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治疗的疗效及其满意度分析

2019-01-25常喜宅齐李强

智慧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利胆胆囊炎患病

常喜宅,齐李强

(行唐县中医医院普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600)

0 引言

胆囊炎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属于胆道系统疾病,临床将胆囊炎以发病的轻重缓急为依据,将其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其中,慢性的胆囊炎主要是因为急性期胆囊炎没有及时根治进而导致症状迁延[1],或者由于患者胆囊结石、饮食习惯偏向于高油高脂,进而造成胆囊部位的连续性、反复性的炎症反应。特别是现阶段,公众的饮食习惯较以前变化较大,很多人日常饮食偏向于油腻口味,因此存在着胆囊炎发病率常年增高的现象[2],尤其是慢性的胆囊炎,其发病过程不易被发现,病程周期长,久治难愈,病情反复现象严重,往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3]。本研究选择于我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患者50例。选取的5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所患病情须符合医学上有关规定中的慢性胆囊炎的诊断要求;(2)患者患病的病程周期须达到两个月以上;(3)最近两周内无其他药物的服用历史;(4)所有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同意并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将对相关研究工作予以配合。

另外,在选择好适合的研究对象之后,将此50名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25名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3名,女性患者有12名,年龄处于50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8±1.72)岁,患病时间长达3个月至6年半,平均患病时间为(2.25±1.04)年;在研究组25名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名,女性患者有14名,年龄处于49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3±1.68)岁,患病时间长达2个月至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2.18±1.22)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等资料数据方面,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西药疗法,患者按照说明书口服硫酸镁以及甲硝唑,并实行头孢唑林钠葡萄糖溶液的静脉滴注。

针对研究组患者,对其使用利胆汤进行胆囊炎的治疗。利胆汤的具体药物处方组成以及制用方法为:5g石菖蒲,5g炙甘草,10g炒白术,10g广郁金,12g柴胡,10g天花粉,15g黄芩,10g白芍,5g清半夏,12g枳实,12g元胡,5g生大黄,28g茵陈蒿,10g栀子。采用清水煎煮,早晚各一次服用,每天为一剂,按此方法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本研究首先通过多方面标准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进行评判,调查评判指标包括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两种护理干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以及对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较为满意人数)/调查人数*100%。

另外,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指标观察,将结果标准分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方面。具体观察指标为:痊愈: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全部消失,并且经过超声检查诊断显示患者胆囊壁光滑。有效: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有所改善,部分现象消失,并且经过超声检查诊断显示患者的胆囊壁略微变薄,但是光滑度尚未达到前者状态。无效: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没有任何改善,并且经过超声检查诊断显示患者胆囊壁变薄仍然较为严重。总有效率=(痊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25×100 %。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12.0软件对材料数据予以统计性分析。当P<0.05时,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经过满意度调查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25例中,非常满意为9例,较为满意为6例,不满意为10例,护理满意度为60.0%;研究组慢性胆囊炎患者25例中,非常满意为18例,较为满意为4例,不满意为3例,护理满意度为88.0%。同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值<0.05)。因此,研究组2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1。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25例中,痊愈例数为7例,有效例数为11例,无效例数为8例,总有效率为72.0%;研究组组慢性胆囊炎患者25例中,痊愈例数为10例,有效例数为13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92.0%。同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值<0.05)。因此,研究组2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观察分析

3 讨论

现代西医学多认为慢性胆囊炎主要是因为胆囊结石的存在、细菌病毒的感染、胆道动力缺陷或者喜辛辣油腻的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5]。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为常见性的腹部右上部胀痛不止、反复不适、厌辛腻等等。针对该病症主要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恶化和发展,抑制并发症的产生,少数无症状的患者采用饮食调理、利胆护肝以及预防性的进行胆囊切除等,而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采用常规西药或者抗感染、手术治疗[6],从而解除临床上的胆囊疼痛、消化障碍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的甲硝唑等常规性的药物疗法,但是此种方式主要在于对症状进行缓解,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往往存在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反复、主要作用单一等弊端。而中医疗法主要特点是整体性考虑治疗、辩证性针对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弥补常规西医疗法的不足。因此亟待开发新型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开拓当前的中医中药领域的发展。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该利胆汤进行治疗,该中药具有解表退热、化淤镇痛等多方面功效,促进患者胆汁分泌,加强胆囊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2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利胆汤能够在临床上取得较为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实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利胆胆囊炎患病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藏药六味能消散配大黄缓泻剂治疗胆囊炎106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