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新时代审美的关键词
2019-02-10方晓风张昱雯
方晓风 张昱雯
摘要:本文围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品质空间”板块进行讨论。策展人方晓风从六个关键词入手,在公共性层面上以具体案例对“品质”进行解读,将品质的内涵视为一种内在价值体系的从粗放到精微、从经济到人文、从炫技到关怀的转变。设计通过善意来定义品质,推动“新时代”的“新生活”,向世界传达一个更均衡更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品质;公共艺术;公共性;建筑设计
2019年1月11日,经过数月紧张筹备,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此次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方向,以“新时代·新生活”为主题,呈现走入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整个展览采用案例的形式,突出问题导向,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体框架中,以“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八个板块,对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优秀成果进行了呈现。
笔者团队担任了公共艺术专题展中“品质空间”板块的策展工作,面对“品质”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试图将其置于空间的载体中,通过对品质和公共性之间关系的把握来理解和定义品质。换而言之,如何在公共性层面上将品质作为一条线索来讨论便是我们整个策展的思路。
一、品质空间:缘起与思考
“新时代”既是一个时间上的范围,也是一种观念上的界定,它并非对过去的彻底否定,而是意味着一个扬弃的过程。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各种数据上均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在基础性和结构性的内在品质上,却并不像外在表现那般坚实稳固,仍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一面。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仅就城市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与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存在明显的发展落差。其二,社会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信息普及等部分新兴行业而言,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相较而言,在一些物质生产领域和基础制造领域,仍有很大的待发展空间。其三,社会供给能力的不平衡,即生产和产品供给能力与人民真正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某些产品供大于求,甚至引发恶性竞争,而同时人民还有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精辟地概括出了新时代发展的特征,它使我们将目光投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空间,结合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公共性”主题,试图以合适的空间载体来把握日常生活的内在品质。
公共性是建筑的天然属性,公共建筑自不用提,即使是一些私有空间的建筑,仍因其出现在公共视野中而具有公共性,同样,建筑也是连接人与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最近十年,中国建筑设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建造的技术,还是设计的基本方法论与思维方式,以及对具体问题的设计思考,都与世界主流建筑界保持同步发展,许多优秀的本土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也获得了国际认可。但在具有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发展领域的不平衡在建筑设计界也依然存在。
随着人们对品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品质的雕琢钻研开始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其定义开始逐渐走向细腻和精微,小型建筑成为一种发展的潮流。小型建筑的勃兴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型建设项目趋予饱和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对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做出回应。长期以来,国内盛行以规模来评价作品的观念,这种对于规模的单向度倾斜使小型作品往往得不到关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小型建筑作品的展示,让社会大众对空间的品质产生更深刻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认知层面上推动现实中不平衡状态的改变。
二、新时代空问品质的六个关键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具有强烈公共性、关乎日常生活的小型建筑为载体,通过六个关键词来表达对于新时代空间品质的认知。
1.相遇
对于城市而言,“相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现代都市的特点之一便是陌生人文化,陌生人的相遇是构成都市现代性的基础之一,同时,相遇的可能性和机会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衡量城市空间品质的指标。城市有没有亲和力、能不能使人产生归属感,都与“相遇”的概念有关。对城市品质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在讨论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相遇不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延展至人与历史、人与不同时空的相遇。同时,“相遇”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对于乡村而言,它也成为构筑新型人际关系的一种机会。
我们对“相遇”的解读始自一种特殊的都市现象——城市广场或公园等公共空间内的相亲角。以全国规模最大的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例,自2005年诞生之初,它便是一種民间的自发行为。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缺失了自然相遇相知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城市应有品质的缺失。基于这种社会现状的相亲角呈现出一种有趣的现象,都市社会关系网的缺失使家长转而寻求“公共领域的庇护”,以期获得更多的资源来解决子女的婚姻问题,即“在场的家长”与“缺位的子女”。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相亲角实际上反映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不适应的症状。在现代社会,公共空间已被视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一个满足群体性个人诉求的服务性空间。时代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变化、中产阶级的资产和阶层焦虑、前现代和现代社会元素的激烈碰撞、中国特有的社会变迁带来的代际间的显著差异和冲突,在相亲角汇聚成一个中国社会的微型样本和众生相,发人深思。从原生设计的角度而言,子女的基本信息被呈现在纸上,粘贴在撑开并整齐排列在路边的雨伞上,其信息展陈自有民间原生设计的魅力。
对于相亲角所具有的广泛社会学意义,我们无意进行评判,而是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对于城市品质的追问,即怎样的城市才是一个更好的城市?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该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又能做何种延伸?
