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区空间到艺术殿堂:基于“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场所转换的思考

2019-02-10程雪松赵璐琦

公共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最后一公里

程雪松 赵璐琦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公共艺术活动从社区到艺术馆的场所转换为例,追踪转换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和展示性特征,并探讨公共艺术进入艺术殿堂后,其展览形式和社会价值所发生的变化,这也促进了传统艺术殿堂空间的更新和转型。

关键词:社区空间;艺术殿堂;“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场所转换;在地性;展示性;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艺术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艺术仍然难以成为“家常便饭”进入到千家万户。近年来,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开始走进社区、村镇,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介入公共话题,拉近了公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在社区开放空间与公众互动之后,又重新被搬进美术馆、展览馆空间,向不同的受众传递社会价值。本文试图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的“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为例,探讨从“社区空间”到“艺术殿堂”的场所转换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地性”和“展示性”的差异,以及其在形式语言和社会价值上所发生的嬗变。

一、“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

1.背景

2018年底,作为结对共建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师生和艺术家深入虹口区广中路街道,进行调研和考察,访谈原住民和社区利益相关者,选择有条件的场所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让艺术服务基层、奉献社区。“最后一公里”作为公共艺术活动的主题,即“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意图关注百姓身边小事,如卫生、安全、便捷等问题,让艺术抵达人的心灵。这是在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条件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重要的一公里。活动选择何家宅小区作为实施空间,在改造环境的基础上,配合社区现阶段的“物质空间规划”进行“软规划”,采用艺术的方式和语言探索和解决公共问题。

何家宅小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和新静安区交界处,毗邻中山北路高架和花园坊循环经济园区。小区住宅建造时间跨越20世纪50至90年代,以多层公房为主,社区形态丰富,人口密度高(约3.8万人/平方公里),外来人口多,治理难度较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逐渐完善,但对社区居民的心灵呵护还有待提升。目前,何家宅小区作为广中路街道智慧社区试点,正在全面推行物联网建设工作。

何家宅小区的公共艺术活动采用了高等院校和街道政府合作牵头、居委参与组织的倡导式方式,以快闪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在地性的互动。

在2018年12月1日的活动现场,有三组不同身份的参与者构成此次活动主体,他们分别是美术学院师生、社区基层管理者和小区居民。活动开始前是师生们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号召和引导,在活动进行时则是小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发组织和自觉参与,可以说这是一次艺术家与公众共同探索艺术可能性的尝试。

师生们首先与街道领导交流方案,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且确定工作地点和对象;接着进行现场沟通,与大众直接对话,以清晰直白的语言让观众理解作品,拉近普通人与艺术的距离;通过观众的反应,师生们也看到公众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并对活动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管理者在现场除了组织群众参与、维持活动秩序的同时,还帮助收集了居民们反映公共问题的建议,作为未来公共问题的储备方案;居民在与师生、管理者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对自身的关注,强化了自我的认同。正是这样三方互动,又各自启发的交流方式构成了本次社区公共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

2.主要作品

在艺术介入社区之前,艺术家们对社区的空间环境和社会背景进行了充分调研,经过反复酝酿,提炼出此次活动的三个核心关注点: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基于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从以上三点出发,创作了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

(1)安全感: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由陈志刚等创作的《广中24小时@何家宅小区》,创意源于小区内的物联网智慧管理。何家宅小区内如智能门禁(门磁)、小区微卡口(人脸车辆识别)、地磁、智慧车棚改造等物联网应用,其大数据可视化界面在艺术家手中变得更加亲切和美观。艺术家想传达的理念是:技术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手段,而是具有智慧和温度的解决方案。

(2)归属感:情感的最后一公里

《生活博物馆》《看得见的声音》这两件作品关注的是原住民和来沪务工者的情感和归属感。社区中有大量来沪务工人员,尚不能完全融入上海和虹口的文化,社区中的原住民也很难找到城市大规模更新前温馨的邻里关系。这些问题成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

《生活博物馆》是由程雪松等创作的作品。首先向居民广泛征集老旧无用的小物件,如奖章、粮票、手表、顶针等,把它们包裹在小熊软糖形状的透明有色树脂中,做成小玩具,让旧事物以一种“记忆琥珀”的形式,重新回到生活中。每个小熊身上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了解这个小物件和捐献者之间发生的故事。作品旨在传达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替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还有随时间而沉淀的情感。一颗颗承载着光阴故事的“小熊软糖”为生活注入记忆的营养,唤醒尘封的历史。

