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炎的作用分析
2019-01-18王双平黄凤宏
王双平 黄凤宏
(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放疗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31)
放射治疗属于常见的鼻咽癌治疗方案,将患者肿瘤细胞杀死的同时可对口腔黏膜直接损伤,以口腔黏膜红肿、干燥、溃疡、糜烂、坏死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将会使得患者引发疼痛、出血、吞咽困难、张口困难等现象,进而对进食情况造成影响,且放射治疗将会加剧患者的不良情绪,导致患者身心痛苦,治疗依从性降低[1]。为此,如何帮助患者将放疗中的口腔黏膜炎减轻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明确的诊断。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与21例,年龄为35~74岁,平均(55.63±3.20)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与22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55.48±3.1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放疗,在模拟定位机下对射野进行定位,给予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5次/周,2GY/次。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口腔应保持清洁卫生,给予软毛牙刷进行刷牙,并采用250ml的生理盐水兑入10mg的地塞米松+16万U的庆大霉素含漱,每次20ml,每日3~4次,若患者疼痛感较为明显,可给予1%的利多卡因溶液含漱。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 (1)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将心理应激能力提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同其讲解放射治疗的方法、目的、意义等,便于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提高护理依从性。(2)饮食指导:放射治疗中由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口腔黏膜反应,导致患者疼痛、不适、进食难度大,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饭后漱口,禁止摄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并鼓励患者与病友之间共同进餐,便于将其食欲增加。(3)张口训练:为了有效防止患者张口困难,应指导其进行咀嚼、弹舌、鼓腮、微笑、张口等动作,每日练习5~6次,每次练习10~15min,并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帮助患者将注意力分散,可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参加户外活动、摄影等,对其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便于将患者的文化生活丰富,利于注意力的有效转移,将治疗不良反应减轻,便于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炎。(4)社会支持:告知患者亲朋好友多去看望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鼓励,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的疏导,便于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3 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口腔黏膜炎改善程度。0度表示无变化;Ⅰ度表示存在轻度疼痛感、充血,并不需要采用镇痛药;Ⅱ度表示存在片状的黏膜炎,伴有中度疼痛感,需要采用镇痛药;Ⅲ度表示存在重度疼痛感,需要采用麻醉药;Ⅳ度表示存在口腔溃疡、出血、坏死症状[2-3]。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6-8周后的口腔黏膜炎程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实验组护理后的口腔黏膜炎改善程度分析[n(%)]
3 讨论
由于该类患者在放疗时将会伴有口腔黏膜充血、糜烂、疼痛、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等情况,进而对患者休息、进食、睡眠等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适与痛苦。且由于许多患者对放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对放射线较为惊慌害怕,听闻病友放射治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下降等情况,进而会伴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口腔黏膜炎的早日愈合[4]。
循证护理属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之一,主要指将法学思想融入其中,并贯穿至每一个护理环节中,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3-4]。实验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缩短洗胃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实验组首次液体吸出时间为(0.23±0.15)min、总洗胃时间为(26.47±5.1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中毒患者的洗胃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法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选择循证护理法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过程中进行干预,可提高洗胃效果,缩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