首先,我们将“相遇”的概念从城市拓展至乡村,投向清华大学素朴建筑工作室在安徽绩溪尚村的一个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这个名为“竹篷乡堂”的项目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将废弃坍塌的高家老宅院落进行激活,用六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营造出一个全新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既是村民休憩聊天、娱乐聚会的场所,也兼具集会活动、地域历史文化展陈空间的功能,还可作为游客休息的茶楼餐厅。就空间组织而言,作为老宅原有象征的门头将空间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与平台广场共同成为村路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内部是乡民集会、宴请、娱乐之所,相对内向私密。对我们而言,竹篷乡堂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案例,通过一个封闭的老宅院,如何在保留空间结构原形的基础上变为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展现传统乡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血亲结构是如何在今天逐渐瓦解的,这实际上是对乡村人际关系转变的隐喻。
其次,我们希望对“相遇”的阐释不仅仅停留在人与人的层面上,为此,选取了前身为红一军团指挥部的赤水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项目。西线工作室在保留原有黔北民居基本外观的基础上,对外部空间环境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巧妙处理。外部环境在塑造上摒弃了纪念性建筑常用的广场、中轴线和渐次抬高的空间序列,遵循与周边建筑相似的坡度、色彩、材料与建造方式,“潜伏”于传统民居环境中;同时采用屋脊塌陷、屋檐高扬的“V”形坡顶,呈现出与传统屋顶几乎相反的空间结构。这种处理反映出建筑师在继承和差异中对历史的尊重,“潜伏”的策略也符合红一军团的历史处境。室内以密集线性结构营造出极端的空间氛围,刻意调控建筑物顶部光的出现方式,通过竖向木格栅阵列和上部光的运用,制造出一系列光明、黑暗、浴血的氛围,以空间教化的方式使观众产生深刻记忆与共鸣,由此唤醒场所中的“红色记忆”。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设计策略,将纪念型空间惯用的宏大叙事手法转变为对信息、对不同代际人的状态的真实描述,使作品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从而提示出我们想表达的相遇的一种类型,即如何与历史相遇。
同样是与历史相遇,中国香港百子里公园则既是一个纪念性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开放的街区公园。它并未将所纪念的“中国革命之源”变为膜拜的对象和隆重的形式语言,而是将纪念性融入日常生活,以亲和的日常空间叙事来进行表达,这正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纪念性的表达方式。
通过“相遇”主题的作品,我们一方面希望展现设计的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想要表达对于公共性的理解,尤其是如何展开对话的语境。传统的纪念性空间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闭塞了交流的可能性,只有在日常化的空间中,交流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2.效率
效率与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古至今,对于生产的认知促使人们始终对效率问题报以极大的关注。进入现代社会后,聚集成为城市的本质属性之一,效率更成为体现现代性、维护城市空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因过于追求扩张的规模与速度,往往忽略了效率问题,致使城市建设形成一个悖论,即一面强调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面又以最挥霍的方式进行土地开发。在近年的城市建设中,这种状况得到了有意识的扭转,设计者开始注重在有限的用地中生成多样的功能,以复合空间来维护城市的良性运转。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的综合开发通过创意性的手法,从解决交通入手,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创造出多层次地下立体交通体系和资源共享型地下公共空间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充满活力、景观宜人的多功能高效城市中心区。
此外,虫洞之屋和众空间以可移动的公共艺术装置形态出现,兼具小型建筑的功能,以机动性赋予空间活力,也可视为效率的一种体现。
3.教育
从品质的角度谈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谈教育设施、内容和评估标准,而是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空间如何反应教育理念上。教育空间不仅是功能的容器,也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载体,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方式,也对教育空间的组织产生影响。“润物细无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以教化的手段来实现目的,而是以更自然的“化育”方式进行感召。
我们首先选取了一些校园建筑进行呈现,如创办于2017年的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在上海这样一座人口密度高、教育资源优的城市中,该校以独特的“设计思维”办学理念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优秀生源。教学空间和环境设计在该校教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以空间的多样性来适应项目制教学,以空间的可变性来适应灵活使用,模糊功能分区以强调交流和协同共创,营造出活泼宽松的学习氛围。学校的创意教学部以一个巨大的鱼菜共生系统为核心,与室内外环境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集教学、实践、游戏、创作和展示于一体,成为一个巨大的互动式、生长型教具。作为教育空间,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已经跳出了传统学校的教育行为容器性质,更强调学生如何在日常行为中以愉快的心境来接受教育。
