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课程的深度融合
2019-02-07孙娜柳兆军赵杰范学忠
孙娜 柳兆军 赵杰 范学忠
摘 要: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A)》课程为例,探讨了建筑设计类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方案与建设举措,以期实现课程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相关设计类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A) 双创教育 创新方法 竞赛课程化
引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A)》课程是山东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專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既具理论性又有很强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主课之一。
本教改旨在促进“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A)”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将理论知识与岗位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契合[1]。
一、教改方案
理论教学环节融入“头脑风暴法、triz发明理论等”创新方法、创业理念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例如:讲解图书馆设计原理时,可应用“创新进化规律”的创新方法,先从图书馆设计发展沿革讲起,纵观其不同年代设计变迁,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未来图书馆可能会产生的新面貌,如空间功能、立面造型、结构体系等的创新[2]。
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及学科创新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实际项目促行业接轨”,突出创新思维方法、创业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教改举措
1.竞赛课程化
课程教学动态融合竞赛,理实结合,及时推广赛事,组织与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筑方案设计大赛、BIM应用技术大赛、先成图大赛、创新大赛等建筑设计类竞赛,并结合课程授课内容,以学生参赛作品为案例讲解相关类型公建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同时,以竞赛题目作为本课程的设计课题,引入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以赛促学,从中选拔优秀作品参赛。
通过竞赛课程化,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建筑设计类竞赛中,不断斩获佳绩,荣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共计50余项。学科竞赛不仅加强了兄弟院校间、校企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更接轨了学科最新前沿知识和技术。
2.师资队伍建设
双创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具备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历练丰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双创培训学习(如VR虚拟仿真、建筑沙盘培训等)、挂企锻炼等,加强对外交流,强化教师的双创知识与应用能力;另方面,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横向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建筑类创新创业竞赛、注册建筑师考试,加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与双创本领。
3.校企合作
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与时俱进同行业接轨。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参加公建方案设计课题考核,建立课题组教师、建筑业内专家、学生(组间互评与组内自评)等多元评价机制。对于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或竞赛项目的方案设计,模拟工程项目竞标流程,让学生自由组队,集思广益,共创方案与表达表现成果,参加投标,并邀请设计行业专家盲评或公开评价,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际业务流程及礼仪要求,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另方面,积极促进相关设计单位转化为学科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将学校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企业业务实践中,为其创新创业做好充足准备。同时,将设计单位的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的实践和双创能力。
4.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教学是教学创新的大势所趋。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优化课程资源,实现全方位多时空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虚拟仿真解说动画和教学视频资源,并设置教学课件、章节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竞赛引导、创新立项与竞赛成果、优秀案例、拓展资料、考研引导、在线测试、和答疑讨论、学习笔记、教师笔记等栏目,便于学生及时获取新知,并与师生互动,形成自主学习,锐意创新的浓厚学习氛围,利于学生据自身情况,查缺补漏,推进双创。
5.全程化考核
将创新创业考核融入平时考评中,提高平时考核比重,把平时考核与期末快题考核加权。对于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竞赛获奖或创新立项的同学予以加分。加入创新创业的多维度考核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践行意识,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设计应用、图面表现、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结语
笔者通过采取“竞赛课程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全程化考核”,尝试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A)”课程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优化了设计类课程的双创教育体系,提升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深度挖掘了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本领。
实践证明,本课程双创教育的改革探索对于提高实践类性强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蒯文彬.双创视角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改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8(12).
通讯作者:柳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