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gp1和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19-01-30陆志红蔡卫梅孔灵利刘新玲康小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直肠癌病理阳性

陆志红,蔡卫梅,孔灵利,刘新玲,康小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肿瘤科,河南 卫辉453100)

结肠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患者确诊时大多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在40%左右。研究[1]证实处于不同病理分期结肠癌患者的疾病预后显著不同,故而,现临床研究尝试从生物学因子的角度预测患者预后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gp1作为重要的细胞黏附因子,具有促进细胞运动、调节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参与肿瘤转移侵袭及抑制肿瘤凋亡的作用,此外多项研究[2,3]发现恶性肿瘤的进展期可见Pgp1的高表达,并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预后关系密切。机体抗肿瘤系统中核转录因子FoxP3是T细胞中最具有特异性的标记因子,其在胰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存在高表达,但关于结肠癌的研究仍存在分歧[4]。故此,本研究探讨了Pgp1和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保存的结直肠癌标本106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年龄34~73岁,中位年龄50岁,同时选取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cm)标本64例作为对照,其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31~71岁,中位年龄48岁。纳入标准:⑴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⑵能获得随访资料;⑶术前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⑷签署标本留取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临床随访资料不完整;⑵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1.2 免疫组化染色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p1和FoxP3表达水平;兔抗人Pgp1和FoxP3多克隆抗体均购于美国GE公司;DAB显色盒、免疫组化试剂盒等相关试剂盒及染色液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适量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梯度水化;热抗原修复,10min过氧化物酶修复;山羊血清1h封闭;分别滴加Pgp1和FoxP3抗体,孵育(4℃)过夜;PBS缓冲液3次冲洗;滴加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1h室温孵育,PBS3次冲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自来水冲洗反蓝后梯度脱水,中性胶封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5]。

1.3 随访方法 前2年,6月/次门诊随访,共持续5年,之后1年/次,常规血液检测并定期进行CT和结肠镜检查[6]。

1.3 判断标准 Pgp1和FoxP3以胞质或包膜出现黄色颗粒为阳性表现,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对染色轻度和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评分,染色强度无着色为0分,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比例≤10%为1分,11%~50%为2分,>50%为3分。两者得分之积≥3分为阳性表达[7]。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Pgp1和FoxP3表达比较结直肠癌组织Pgp1和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1%和4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Pgp1和FoxP3表达比较

2.2 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Pgp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有关 (P<0.05),与年龄、性别、TNM 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和治疗方案无关 (P>0.05);FoxP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无关 (P>0.05)。 见表 2。

2.3 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根据Pgp1和FoxP3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Pgp1和FoxP3双阴性表达 (A组),Pgp1单阳性表达(B组)、FoxP3单阳性表达 (C组),Pgp1和FoxP3双阳性表达(D组),分别为19例、41例、20例和26例。截止随访时间2018年3月,B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 52 个月 (95%CI:40.01~63.99), 明显高于 A组、D 组和 C 组 (χ2=10.547、9.844 和 17.344,P<0.05),A组和D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40个月(95%CI:31.20~48.80) 和 34 个月 (95%CI:30.74~37.26),明显高于C组的24个月 (95%CI:18.56~2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714和8.620,P<0.05)。见图 1。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8]。尽管手术、靶向治疗及放化疗已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为50%左右,其中30%的晚期结直肠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出现疾病的进展[9]。故而,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表2 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图1 生存曲线

Pgp1蛋白具有与ATP结合重要位点,Pgp1可结合ATP并在ATP提供能量的基础上将阿霉素及长春新碱等相关药物泵入细胞期内或泵出细胞外,降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进而形成癌细胞耐药性,这提示Pgp1蛋白与肿瘤治疗的预后具有重要关系[10,11]。研究[12]证实机体局部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状态可影响肿瘤组织的转移及发展,其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调节作用愈加受到关注。资料[13,14]提示肿瘤浸润Tregs数量下降可提高肿瘤免疫反应强度,其中FoxP3是最具特异性标记的Tregs影响因子,对Tregs的正常发育及免疫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Pgp1和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1%和4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上述结果提示 Pgp1和FoxP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存在高表达,具有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重要指标的潜力。

结肠癌Pg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95%,明显高于直肠癌(P<0.05);FoxP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无明显关系(P>0.05)。上述结果提示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较弱,其中仅Pgp1表达与肿瘤位置有一定关系。FoxP3的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包膜,周围淋巴细胞亦可见表达,部分有包膜加强的表现,但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不高,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还需要大样本量研究证实。

预后结果显示B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52个月明显高于A组、D组和C组 (P<0.05);A组和D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40个月和34个月明显高于C组的24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其中Pgp1阳性表达,FoxP3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这与吴帆[15]研究结果相符,Pgp1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这可能与本研究患者I-Ⅱ期患者较多有关,但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证实。

综上所述,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较弱,其中仅Pgp1表达与肿瘤位置有一定关系;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其中Pgp1阳性表达,FoxP3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直肠癌病理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