张唐事务所的劝学里公园则是对教育空间的另一种诠释,它以开放公园的形式,将教育融入到整个空间的塑造当中。公园中设置农场作为周边学校的室外课堂,拓展了学习的场景,使生活和学习相互融合;同时,科学认知墙、温室和戏水场地使孩童在游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自然与知识、科技的相互关系。在这里,空间通过其形态及其所反映的价值主张来影响人们长远的学习状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化育目的。
无论是不同阶段的校园空间,还是并非教育机构的公共教育空间,均有着育人的涵义,其空间的组织形式也都包含了许多现代教育理念,以实现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
4.标准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城市家具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初期并未得到充分重视,而这实际上又是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最密切的节点与界面,对营造城市氛围、打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具有极强的促进和督导作用,并成为城市空间进发生命力、凝聚向心力的基础。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主持的上海道路合杆整治项目集系统性、整合性和规范性于一体,解决了长久以来严重影响城市景观与环境品质的架空线杂乱和设施杆件林立的难题。杆体兼有路面监控杆、通信杆、电线杆、路名牌杆、路灯等功能,色彩、风格、造型、元素等和谐统一,將混乱繁杂的信息归为有序,构建出规整标准的城市道路空间;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为后期管理维护提供智慧服务,推动了高标准、可感知、有温度的智能城市环境建设。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家具设计开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化的表现,向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现代文明的外在体现迈进。广州美术学院主持的珠海有轨电车站设计以象征着浪漫变化的“多彩云”为概念,在满足车站日常使用功能之外,提出一套具有公共性的艺术方案。交互照明系统和云信息共享使车站成为一组具备城市公共生活功能的互动载体,轻质的气膜结构、悬浮的半透明半反射变色椭圆体、随着自然运动而改变的艺术效果使其成为一个漂浮在城市建筑森林中的公共艺术之岛,PM2.5检测仪实时数据与电致变色膜相结合显示出的直观色彩变化,又使其成为一组关注当下热点公共环境质量问题的提示器。这也许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设计,但已体现出政府、设计师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视与尊重,体现出城市空间在标准化基础上的艺术化升华。
5.公厕
公厕是基于人的生理需求产生的、日常生活中难以回避却又常被忽视的公共场所,往往成为公共空间品质这个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根据水桶理论,人们对于空间的整体印象通常是由空间的短板所决定的,因此,公厕的体验和环境品质极大地左右了人们对一个场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时代的具体感受,地区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历史上几乎得不到妥善解决的公厕难题一步步浮现出来;伴随着“厕所革命”的响亮口号,公厕的品质和设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8年,深圳莲花山顶生态公厕的拆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舆论争论,这座建于2002年的公厕以其设计中所体现的环境低冲击理念、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合理的功能布局和细致入微的节点,受到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尊重,其被粗暴拆除的最终命运也不禁令人扼腕。一座公厕的拆除最终发酵为一个文化事件,令人深省,而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公共厕所空间品质的思考。
位于烟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山之厕所以单体模块系统来灵活应对山区复杂多变的地形,以适地性的组合来寻求最小限度干预自然环境的可能。湖北孝昌的缳河环厕充分尊重原生场地环境,以“建筑和景观一体化”的理念,将植物等自然要素置于建筑等人工要素之前,赋予新建筑以与自然场地共生多年之感,通过廉价的材料、简单的技术以及戏剧性的空间效果,将浪漫的诗意融入厕所的营造中。通过这些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公厕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空间的品质并不必然与资本的昂贵程度相关,也并不必然与场所的发达程度相关,而是源自于内心的追求,源自审美意识和对公共性认知的提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团队将目光投向常被忽略掉的某些特定人群、边远地区和特殊场合,通过使用可持续技术手段,设计出一系列生态友好型、人性关怀型公厕,如西藏索县集成式生态厕所、景区模块化第三卫生间、车载资源型生态厕所、建筑工地小便桶等。这些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环境意识和社会价值无不体现出对空间品质的关注与提升;此外,对特定群体如建筑工地工人方便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一个互利的过程,有效避免了工地空间的滥用和污染,可视为基于善意的公共性认知的一个生动案例。
深圳无界之厕从两个方面对“无界”的概念进行了诠释。首先,通过8K镜面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将建筑消隐在树木掩映的绿化带中,过往行人的身影反射成为建筑立面的一部分,使建筑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装置。其次,厕所隔间采用无性别隔间的形式,形成一种无边界的、与自然交融的流动型平面布局。
无论是对新技术的运用,还是与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抑或是对特定群体的关怀,都反映出公厕作为公共性极强的日常生活场所,已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成为文化表达、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环,更成为考察公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厕虽小,意义却十分深远。
6.水榭
