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2021-09-16蓝岚茵郑剑婷
蓝岚茵 郑剑婷 芦 曦
广州血液中心 广州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血液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95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阳性率较高,引起包括肝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所导致的过早死亡等诸多不良临床结局,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由于HBV、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因此其合并阳性常有发生。本研究通过对本市无偿献血者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及其合并阳性情况的分析,明确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阳性及合并阳性情况,为今后科学、安全地建立一支低风险的献血队伍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血液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计1409 728例无偿献血者,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3]。
1.2 研究方法
1.2.1 仪器及试剂 检测仪器为Microlab STAR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及Fame全自动酶免仪(瑞士 HAMILTON)。HBsAg检测试剂购自上海科华和北京万泰,HCV抗体检测试剂购自上海科华和珠海丽珠,HIV抗体检测试剂购自法国伯乐和北京万泰,TP抗体检测试剂购自上海科华和北京万泰,质控品购自北京康彻思坦生物公司。
1.2.2 实验方法 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试剂使用说明书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血液标本实施双试剂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若标本任一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对此标本进行该项目的双试剂双孔复检。阳性标准为:≥1孔呈阳性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阳性情况
2016—2019年HBsAg、TP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阳性率在2016—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略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在2016—2018年阳性率差异不大,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阳性情况[n(%)]
图1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阳性情况
2.2 HBsAg阳性者合并HCV抗体、HIV抗体及TP抗体阳性情况比较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共计9560例HBsAg阳性者,其中合并HCV抗体阳性48例,阳性率为0.502%;合并HIV抗体阳性18例,阳性率为0.188%;合并TP抗体阳性135例,阳性率1.412%。
2016—2019年,各年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高于合并HCV抗体阳性率高于合并HIV抗体阳性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者合并HCV抗体、HIV抗体阳性率在2016—2019年呈现波动性变化,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在2016—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BsAg阳性者合并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阳性情况比较[n(%)]
2.3 HCV抗体阳性者合并HIV抗体、TP抗体阳性率及HI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比较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CV抗体阳性者合并HIV抗体阳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呈现波动性变化的趋势,且4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16—2019年HC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合并HIV抗体阳性率,且2016、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8年、201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HCV抗体阳性者合并HIV抗体、TP抗体阳性率及HI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我国慢性HBV阳性率较高,主要是围产期或幼儿传播所致[4]。婴儿普遍接种HBV疫苗导致HBV阳性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到2006年的7.18%[5]。虽然HCV患病率在高危人群中要高得多,但201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群中HCV血清学阳性仅为0.43%[6]。这种HCV阳性率的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对献血者和血液制品的严格管理和监测,但也可能与HCV抗体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HCV抗体阳性率在2016—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略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作为一种严重威胁血液安全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在我国高度流行。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阳性者约125万[7]。本研究3年间HIV阳性率2016—2018年变化较小,2018年由0.12%到2019年的0.08%,呈下降趋势。Chen等[8]研究发现,梅毒与HIV阳性风险呈正相关,HIV阳性者常合并阳性梅毒,所以在献血者中筛查梅毒螺旋体对防止出现输血传播梅毒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输血者TP阳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近年来防梅毒阳性防控效果较好。
由于HBV、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在这些阳性流行程度较高的地区常见多种病毒阳性引起的慢性肝炎,HBV/HCV和HBV/HIV慢性合并阳性可引起更严重的慢性肝病[9]。因此合并阳性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9年,各年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高于合并HCV抗体阳性率高于合并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者合并HCV抗体、HIV抗体阳性率在2016—2019年呈现波动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在2016—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献报道,与HIV/HCV或HIV/HBV合并阳性一样,HBV/HCV合并阳性的患者晚期患肝病的风险更高[10]。与单独阳性HCV的患者相比,阳性HBV和HCV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转氨酶水平和更严重的肝坏死炎症变化,HBV/HCV合并阳性具有协同的HCC风险[11]。
由于相似的性传播途径和肠外传播途径,高达80%的HIV阳性者目前或者曾经有HBV阳性的血清学标记,10%~15%为慢性HBV携带者[12]。临床研究[13-14]表明,HIV阳性慢性HBV患者,特别是CD4+细胞计数低的患者,终末期肝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与HIV单阳性患者相比,HIV/HBV共同阳性患者对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反应降低,肝失代偿性代偿风险较高[15]。
Soriano等[16]研究发现,HIV/HCV合并阳性者出现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变大,约6~10年的时间从最初的阳性发展到肝硬化,因此HCV合并HIV阳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发现,2016—2019年HCV阳性者合并HIV阳性率低于合并TP阳性率,且2016、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对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合并阳性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来防止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的合并阳性以及传播。同时,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招募献血者时,应仔细询问、核对其健康状况,尽可能排除高危人群献血,减少输血传播病毒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