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方法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比较

2019-01-25蒋洪波杨龙涛周红荣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阳性者子宫颈癌宫颈癌

蒋洪波,杨龙涛,周红荣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上海200051)

宫颈癌在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宫颈癌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调查显示,99%宫颈癌患者HPV检查呈阳性,而从患者发生HPV感染到病变为宫颈癌需要经过多年时间,且该过程是可逆的[1-2],故而早期发现CIN对减少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筛查方法,提高CIN和宫颈癌检出率十分重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均是临床筛查CIN和宫颈癌所用方法,本研究对子宫颈疾病患者均采用高危HPV检查、TCT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分析比较其检测结果,以期为临床CIN和宫颈癌筛查提供方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91例,其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50.39±9.48)岁。纳入标准:①有性生活史;②既往无盆腔放射史;③未经过CIN物理治疗;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月经间期出血;②处于月经期;③不愿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并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

2 方 法 高危HPV检查:患者取截石位,暴露宫颈部,将分泌物使用无菌棉签擦净,以宫颈刷刷取宫颈外口和管鳞柱交界区脱落上皮细胞,置于保存液中送检。以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进行高危HPV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检测,试剂盒为凯普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结果判断:HPV-DNA≥1000 pg/L为阳性。TCT检查:标本取样方法与高危HPV检查取样方法一致,将所采集的脱落上皮细胞充分洗脱到固定液中,分离标本黏液、血细胞、上皮细胞等,并以膜式过滤器过滤,将细胞吸附至膜上,然后将其以95%酒精固定于载玻片(已经过静电处理)上,15 min后进行巴氏染色。由2名经验丰富的病理科专业医师进行阅片,根据TBS报告系统判定诊断标准,结果以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或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为细胞学诊断阳性。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于阴道镜下取病变严重处多处组织进行活检,将所取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结果分为宫颈上皮正常、CIN I、CIN II、CIN III和宫颈癌,以≥CIN I为活检阳性。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病理结果 191例患者中宫颈上皮正常者59例,CIN阳性者94例(CIN I 21例,CIN II 38例,CIN III 35例),宫颈癌阳性者38例。不同年龄组CIN及宫颈癌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为26~35岁组和36~45岁组CIN及宫颈癌阳性率明显大于46~55岁组和>55岁组(P<0.05)。见表1。

2 高危HPV检查结果 191例患者中,HPV-DNA阴性者66例,HPV-DNA阳性者125例,其中与病理结果均为阳性者113例,分别为CIN I 16例,CIN II 32例,CIN III 32例,宫颈癌33例。

表1 各年龄组CIN及宫颈癌阳性比较[例(%)]

注:与>55岁组相比,*P<0.05;与46~55岁组相比,△P<0.05

3 TCT检查结果 191例患者中,细胞学诊断阴性者72例,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18例,其中与病理结果均为阳性者111例,分别为CIN I 15例,CIN II 31例,CIN III 32例,宫颈癌33例。

4 高危HPV与TCT联合检查结果 191例患者中,联合检查诊断阴性者64例,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27例,其中与病理结果均为阳性者123例,分别为CIN I 19例,CIN II 34例,CIN III 34例,宫颈癌36例。

5 三种筛查方法检查结果及信效度比较 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高危HPV检查和单独TCT检查,见表2~3。

表2 三种筛查方法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查结果比较(例)

表3 三种筛查方法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查信效度比较(%)

讨 论

宫颈癌是引起我国人口死亡四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二位[3],在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中排首位[4]。调查显示,宫颈癌高发年龄段为30岁以上,且近年来向年轻化发展[5-6]。本次结果中,CIN及宫颈癌阳性患者主要为26~45岁,与胡文斌等[7]研究结果相符。宫颈癌发病率依旧呈上升趋势,因此重视并积极筛查宫颈癌至关重要。持续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主要原因,沈谷群等[8]研究表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会随着HPV负荷量的增加而增大,恶化速度也会明显加快。但是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与体征,很难引起注意,且部分患者宫颈外观与正常无异,故而需要选择有效的筛查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HPV为双链环状DNA病毒,对宫颈上皮细胞亲和度高,宿主特异性高[9]。HPV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前者主要引起会阴部、泌尿系统疣类病变以及低度CIN,后者还可引起癌变,以往研究证实,高危HPV亚型与宫颈癌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10-11],可通过对高危HPV检查来判断CIN和宫颈癌发生情况。许剑利等[12]研究表示高危HPV检查对宫颈癌及CIN筛查灵敏度高,说明高危HPV检查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效果明显。本次高危HPV检查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60%、79.66%、83.77%,灵敏度较好,与前文许剑利等[12]研究结果相符。但HPV感染存在一过性,多数感染者HPV会在短时间内自然消退[13],特异度低。TCT检查方法是目前国际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方法,其高密度过滤膜技术使得细胞膜片中的细胞分布均匀,层次分明,加上自动化控制系统辅助,阅片容易度提高[14-15]。但是TCT检查仍会受到制片质量和阅片者技术的影响,出现假阳性,涂片标本血液和黏液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先对宫颈部做其他检查,取材时宫颈发生明显出血则立即停止操作。本次TCT检查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88.14%、85.34%、94.07%和71.23%。员周慧等[16]研究结果显示TCT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范围分别为77.38%~87.83%和85.83%~93.18%,与本结果相符。本次各方法信效度比较,发现联合检测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信效度高于单独高危HPV检查与单独TCT检查,表明联合检测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可靠性和准确性更高。分析原因,高危HPV检查可弥补TCT检查中病理形态学诊断不足,而后者可补充前者在细胞形态和治疗方案上的认知与选择,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高危HPV检查和单独TCT检查,两者联合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信效度高,可以减少漏诊情况发生,有利于医师诊治,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阳性者子宫颈癌宫颈癌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