何盛等创作的作品《看得见的声音》探讨的是邻里关系。以公房立面上随处可见的白色PVc水管搭建主体空间结构,以自制小广告作为内容承載物,原住民和外来居民都可以在水管上留下生活“广告贴”,弘扬正能量的话语、邻里之间的悄悄话、百姓的心声,哪怕是难言之隐,都可以通过这种小广告来传达。

(3)获得感:文明的最后一公里

《大地的眼睛》《年年有余》《最后一公里》《厨房风景线》,这四件作品是用艺术的语言探讨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分类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关注细节,深入研究问题症结,更需要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只有文明水平得到真正提升,才能让社区居民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才能有获得感、幸福感。

张一戈等创作的《大地的眼睛》,通过一组镜面材料组成,仿佛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眼睛”,守护在分类垃圾桶旁边,垂身俯瞰。人们在扔垃圾时通过镜面看到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体察和反思,进而萌生守护大地的责任感。

《年年有余》是赵蕾等创作的作品。艺术家们观察到在小区寸土寸金的公共区域中,一处被居民们丢弃的建筑垃圾堆几乎成为必经之地,他们就从这个人人绕行的区域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就地取材,将垃圾加工成花草搁架,变废为“美”,让垃圾堆变身为立体花园。

程雪松等创作的《最后一公里》关注时下热点的垃圾分类问题。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在家扔垃圾到出门投放进垃圾箱的距离,不仅是物质空间的距离,更是我们向文明迈进的距离。作品通过明亮的颜色、直观形象的垃圾桶,把艰深晦涩的分类科学转化成百姓容易理解的符号标识,加装的脚踏板也方便居民完成投放垃圾的动作,标有刻度的距离引导线,暗喻了行为习惯和文明之间的距离。

关雅颂等创作的《厨房风景线》将关注点对准垃圾分类的终端。居民家作为垃圾分类的终端没有分类,造成室外公共垃圾箱进行二次分类的难度加大。垃圾分类应该从源头——厨房做起。在厨房安装分类垃圾架,不同色彩的垃圾袋宛若靓丽的厨房风景,可旋转的立体设计让小小的厨房空间发挥大作用。这一设计让扔垃圾、分拣垃圾成为有趣味、有温度的活动。

二、从社区空间到艺术殿堂的公共艺术

1.社区空间: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site-specmcity,也译为场域确定性)要求“艺术品与艺术创作、展示、传播与接收的场所之间要建立一种血脉相连的物质实践关系,而且要求观看者亲临现场,参与到艺术品的创作中来”。社区,这个给定的场域,有着复杂的社会结构,艺术家在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利益诉求的社区中开展公共艺术活动,创造参与式的艺术空间,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也要给自己的艺术目标一个有包容性的设定。因为艺术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之后,会给艺术创作带来不确定性,他们的体验既是艺术家的关切,也构成艺术创作的成果组成部分。当然,多元的社会结构和社区文化也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社区中的居民同公共艺术活动的不期而遇,为社区创造了惊喜,也为艺术发生创造了戏剧性。不同人群的活动成为公共艺术的背景之后,也会成为新的艺术活动的诱发剂。

“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经过与社区管理者和居民群众的沟通协调以后,最终选定在何家宅小区的小花园内。小花园是小区居民日常休憩、交流的空间,在小区内使用频率最高,艺术活动在此举行,容易被居民和路人发现;它既毗邻主通道,又不影响交通,具有良好的步行氛围和安全性;它的空间尺度符合人的活动需求,便于人流聚集,且不容易造成空旷感和压抑感。艺术家并没有强行植入与周围环境脱节的艺术作品,而是根据社区环境和公共问题来创作,如装饰美化垃圾箱,将日常的水管艺术化拼装,将公共区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等等,以此来创造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从而吸引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好奇心和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反思。

除了空间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由于活动在周末进行,所以小区中的儿童较多,因此也重点考虑通过儿童参与来带动全家关注的可能性。活泼强烈的色彩、可愛的小熊糖造型都是从儿童的角度考虑。早上晨练的中老年女性也比较多,她们比较倾向于参加有物质激励的活动,因此我们鼓励她们贡献自己的陈年旧物,并且对于精彩的“光阴故事”予以奖励。另外,由于厨房是她们熟悉的活动空间,所以“厨房风景线”的创作也吸纳了她们的一些建议。同时,为了扩大受众范围,我们一方面通过居委发动,另一方面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在街道社群中发布信息。最终,在何家宅小区这个确定的、平凡的、习以为常的场域中,加入了流动性和随机性的公共艺术触媒,艺术活动与小区居民晨练、跳广场舞、打麻将的活动相伴进行,很自然地碰撞出了不同的声音和话题。这也让人想起艺术家叶蕾蕾在美国费城的实践,她并没有具体去解决社区的吸毒、犯罪等社会问题,而是用艺术的手段重建社区,将废墟变为公园,将危房化为彩图,温暖社区居民的心灵。

