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9-01-18陈善桂
柏 林 陈善桂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两种,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根据手术难度的不断增加,外科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的频率越来越广发,但针对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根据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麻醉药物的使用使手术顺利的进行,但是麻醉后恢复期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疾病,导致并发症的不断增加,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后,会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检测[2]。目前临床上为了减少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三组,根据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可发现,成年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儿童和老年人,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需要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分为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三组,儿童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45±3.16)岁,成年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46.15±5.23)岁,老年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45±4.16)岁。根据手术的种类进行统计,其中外科35例,心胸外科26例,神经外科26例,骨科13例。将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加以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在术后推入麻醉恢复室,进行密切的观察,监护仪器测量血压、心理、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检查引流管并记录出入量,观察患者肌力、呼吸、循环等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不同并发症给予不同的个体化护理。(1)消化系统并发症,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了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可将患者转位侧卧或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呕吐物时及时吸出;(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加快或者减慢,通气不畅等症状,要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顺,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程度,血氧变化情况,检查导管是否阻塞,排除外因;(3)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若窦性心律超过120次/min,则要及时汇报医师,果断进行处理。如若出现低血压、血容量不足的现象,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加以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患者的体征。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计算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
2 结果
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儿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成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可发现,成年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优于儿童组和老年组,P<0.05,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足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手段之一,全身麻醉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种类有许多种,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并发症的症状,降低生命危险[3]。据统计,临床上常见的全麻术后并发症主要分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相应合适的护理措施,及时改正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道梗阻、躁动不安等临床病症[4]。尤其是针对儿童和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更加注意,一旦发现有并发症的出现,要及时进行改善,以免危及患者的生命[5]。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针对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根据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的个体化护理,据数据显示,成年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优于儿童和老年人,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内进行治疗时,根据出现的不同并发症的情况,给予适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