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分析
2019-01-18汤家乐
汤家乐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血透室护理的风险性较高,体现在护理操作、护理处置与协助抢救等不同环节中[1]。为保证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需要把每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并在工作中,熟练应用护理流程,做好环节管理、过程动态监测[2]。我院对血透室开展护理流程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28例,年龄33~77岁,平均(48.3±2.2)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4.7±2.1)年。观察组中男性为33例,女性为29例,年龄30~76岁,平均(47.2±2.4)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4.8±2.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执行流程管理,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3]制定出适合血透室的流程管理。包括(1)制度管理: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符合血透室护理管理的制度,包括病历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透析液配制室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2)环境管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数应<500cfu/m3。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等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换,(3)患者管理:肝炎、梅毒与艾滋病患者应当固定透析机,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防止与其他患者交叉感染。(4)血透机的管理:每次透析后应该校准血透机的工作参数,每次治疗完成后对血透机进行清洗和消毒。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管路夹子开关未开、旁路接错、漏血、穿刺针脱落、参数设置错误及下机拔错针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取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分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0分表示满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管路夹子开关未开、旁路接错、漏血、穿刺针脱落、参数设置错误及下机拔错针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84%;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4%。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
2.1 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血液净化治疗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容易造成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散播,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规范血液净化治疗,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血透室护理中,流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遵守各项规章流程和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护理操作、处治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完善各项护理流程和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开展护理流程管理,观察组患者管路夹子开关未开、旁路接错、漏血、穿刺针脱落、参数设置错误及下机拔错针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8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7.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8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血透室开展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