2.艺术殿堂:公共艺术的展示性

把一次公共艺术活动在时空迥异的艺术殿堂中进行复原再现,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在地性”难以呈现。首先,社区空间是“动态”“开放”“自由”的,而艺术殿堂则是“静态”“封闭”“规整”的,空间氛围不同;其次,社区的参与者是地方的原住民和利益相关者,而美术馆的观众则是地域特征迥异、文化来源多样的公众;再次,社区空间中展现的是日常的生活,而艺术殿堂里展览的则是经典的艺术品,二者语境完全不同;最后,公共艺术活动是一次事件,具有时间的历程性,活动的结果只是艺术创作成果的一部分,这种特征也很难在殿堂的标准展位中得到体现。

最终,“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被推荐参加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展览选址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这个由奥地利蓝天组设计的“超级解构主义”建筑,采用大量的倾斜、扭曲、旋转等异型钢结构布置,造型独特,具有强烈的表演性、戏剧性和仪式感。在巨大的建筑空间内,展览的背景设定变得异常“宏大”,然而,展厅空间是否会因为过高而压制作品的呈现?灯光是否过暗或曝光过度而影响作品的自然展现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在“友好社区”板块内呈现。正如总策展人杭间、汪大伟所言:“以‘案例为主导的策展工作思路……设计师的作品必须包含于‘案例之中……存在于‘案例的逻辑叙述之中,成为其组成部分……更加符合当代设计的系统观念。”不同于社区“因地制宜”的分散布置,我们根据主题“文明的一公里”“情感的一公里”和“治理的一公里”的逻辑关系来集中布置作品,并采用基本对称的形式来强化展示效果。同时,充分调动影像、实物、展板、交互装置等多种展览形式来表达,以避免单一展板展示效果的平淡。展板上呈现的图片作为阐释和说明,以当天活动记录和作品制作过程为主,突出“纪实性”,体现。行动展”的特点。除此之外,作为国家级大展,作品进场、拆箱、布置、搭建、背景展板制作、细节调整等方面,都有严格且复杂的流程。展览机制严谨、布展流程复杂,这也使得艺术殿堂的展览体验比社区空间更加规范,也更具“仪式感”。

3.从社区到殿堂:艺术神圣性的消解与重塑

“艺术不仅是一种分类概念,而且是一种评价概念,而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借用彭锋提出的观点,本质来看,公共艺术对于艺术而言是一种“祛魅”,以“公共性”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而进入殿堂的公共艺术同存在社区中的公共艺术相比,又表现为一种“赋魅”,以“经典性”给公共艺术加持。公共艺术活动在社区空间中发生,社区空间祛除了艺术馆、美术馆这些传统艺术空间的“魅惑力”,使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接地气儿”。艺术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被消解之后,无法触摸、难以解读的艺术观念方可直抵内心、触碰情感,并突破大众对“艺术高于生活”的认知局限。

而公共艺术被搬进艺术殿堂后,艺术观念和艺术活动得以凝结为殿堂艺术,有了美术馆的背书,公共艺术变得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但同时也要接受更多的评价和诘问。“展览是一门会‘说话的艺术,展览语言即展览要向观众所‘说的话。。在艺术殿堂,展览叙述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对艺术形式的探讨,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案例,从第三人的视角来讲述整个公共艺术活动,内容包括社区环境、社区文化、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甚至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等。这里既没有艺术家的引导和解答,也没有群众的参与互动,取而代之的是参观者在观看作品时的自问自答和自我反思。视角不同、利益不同、文化不同,对作品就会产生不同解读,但它们往往会使作品更具魅力,就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殿堂让公共艺术产生经久不衰的经典意义。

无论是“祛魅”还是“赋魅”的过程,都是实现公共艺术价值的过程,处江湖之远,公共艺术要剪辑日常生活的琐碎,用艺术的语言来描述百姓的生活故事;居殿堂之上,公共艺术的展示则更需强调“典型性”“叙述性”和“逻辑性”,面对更加挑剔和专业的受众,更需严肃和自律。

