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接、三结合”高职人文素养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
2019-02-02吕宁
摘 要 高职教育要培养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学生素质与涵养的提升。以职场为导向改革高职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人文基础素养和人文职场素养两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充分对接,构建课程体系;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建立以职场活动为主线的人文素养教学模式。
关键词 人文素养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14
"Three-Joint, Three-Connection"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LV Ning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Zibo, Shandong 255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ducate the first-rate craftsma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students' skill training, but also their quality enhancement.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job-orientated. The teaching aim is s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basic quality and humanistic career quality. Accordingly,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ulture i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system. Activities, including in-class and after-class activities, o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ies and in-campus and off-campus activities are the leading mode of teaching.
Key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system; education reform
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有专注技艺,更重要的是有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培养“大国工匠”,起点就在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因此,人文素养课程的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与研究。
1 以职场为导向,确定高职人文素养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职场发展的职业人,因此高职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人文基础素养和人文职场素养两部分。人文基础素养包含人文知识, 如对文、史、哲、艺、政治、经济、法 律、文化等学科领域基本知识的了解和积累,以及以人文知识为基础而延伸出的人文能力、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人文职场素养是指能使学生适应职场环境,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如沟通能力、处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它并不特指某一具体职业技能知识,而是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职业人都必须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2 以职场需求为宗旨,构建“三对接”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地域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对接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
2.1 课程解构与重构结合,构建必修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行业需求开设课程,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如图2)。
1~2学期设职业普适课程:对传统的公共基础类课程进行解构重构。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工作中对语言能力的需求更多的体现在财务报告等应用文体的写作上,因此,取消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更有针对性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而对于思政类、“大学英语”等课程,各专业都有所需求,但侧重点不一,则由教研室成立课程改革团队,针对授课对象的不同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3~4学期设专业融合课程: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合于各专业教学中,开设专业英语、专业数学、口才礼仪类课程等,提升学生专业领域内的人文素养,为踏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5~6学期进行职场实践:配合学生的专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实践中锻炼提升人文素养。指定专门的人文素养课导师跟踪指导学生在企业表现,由企业和导师共同为学生初入职场的表现给出评价,成绩计入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成绩。
2.2 立足职场需求,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选修课程体系
立足企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与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充分对接,进行模块化的设计,构建了涵盖6大类30余门课程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2.3 丰富活动课程,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开设“新生入学教育”、“社会实践”、“企业认知实习”、“市场调研”等一系列活动类課程,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将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的机会,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3 以职场活动为主线,构建“三结合”的人文素养教学模式
3.1 课内课外相结合
以学生课内课外的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模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将两学期的课程设计为“校园生活”和“职场生活”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根据与学生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的问题来设计学习项目,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采用第二课堂、企业见习、校外实习等形式将课堂搬进企业、搬进社会,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共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2 线上线下相结合
(1)对于传统的公共基础类课程,组织教师成立课程团队,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制作微课、慕课等,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线下授课相结合,通过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对公共选修课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开设一系列在线课程,开拓学生眼界。
(3)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的实践环节,即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增加职场人文素养的实践内容,人文素养课导师通过顶岗实习监测系统,全程跟踪指导,并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职场人文表现作出综合测评。
3.3 校内校外相结合
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校企无缝对接,共同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入校伊始,企业老总亲临新生入学教育现场,为学生进行行业、企业文化介绍。“企业文化周”活动,学生走进企业,亲身体验工作场景和职场氛围。“工匠进校园”活动,各专业邀请本行业的优秀工匠走进校园,现身说法,为学生阐释“工匠精神”。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但 “重技能、轻人文”的片面发展观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与企业需求还相去甚远,因此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和研究,以促进学生在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673,主持人:吕宁)
参考文献
[1] 曹璐.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 黄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7).
[3] 李卫东.高职“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4] 罗碧华.内涵发展背景下的高职人文素养 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
[5] 壮国桢.三段递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