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护生儿童期虐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9-01-16曹昆明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童期效能调节

毛 莉,曹昆明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儿童虐待描述为: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以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Caprara等[2-3]首次提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如主观幸福感和压力应对[4-6]。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儿童期虐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7]。尽管已有研究从各个群体考察儿童期虐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但鲜有关于在校女护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儿童期虐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中专护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尤其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本研究假设儿童期虐待对女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通过研究女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为维护其心理健康寻求有效的对策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6年1月,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南充卫校和南充外国语学校护理专业的女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000份,剔除漏答或规律性作答的问卷34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6%。

1.2 评定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被试就读的学校、年龄、年级、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

1.2.2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8]

CTQ由Bernstein等于1998年编制,用于评定儿童期虐待。该问卷共5个维度,包括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和性虐待。CTQ共28个条目,采用1(从不)~5(总是)分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儿童期遭受的虐待越多。

1.2.3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RES)[9]

RES共12个条目,包括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和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3个维度。采用1~5分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群体施测,施测地点为安静的教室。每个班级有班主任和两名施测人员在场。施测人员由课题组成员和志愿者担任,均有医学和心理学背景,并经过心理测验室老师统一培训。在学生自习或班会时间进行施测,由主试说明调查目的、讲解问卷填写注意事项。评定耗时约30 min,当场回收问卷。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共966名女护生参与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女护生CTQ评分结果

2.2.1 女护生CTQ各维度评分结果

女护生CTQ评分为(40.33±11.07)分。CTQ各维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忽视(11.43±4.94)分、情感虐待(8.61±3.04)分、躯体忽视(8.07±3.07)分、躯体虐待(6.62±2.38)分、性虐待(5.62±1.69)分。

2.2.2 女护生CTQ评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女护生CTQ评分在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年龄、学历、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2 女护生CTQ评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

注:CTQ,儿童期虐待问卷

2.3 女护生RES评分结果

2.3.1 女护生RES各维度评分结果

女护生RES总评分为(39.80±6.03)分。RES各维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15.56±3.22)分、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15.16±2.41)分、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9.07±2.59)分。

2.3.2 女护生RES评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女护生RES评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父亲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年龄、学历、年级、生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3。

表3 女护生RES评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

注:RES,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2.4 女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

相关分析散点图显示,CTQ与RES评分无明显线性关系。以RES总评分为因变量,CTQ各维度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负向预测作用(t=-4.026、-3.739,P均<0.01),总贡献率为5.4%。见表4。

表4 女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女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年龄、学历、年级、生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王佳慧[10]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而与张庆华[11]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低年龄段、低年级学生刚从初中或高中阶段进入中专或大学时,面对新环境表现出不适应,加之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增加,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他们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评分较低。随着年龄增长,心理上的成熟,对环境的逐渐适应,高年级学生的RES评分较低年级学生高。

CTQ评分结果显示,女护生性虐待和躯体虐待评分远低于其他三个维度评分,与王佳慧等[7,12]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的育儿方式改变,较少存在躯体虐待方式。另外,部分被试可能担心隐私暴露,没有据实填写,故性虐待评分较低。

回归分析显示,女护生儿童期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具有负面影响。这一结论与国外部分研究者所认为的受虐待个体通常会表现出低自我效能感的观点一致。Lisak[13]在早期的研究中指出,受虐待的个体会感觉到无价值感和无能为力感,他们的愿望和自我效能感通常会受到抑制,这种长期的消极情绪体验阻碍了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由于长期生活在充满危险和冲突的环境中,受虐儿童持续处于高度唤醒和警惕状态,易导致个体生物应激系统的改变,最终致使受虐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缺陷[14]。这提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或避免儿童期虐待行为的发生。对于受过虐待的女护生,为减少虐待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对其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方面进行干预,提高她们调节积极和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13]。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仅来自三所职业卫校,代表性欠佳,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今后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女护生儿童期虐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猜你喜欢

儿童期效能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伴儿童期忽略的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氢质子波谱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