建人,来此分享交流先进的乡建经验和实践。举办了松阳诗歌音乐文学节,把国内外知名的诗人、音乐人、作家、学者汇聚到松阳和陈家铺村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这间小小的书店,承载着将历史的厚重沉静带入现代的使命,让人们在体验性的乡村公共空间中,找寻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探讨乡村未来的发展潜力。
2.公众参与的可能性
公共空间的建设,体现了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能性。新时代的城市一体化战略,必须以满足城市居民及村民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确认公众参与的主体地位,才能推动城市更新和乡村改造的可持续进行。
2012年,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公共艺术行动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龙溪乡山里村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开展起来。这场由玉环县人民政府主办、龙溪乡人民政府承办的“美丽乡村动漫文化旅游节”,通过艺术家和公共艺术的介入,改善了当地的文化景观,鼓励村民自发参与其中,激发了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遠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剃头”这一充满童年趣味与记忆的行当再次得到了重现。乐建筑的《胡同剪映》是一个在狭小街巷内可迁移与变换的剪发装置,三角柜体的构造方式和以模拟砖墙垒砌的方式将多面镜子交叠排列,既兼具照镜子、工具收纳等实用功能,又与街道场景交相辉映,营造了理发活动的场所气氛,发挥了最佳的“表演”和观看方式。作为一个互动的街道家具,《胡同剪映》尝试建立起装置与胡同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让剪发者、观者及路人感受当下各种现象、光影、人物,甚至自身形象的交相映射。
1.针灸式的介入
城市更新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实施的范围上看,有全面更新、局部更新和微更新等方式。其中,微更新方式基本不涉及老旧房屋拆建和修缮改造,主要是在维持房屋现状建筑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房屋立面更新、老旧小区环境净化美化、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公建配套设施改造等方式,改善小区居住环境。
度态建筑的《白塔寺杂院预制模块设计》,是为了解决胡同四合院私搭乱建问题做出的设计尝试。该装置采用了一次性浇筑成型的超高强度混凝土板(UHPC板),装配式的模块摆脱了传统房屋的结构和造型,具有产品性、非永久性和可移动的特点,兼具卫生间和储藏室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设备和监控使用。既满足了居民生活的需要,也符合政府部门对四合院改造的要求,为多方介入的城市更新尝试提出了新的可能和方向。
新婚的小樊来自北京的普通家庭,三十出头的她要想靠自己的努力在市区买房置业基本上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为了帮助小樊实现在城里生活的梦想,众建筑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插件家”系统:客厅层高比原来的高近一倍,顶部双侧都开了天窗,阳光能够洒满室内的每个角落。卫生间屋顶隐藏的蓝色顶面,让这个小空间在雾霾天里也能反射出湛蓝的天光。屋顶平台让小樊在拥挤的胡同环境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插件家”是交织的社会力量在诸多实际限制中催生出来的新城市现象,用城市居民花得起的钱提升了居住质量,让小樊这样的年轻一代原住民能够回归胡同生活,在老城中享受新生活。
在乡村的环境中,这种针灸式的艺术介入方法依然适用。乡村的魅力在于蕴含了不同地域文化间的风土人情,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一样,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这过程中,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针灸”功夫,激活乡村的地域文化元素,保留住乡村独特的魅力。
为探索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无界景观工作室团队近年来做了许多实践。2018年6月,CBC和UED共同策划的“遇见夏木塘”乡村振兴计划在江西万安夏木塘村正式启动。该计划由数位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对夏木塘村内建筑、场地进行甄选,以设计的力量,通过针灸一般微创与介入式的改造手法,对夏木塘进行小尺度的微改造,在不破坏原有环境风貌的基础上,为夏木塘增添了多样性和趣味性。
竹石木语——重庆三河村萤火谷农场乡土再造项目地处重庆市三合村,设计师黄红春、谢江等人利用原场地材料,围绕原生的竹、石、木展开了本土材料的再利用研究。设计团队尝试了全程驻地设计,产生了符合本土的再生设计作品。建造过程中将设计创新与工匠技艺紧密结合,在传承当地传统的建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创新运用,秉承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一个传统而现代的农场,大大满足了农场主的需求。
由此可见,针灸式的介入方法不仅适用于解决拥挤的城市环境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能够满足乡村年轻人对现代生活条件的需求。在中国,每年有五百万人返回乡村,类似插件式房屋这种美观与实用兼具的微改造方式博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尤其在深圳“城中村”这种新旧交替的领域中,“乡村针灸”的方法,不仅能够保留住现有的房屋布局和社区关系,还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生活方式的转变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党的根本奋斗目标是不断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社会的目的是在使个人能得到生活”。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是实现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老旧社区处在一种人居环境日趋衰败的过程中,安全维护缺失,停车难、建筑陈旧、绿化环境不佳等问题此起彼伏。除此之外,环境问题背后的文化匮乏、归属感缺失、阶层分化等现象,更加值得关注。“社区实验艺术+社区更新设计”——四川美术学院“社区营造”工作坊活动以老旧的黄桷坪正街社区为实验对象,通过艺术创作、空间重构、功能修复、环境设计与视觉设计等手段,深入社区,改造废弃的砖房,开展“社区营造”专题工作坊,邀请政府部门、设计师、当地艺术家和居民共同参与,从人性关怀和艺术介入的角度寻找设计的更多可能性,将文化艺术和社区更新进行跨界深度融合,转变了社区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为居民营造了更好的生活和文化环境。
许村位于太行山的最深处,这个遥远偏僻的村落保留了从明清至今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习俗。受到梁漱溟先生“创造新文化,救活古村落”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影响,从2007年起,渠岩以个人的力量发起了以保护古村落为目的的“许村计划”。他作为志愿者长期深入许村,从身体力行在许村捡垃圾开始,影响和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到保护和修复传统民居和建筑,给许村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他用“艺术推动村落复兴”和“艺术修复乡村”的手段,将许村改造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艺术村及艺术家创作基地,成为研究中国乡村运动以及艺术修复乡村的重要现场和实验基地。许村计划不仅抢救了历史遗存,重启了濒临消失的古村落,带来了大量的游客,还吸引了很多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发展,找到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生存机制。
