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2019-01-17刘建军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培养

摘 要:思辨能力对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思辨能力的内涵,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创新。

关键词:思辨能力 培养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英语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思辨能力缺失。近年来,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1.思辨能力的内涵

自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于1909年提出“反思性思维”概念以来,思辨能力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内特(1985)将思辨能力定义为“根据证据扩展证据,以填补证据空白”。[1]埃尼斯( 1989)提出,批判性思维可以被看作是“理性的反思性思维,集中于具有潜在信念的决策和行为”,并将思辨能力定义为“基于所相信的和所做的来理性和反思性思考”。[2]近20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思辨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此外,思辨能力的研究还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新的理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从90年代开始研究思辨能力。黄源深教授(1998)把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 、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称之为“思辨的缺席”。黄教授进一步指出,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 、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大学英语教师应避免过分关注语言知识向学生的传递,而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3]文秋芳教授(2008)提出了思辨能力的层级理论模型,将批判性思维分为两个维度:认知与情感。认知维度包括三个核心技能,即分析、推理和评价;而情感维度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五个基本特征。文教授认为,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激发自己的研究欲望和创新欲望。[4]

思辨能力在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和知识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识别、选择、辨别和评价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优先考虑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宜过于强调简单的基本技能和语言知识。在此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2.1转变教学观念,重塑师生角色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具有质疑精神,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就会提高。

换言之,大学英语教师的职责应该从传授知识转移到激发学生的新观念上来。教师是课堂中不同观点和观点的发现者,也是转换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因为他们从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者转变为知识形成的积极参与者。

2.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将为思辨能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辩论,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同时,学生在监督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过程中要进行自主学习计划、自我管理,亦有利于思辨能力的提高。

2.4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考试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是一门拓展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教师和学生过分关注基础知识,而忽视思辨能力的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打破考试内容固定朴素、考试形式单一、知识积累集中的弊端,加大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与测试力度。

3.结论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值得外语教育工作者重视。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仍然是中国的薄弱环节。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多维度的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要正确处理语言学习与思辨的关系,既要保证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又要保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外语教育工作者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注释:

[1] 见Bartlett,F.C. Thinking: 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 [M].London: Allen & Unwin, 1985.

[2] 见 Ennis,R.H. Critical thinking and subject specificity: clarification and needed research[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 18(3):4-10.

[3]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及外语教学.1998(7): 1,19.

[4] 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10):29-3

參考文献:

[1] 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92-98.

[2] 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3] 喻昕.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 山东社会科学,2015(12):347-348

作者简介:刘建军(1983年9月),男,湖南衡阳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师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及英语翻译,工作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大学英语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