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9-02-03王爱丽

考试周刊 2019年101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就应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最大化考虑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小学数学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学科,它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养成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考查。那么,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在认可他们自主地位的前提下适当地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重点借助对所学知识的提问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提问能力;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提问能力是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学生数学思维活跃,但是不能妥当地进行表达,就很难明确清晰的提问。同样的,再好的表达倘若没有思维作为支撑,也会显得乏味。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让他们在思考氛围里产生想要提问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提问,教师还要适当地指导学生学习有效提问的技巧,进而通过对提问能力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掌握情况。

一、 善于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情境教学在极大程度上在意的是學生的“感受”。即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有什么样的主观或者客观的体验感,是教学情境营造的初级阶段。但是无论是何种目的何种形式的情境教学,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都应该是为了教学。那么,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也就应该围绕教学展开。在情境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情境的一种具体描述性表述,更是让学生激发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提问中,形成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将学生对该问题学习的兴趣调动。借助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更利于民主课堂的缔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趣味。这一点在学习《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后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虽然说本部分教学的重点是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但是作为构建联系的小数在本课中作用较大。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明确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对比。比如说王老师要求大家完成100个仰卧起坐的练习,赵洋完成了80个,陈汉良完成了100个。那么比较他们完成的个数就比较容易。在这样的情境下,倘若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考除了个数的层面,还能怎样衡量他两完成仰卧起坐的情况,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继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完成任务的4/5和80%的异同,以此引发出对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问题。又比如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后,教师再设置情境,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多变和趣味。为了同时能够起到解课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对比不同价格的表示方式。例如“螃蟹养殖基地今年养殖了1500亩螃蟹,据统计,有机蟹的价格相当于普通蟹的130%,每亩的收益也相当于普通蟹的1.5倍,而螃蟹产业带来的收入大约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在这个数据和内容支撑起来的情境中,学生依据着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进行提问,既带有一定的选择倾向性,又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一举多得。

二、 通过氛围营造激活学生提问意识

学生从来都是带着头脑来到课堂上的,但是很多思考性问题的触发都需要一定的氛围。举个简单的例子,倘若在一个高压课堂氛围里,对于生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自保”显得更为重要,这表现在学生更担心是否会被批评,而不是关注该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提问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说,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而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思考,还要教师有目的地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引发思考,继而在语言表达的助推下进行提问。但是实际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强,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营造氛围后进行提问。基于这样的考虑,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巧妙地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能够看出良好的氛围对学生提问意识的推进。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面的鼓励教学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该学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还比较抽象。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营造出轻松的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而巧妙地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亲切。就比如在营造氛围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价格差提问来展开教学,以期实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候的热情以及独立思考。教师可以出示不同价格不同样式的三个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来提问它们之间的差价。因为有较明确的直观性,学生解决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提出问题,还需要先有提问的意识。如果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之间的相互性。也就是说,如果说这个包比那个包贵,也可以说明那个包比这个包便宜。而无论是贵还是便宜,毫无疑问都是两个价格的差。即便如此,教师也要不遗余力地去引导学生以这样的辩证形式进行思考,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 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提问技巧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在遣词造句的表达上依然需要完善。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想要提问却不知道该怎样提问。不仅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算作有效的提问。有些学生“明知故问”,这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没能理解题意。还有的学生“自问自答”,并没有抓住提问的价值。究其根源,和学生未能熟练掌握提问技巧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提问,就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学生的提问是否有价值,都应该在认可他的这种主动提问后相应的拿出应对的方式,倘若需要更改就最大化利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的提问成为确切意义上的有效提问。学生掌握的提问技巧越熟练,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越完善。例如在学习《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掌握好提问技巧可以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后结合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进而学习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于分析数量关系以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经验的考查比较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基本决定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那么,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对数量关系提问的技巧就相对重要。比如说对于“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2000元”这样的表述,其实就隐含着“今年的收入-去年的收入=2000元”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而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这种关系的提问,就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形式。不光如此,关于数量关系表述的形式常常不止一种。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去年的收入+2000元=今年的收入”也是同文字表述一样含义的一种等量关系。抑或者就这个等量关系提问,还可以得到“去年的收入-2000元=今年的收入”這样的数量关系。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切实掌握住提问的技巧,首先应该让他们明确思维的多变性和数量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以此带动数学的数学思维,实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 用学生的提问能力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很多时候心里有不一定能够说出来,但是心里没有一般都说不出来。所以说,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提问,也能够从侧面体现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举个例子,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周长公式以后,如果能够提出“再用语言表述公式时怎样更为恰当”,那就能够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表述”和“读出”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长与宽的和的表达,在数学上用到的“括号”其实就是“和”的概念,也就是能够形成整体的和的概念。基于此,学生便意识到了这个易错的地方,并且能够通过提问体现出来。而相应的,教师也能够依据这样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通过考察提问能力来确定学生掌握情况的益处。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通过探究合作,明确求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其严谨性,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用有效提问的方式作为考查学生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比如说教师出示一个等式诸如“9×4=36”,让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学生能够意识到因数和倍数的存在与运用就是衡量的方式。对于9和4来说,36是它们的倍数,而它们又同时是36的因数。在这种相互关系中,如果学生能够理清内在的联系,提问时才更有力度和说服性。乘法算式如此,除法算式也是。再比如说对于等式“45÷9=5”来说,45是5和9的倍数,而5和9又是45的因数。学生只有能够明确提出相应的“谁是谁的”才能真正表明他们对因数和倍数的实际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对于“因为25×3=75,所以25和3是因数,75是倍数”这句话的判定进行提问指导,学生如果能够意识到这句话表达中的错误性,那么基本对于倍数和因数的相互性有了明确的了解。所以说,能够意识到无论是25和3是因数,还是75是倍数这样的表达都是错误的,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让教师知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应该大力培养。而如果想要培养好这种能力,就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良好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提问的兴趣,而宽松自在的教学氛围更是能让学生毫不顾忌地大胆提问,自主质疑。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课堂的提问要追求有效,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指导好学生该如何提问。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才能把提问内化成一种能力,从而让教师更便捷地通过提问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王玲飞.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0).

[2]乔小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3]胡小兵.新常态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6(18).

作者简介:

王爱丽,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