以改善城乡生活环境、转变居民生活方式为目标的城乡营造实践,通过艺术的介入与互动,探求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精神所需,塑造民俗精神文化空间,转变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助推城乡新生活的艺术探索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時代,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实现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诸多来自城市的建筑师、艺术家、高校教育者步入乡村,将城市中的人才、创新资源,通过艺术的手段与乡村中的文化资源、传统工艺、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对接,为城与乡之间搭建起互惠互利的桥梁,为城乡居民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
1.资源活化
乡村集聚着丰富的物产和文化资源,如何发挥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将现代化的创新和设计资源注入乡村,实现城乡间的资源交流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进而带动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笔者作为高校教育者的一点思考。
中国传统非遗手工艺融汇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饱含了丰富的文化记忆。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重拾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还能让传统工艺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真正融入日常的生活。2017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遗产司的领导下,上海大学成立了“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旨,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下,开展了系列非遗创新与转化工作。2018年,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作,进行地方区域针对性扶贫。涵盖藏绣、羌绣、刺针绣、藏织、维吾尔族刺绣、哈萨克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针对不同技艺技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培训,通过基础课程来“强基础”,通过拓展课程来“拓眼界”,通过实践课程来“增学界”,成功发挥了高校的资源和教育优势,实现了地方区域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活化。
西安美术学院自2016年起,以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乡村经济发展,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与传统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在汉中、安康、韩城等地,先后开展了以环境艺术、公共艺术、视觉传达为核心的多专业相结合的品牌战略规划,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设计与商业策划工作,将现代化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成功运用于农业产品的立体化推广与营销,将地处偏远、无法连片、劳动力不足的产业劣势,转化为绿色健康、生态自然、土法炮制的产品亮点,使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回归于传统手工劳作,并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提升,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1.品牌效应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品牌是信誉的凝结”。当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决策。“品牌效应”除了可以打响农产品,还可以催生新时代农村文化遗产的创新动力和特色乡村的打造方式。
詹文瑶、吕呋影、谢白杨等艺术家创作的“一镇一品”系列作品,围绕重庆西南地区十八个古镇村落的文化遗产,从社会、人文、传播等多个角度去揭示乡村的文化属性,寻求文化表现与延续,并通过视觉艺术手段表达新村民文化的内涵,为文化的存在、融合、变迁找到了合适的定位和发展,打响了“一镇一品”的名气,达到了乡村振兴的目的。2015年,广州美术学院启动了“品牌乡村”项目,试图用品牌定位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为乡村发展寻找更系统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让乡村、乡镇以更巧妙、更环保、更轻柔的方式主动融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产业链条中去。通过毕业设计、商业项目、公益项目等各种方式,用品牌设计的定位和方法,来介入当下中国乡村、小镇的建设,试图找到一条“轻资产,重智慧”的中国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1.旅游媒介
旅游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巷道,充满地方风情的民宿,尘封了许多人的儿时记忆,也拨动着在外游子的情怀和乡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下,民宿旅游业成为了乡村社会和旅游界一大热门话题。浙江德清莫干山镇的“莫干·山居图”是一座以图书馆为特色的民宿,馆内藏有三万余卷图书,向所有的莫干山镇居民免费开放,实现了居有竹、饮有酒、耕有田、读有书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留住了许多游人匆匆的脚步。坐落于丽江雪山脚下的玉湖村是古代木氏土司养鹿人聚居的地方,村里保留着传统石头墙木结构的建筑,但已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墅家·玉庐雪嵩院在吸收纳西文化精髓和民居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环保并宜居的创造性开发,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居住模式观照;位于浙江湖州南浔的花间堂-求恕里由藏书家刘承干于1938年所建别墅一求恕里修缮升华而来。该民宿在最大化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采用还原别墅主人以往生活及精神的追忆性设计,以纺织品与分配到季节性的特定颜色,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重返20世纪初期中西融合的巨富之镇,感受彼时南浔儒商的优雅生活。
以莫干·山居图、墅家、求恕里等为代表的民宿,将旅游作为媒介,结合不同的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的开发,拉近了现代与传统、城市和乡村的距离,让城市居民于喧嚣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了一份安逸,亦拉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消费,为村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保障。
结语
本文首先概括了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发展脉络,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做出历史背景铺垫。继而分析了城市更新和乡村改造的共性所在:在公共空间与公众参与的前提之下,采用针灸式的改造方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以艺术介入城市与乡村的实践与影响,阐释公共艺术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当下助推城乡新生活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在人才输送下完成的传统工艺和当代艺术的结合,以旅游为媒介的城乡人流互动,以文创为品牌的乡村产业振兴,从侧面反映出未来公共艺术提升城市能级、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乡美好生活的潜力和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