与前述主题不同,水榭是一种园林建筑类型,其产生与发展既是遵循传统,也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随着时间推移,水榭的形式发生了传统与现代的交替演变,其所处的空间也经历了从私园到公园的现代化历程,唯其所蕴含的精神不变,反映出中国人固有的环境观念。因此,水榭成为一种极富亲和力的建筑类型,一个极富文化象征性的符号。
针对水榭主题,我们希望在展现新的优秀作品的同时,以回溯历史来向传统致敬。在对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水榭进行梳理时,一个有趣的现象跃然而出:这一历史时期,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大多沿袭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亭台楼阁轩榭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就水榭而言,究其建筑形式和空间构成,却不乏巧妙运用现代主义建筑语汇的佳作。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高度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外来文化的一定开放之姿。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我们以十年为单位,依次选取四座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代表性水榭,实地测绘并制作模型展出,以期向为中国空间现代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
郑祖良主持设计的广州华南植物园水榭建于1965年,乍看之下整个建筑完全运用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但若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则明显能看出对岭南传统园林建筑的传承与借鉴,在尺度较小的空间中营造出既自由流动又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
作为建国后第三代建筑师中的翘楚,广西建筑师尚廓对水榭的建筑类型做出诸多尝试,借鉴传统民居与园林建筑的结构体系、空间处理和艺术效果,与现代主义建筑语汇相融合,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出桂林芦笛岩水榭等一批既富有地域特色,又不落传统窠臼的园林景观建筑。
大名鼎鼎的松江方塔园何陋轩由冯纪忠设计建造于1986年,以曲顶茅屋、毛竹构架、花墙台基等处理来表现意动空间,体现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轻盈漂浮的建构美学。何陋轩建筑材料的廉价易得与冯纪忠想要创造的“公民建筑”气质相合,大跨结构强化了这一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开放性,赋予传统材料浓厚的现代感。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他本着“与古为新”的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译,将中西、传統与现代、地域与中心关系通融起来。何陋轩的建筑语汇突破了建构、形式、空间和地域性的桎梏,成为现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独特分量的佳作。
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也关注了水榭这一建筑类型在当今的演变发展。深潜赛艇俱乐部和阿那亚咖啡厅虽在建筑形式语言上已经有了较大变化,但在精神内涵上仍脱胎于传统的水榭建筑。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水榭这种看似刻板固定的建筑类型的梳理与呈现,来重新审视对于公共空间品质的理解。
三、品质的内涵:价值体系的转变
通过对案例作品的分析,我们将品质的内涵归结为对其起支撑作用的一套价值体系,人们对空间品质的认识正是来源于内心的价值体系。未来的新时代新生活意味着社会更均衡的发展,包含着更细微更全面的要求,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对空间品质认知的价值体系正在发生一系列转变。
首先,发展方式由粗放转向精微。仅以建筑为例,其设计正逐渐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扩张后,从满足空间需求的角度而言,大型建设项目已渐趋饱和;而小型项目试错成本低,能够承受适当风险,有助于创新设计思维的实践,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设计正一步步走向精微,对于品质的雕琢钻研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告别英雄主义的时代。
其次,由只考虑经济效益走向对经济人文综合效益的考察。在这个无设计不生产、无设计不生活的时代,设计既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时代和地方文化的塑造者。作为造物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与物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正如我们选取作品时不仅关注其形式方面的品质水准,更关注其与所处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一般,好的设计一定会对地方文化有所表达,有所促进,有所启发。地方文化是设计的重要源泉,没有文化支撑的设计难以深刻,也难以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更难以得到社会认同。
再次,设计師对设计的思考由炫技转向关怀。作为空间的载体,建筑以公共性为其天然属性,在这样一个公共性极强的设计领域中,对以人与人之间关系为基础的设计伦理的思考是不可回避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史的发展其实也是对建筑设计伦理思考的进化过程。因此,设计出发的角度不可避免地从个人炫技走向设计伦理、环境友好等价值取向,走向人性关怀。
结语
对空间品质的追求使建筑设计已经超越了对功能的强调而转向文化属性。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与使用、人际和谐、社会创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对社会公平公义的关注,对技术如何与人相处的关注,对我们如何与时代、与历史、与世界相处的关注,构成了我们对空间品质的关注要点。通过对品质空间的诠释,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向世界传达出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成熟的中国形象,其中既有技术和经济领域的腾飞,也有文化表达与创造方面的自信,更有审美水平与审美品质的提升与精深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