三、殿堂公共艺术的价值嬗变

公共艺术进入殿堂之后,由于空间载体和受众的改变,自身也在发生价值嬗变。虽然殿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公共艺术和它的原生环境之间的联系,即在地性的弱化,但是强化了展示性,公共艺术给艺术殿堂展示空间带来新的活力。

展览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空间,栖身于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中,成为艺术殿堂的代言人。无论是常设展览空间,还是临时展览空间,往往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对象,被重新建构。比如张洹的歌剧艺术作品《塞魅丽》就用四百五—_卜年前的明代祠堂重构了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展厅。

在场所转换的过程中,即时性的公共艺术活动效果被延时拓展,公共艺术的成果以案例形式影响更广泛的受众。人们无需千里迢迢去社区寻找公共艺术的具体位置,只需参观公共艺术案例展览,就可以产生与活动参与者类似的“同理心”和“共鸣感”。殿堂公共艺术要服务于层次和类型更加丰富的公众,在展览形式上应更有视觉张力和趣味性,繁冗的文字和传统的展板很难吸引人,原真性的物品、交互性的装置、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造型,往往更能打动人。只有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作品,才会延续社区公共艺术在有墙空间的生命力,才会让殿堂公共艺术更具感染力。

今天当许多艺术殿堂已经沦陷在所谓的“圈内人”孤芳自赏或自娱自乐式的展览中时,公共艺术由于其自带的“公共性”基因,带来广泛的公眾参与,为艺术殿堂增色。公共艺术来源于基层社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公共艺术不摆架子,不装逼格,而是意图“在社会中为人们体验和分享多元经验提供不同的方式、视角和平台,并启迪、激发人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比如2009年笔者参与的“艺术让城市更美好”曹杨新村公共艺术活动,就以曹杨新村为载体,通过公共艺术把艺术家和工人新村的原住民连接在一起,激发起社区内在的认同感。

传统的展览体验是观众与艺术作品的相遇,观众通过艺术品与艺术家对话;公共艺术所创造的展览体验,是观众与公共艺术案例相遇,通过案例和自己对话,获得对于自身生存状况和所处社会关系的体察和思考。公共艺术重在沟通和启发,拒绝预设和先验。这样的展览体验及其问题性、实验性给传统的艺术殿堂带来新的机遇。

四、实践性反思

笔者在参与此次公共艺术活动和展览的全过程后,有几点体会,相关内容曾经在媒体的访谈中做过整理和归纳,现摘录如下:

1.沟通大于解决:公共艺术不同于设计,不一定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以强势的专业身份影响决策,但能提供沟通交流的载体和渠道。这种沟通既非官宣式的说教,亦非营销式的推送,而是以轻松、趣味、幽默、隽永的方式,甚至是提问式的引导,动员更广泛的人参与,更平等的对话;

2.表达的主体是公众:艺术家作为游戏发起者,公众是游戏参与者,也是宣言发布者,是公共艺术的主角。公众的表达(语言、行为、创作的冲动)不具备专业的艺术范式,但是纳入了艺术家设定的活动框架,就成为重要的艺术呈现;

3.公信力组织的背书:公共艺术若想获得更广泛的参与者,需要有公信力组织的背书和助力,比如政府、大学、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否则其身份和目的不易被确认,容易产生误读和抵制;

4.反馈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互动形成的反馈往往是非专业者自发的表达,往往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的追问,被进一步解读,从而发现其潜在的意义和价值;

5.关注公共话题:公共艺术需要关注公共话题,这样能够形成广泛交流的可能。话题的选择需要把握热点,关注当下,扎根基层;

6.公共艺术是一种行动:公共艺术需要行动,行动就是表达,而且行胜于言。行动带来改变,改变就会有反馈。公共艺术展是行动展、案例展,而非器物展;

7.形式感和仪式感:公共艺术的形式感和仪式感都很重要,浸润着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细节,是真正的生活美学,给城市带来温度;

8.归根结底,在从活动到展览的场所转换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展览形式、展览语言等都只是艺术的外在形式,只有高水准的艺术内容才是作品质量的保证。

结语

社区公共艺术从社区空间到艺术殿堂的华丽转身,始终没有离开公共性和艺术性这两个特点,但在不同场所中,公共艺术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在社区中还是艺术馆里,公共艺术的展览语言和展览形式都要反映社区的特点,聚焦公共话题,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和仪式感。公共艺术展是行动展、案例展,而非简单的器物展,所以把握好公共艺术在社区空间与艺术殿堂场所转换的每一个流程,才不会让公共艺术在此过程中流失营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最后一公里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快递公司深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