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D 伴心衰患者血清 HO-1、Lp(a)、hs-CRP、IL-6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2019-01-30户振花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脂蛋白心衰心功能

户振花

(滑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滑县 4564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属于老年人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文献[1]提示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心力衰竭,其属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共同具有的并发症之一,其中CHD属于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CHD合并心衰的治疗关节在于早期诊断和准确治疗,而心功能的准确评估尤为关键。血红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 1,HO-1)可参与到血小板聚集、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肥大等过程;脂蛋白 a(lipoprotein a,Lpa)是一类优于其他脂蛋白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2];研究[3]证实炎症机制是介导CHD的重要机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因而,本研究深入探讨了CHD伴心衰患者血清HO-1、Lp(a)、hs-CRP、IL-6 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CHD伴心衰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90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9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

对照组,年龄 45~79岁,平均为58.4±9.6岁,男 50 例、女 40 例,体质量指数(BMI)22.8±2.3kg/m2。 心衰组,年龄 48~79 岁,平均为 59.1±8.5 岁,男54 例、女 36 例,BMI 22.6±2.5kg/m2。 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4]:⑴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参考《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指南2015年版》中的标准;⑵心衰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50%;⑶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⑴合并甲状腺功能疾病;⑵近2个月具有免疫治疗病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史;⑶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⑷类风湿、结缔组织疾病;⑸心瓣膜病、心肌病等;⑹恶性肿瘤。

1.2 血清 HO-1、Lp(a)、hs-CRP、IL-6 的检测方法取所有患者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 HO-1、hs-CRP、IL-6 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CX4,贝克曼公司生产)检测患者血清Lp(a)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进行。

1.3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冠脉病变支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

1.4 心功能指标检测 使用我院心脏彩超仪(型号IE33,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 16.0,计量数据表述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和心衰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BMI、 血清 TG、TC、HDL-C、LDL-C、冠脉病变支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 HO-1、Lp (a)、hs-CRP、IL-6水平比较 心衰组患者的血清HO-1、Lp(a)、hs-CRP、IL-6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血清 HO-1、Lp(a)、hs-CRP、IL-6 水平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的血清 HO-1、Lp(a)、hs-CRP、IL-6 水平比较()

组别 n对照组心衰组t值P值90 90 HO-1(ng/ml)Lp(a)(mg/L)hs-CRP(mg/L)IL-6(pg/ml)2.40±0.65 6.20±2.15-16.050 0.000 251.3±30.6 339.6±60.7-12.323 0.000 1.90±0.64 9.33±3.50-19.811 0.000 2.96±0.64 8.36±2.71-18.398 0.000

2.3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心衰组患者的LVEDD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n对照组心衰组t值P值90 90 LVEF% LVEDD(mm)56.9±5.0 47.6±2.2 16.151 0.000 41.6±4.7 48.8±4.2-10.837 0.000

2.4 相关性分析 CHD伴心衰患者的LVEF%与HO-1、Lp(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HD伴心衰患者的LVEDD与HO-1、Lp(a)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 4。

表4 相关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5]。本病主要由各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射血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其中CHD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6]。

现临床一致认为CHD合并心衰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可分为由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慢性心力衰竭,二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皆有不同[7,8]。因而,探寻有效的CHD合并心衰诊断和心功能评估方法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指标是诊断CHD合并心衰的重要方法,亦是现阶段最普遍的方法。内源性CO由血液循环系统中HO分解血红素所得,进而激活机体cGMP,发挥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9];国外研究[10]亦认为通过药物和基因诱导HO-1的表达能够有效保护血管内皮。Lp(a)与低密度脂蛋白类似,表层被胆固醇和磷脂包裹,嵌有亲水性脂蛋白。文献[11,12]提示血栓的形成与Lp(a)具有密切关系,其水平浓度亦与遗传因素存在关联性。现研究[13]已证实心血管疾病多与炎症反应有关,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介导作用,其中hs-CRP、IL-6均为重要的炎症炎症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衰组患者的血清 HO-1、Lp(a)、hs-CRP、IL-6 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 HO-1、Lp (a)、hs-CRP、IL-6 可作为诊断 CHD合并心衰的重要诊断指标,能够反映心功能异常情况。交感神经激活血浆儿茶酚胺物质水平升高,加速心肌代谢和重构,炎症反应导致心肌损伤均是心力衰竭发病的重要诱因。炎症和缺氧状态下,机体HO-1及Lp(a)被诱导分泌;冠脉炎症反应促进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hs-CRP、IL-6因而得到快速升高。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因而心功能的评估一直是心血管疾病评价的重要标准[14,15]。本研究心衰组患者的LVEDD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上述结果CHD伴心衰患者心功能较健康人具有明显差别,患者存在一定的心室重塑。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常把抗重塑效应作为治疗的重要目标,而LVEDD及LVEF%均为心室重构的敏感指标,由此推测,CHD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可从改善心功能,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着手。

相关性结果显示CHD伴心衰患者的LVEF%与 HO-1、Lp(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HD 伴心衰患者的LVEDD与HO-1、Lp(a)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提示血清HO-1、Lp(a)与患者心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关系,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CHD伴心衰患者血清HO-1、Lp(a)、hs-CRP、IL-6 水平会显著的升高, 血清 HO-1、Lp(a)与患者心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关系。

猜你喜欢

脂蛋白心衰心功能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低密度脂蛋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