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9-01-14吴舞云

考试周刊 2019年90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当下正在推行素质教育。那么,在小学教学阶段语文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本文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阐述了如今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四个方面,以期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一、 前言

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健全,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新课标也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与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互相融合,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人文素养主要包含的内容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这三个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 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小学生人文素养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学生教学大多都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一些全面正确的认识,另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不科学的授课方法也会导致学生忽略素质,重视知识。除此之外,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往往都是单一地停留在训练上面,而不去重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无法体现,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三、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因

(一) 语文教学的基础

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其他各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我们日常和他人交流的必备知识储备,这一点也就是在说,语文不仅仅是应试教育考试的准则,也是交流能力的必须条件,更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在拥有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语文知识、人文素养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因此,如果要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就要提升人文素养。

(二)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一个人优秀的品质是跟随一辈子的财富,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信念、责任感、同情心、有爱心的人,就要从小抓起,通过各个途径去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学生拥有了优良的品质,就能够拥有富足的精神营养,影响其终身。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 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待提升

通过上文的内容,我们知道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了影响,主要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因为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授课时没有教学目标,也并未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往往都是照本宣科,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问题之后,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常常只是汲取表面知识,而未理解深刻的含义,于是让语文教学止步于读诗、写作上面;第二点,就是教师在运用语文教材的时候,都是一种机械式的方式进行训练,比如让学生默写多少遍古诗这类,往往会忽略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因此,往往就形成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教学成果,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需要提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教授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缺乏真实感情,无法正确表述作者真实的情感,这樣一来就无法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没有办法积极地引导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关爱,只是看重自己的尊严以及权力,这样一来就导致教学氛围沉闷,学生难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内容,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五、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一) 改变传统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都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从而轻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以成绩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让其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学目标也不应该仅仅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以及技能为原则,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语文学习来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比如,在学习《妈妈的爱》这篇内容时,在教学目标的定制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僻字“扇、裳”等,还要教授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学会感恩。

(二)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是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降低语文学习效率,因此,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丰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灵活运用多媒体、合作学习等其他方法,来让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比如,在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来播放一些影视资料或是历史资料,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当时危难的情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壮士们的事迹,来感悟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奉献以及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就是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 进行科学教学评价,注重课外实践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我们还要合理地进行科学教学评价,那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首先就是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人文素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一些知识竞猜、诗歌朗诵、作文比赛以及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此外,也可以定期开展人文科学的知识讲座,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例如为某个小区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 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代共同进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我意识、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等综合素质,而且也让现代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志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83.

[2]蒋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90.

[3]李艳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看法[J].华夏教师,2017(15):57.

[4]尹春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3):20.

作者简介:

吴舞云,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