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有效性的“单元整体导学法”初探
2019-01-14陈志强
摘 要:本文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手段,通过整合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从真实教学情境出发,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探索教学过程的引导、整合、评价。
关键词:单元设计;学案导学;三整合;小组合作学习
在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关注课堂,特别是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一线教师教学共同的追求。在经历从旧课程到高中新课程的改变,化学教材从“旧人教版”到新课程“苏教版”“鲁科版”的更新后,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效教学途径,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活动,对高中化学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初步摸索出“单元整体导学法”,以下通过两个教学案例谈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
一、 “单元整体导学法”的指导思想
首先本方法基于阶段或单元来考虑教学设计,既拓展教学时空,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
其次,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让课堂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特征,同时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使教学设计更有弹性、动态和开放。
二、 “单元整体导学法”的基本思路
打破传统以各章节的节次为顺序的教学流程,以一章(或一个单元)作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按单元中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组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做到“三个整合”:①教材结构的重新整合:即同时考虑一个单元内各节知识的联系,考虑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合理的逻辑线索;②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将教材网络、图书、视频素材、师生经验等进行整合与提取,充分优化。③学习方式的整合:将研究性学习、网络合作学习与传统的讲授、讲解等学习方式整合。最后以协作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或多个单元学习任务。将结果制成电子文档通过校园网(blog)共享或通过多功能报告厅汇报学习结果。
三、 案例分析
案例Ⅰ:
本人于2004年教授旧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七章“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时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略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碳族元素的代表物“碳”和“硅”以及它们的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解释现象、推导性质。
学会筛选、甄别各种学习资源(书籍、教材、网络等),正确地归纳、表达、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的过程,学习分工、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
尝试使用“单元结构整体学习法”,即打破传统的以各章节中的节次为顺序的教学过程,以一章为一个单元作为整体,按其结构重新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如下整合:
1. 教材结构重新整合:本章整合为两个教学内容,第一是元素知识,第二是生活中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 多种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本章学习过程中,充分动用互联网资源、教材资源、课外读物书籍等多种资源、立体展示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
3. 学习方式的整合:淡化教师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任务前提下引导学生自学、在充分自我的前提下组织讨论、成果展示、交流、质疑。
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 引导提示
针对本章各节教材内容,提出以下六项学习任务:
任务一:
1. 根据所学的元素周期律知识,试推断碳元素性质的一些规律(包括相似性和递变性)。
2. 收集生活中的碳元素制成的物质,并展示给大家(图、文、实物均可)。
3. 回顾碳及其他合物的相关性质,并总结成知识网络、讲解级大家听。
任务二:
根据所学的碳及其他元素周期的知识,归纳出一些硅碳化学性质。
任务三:
试从CO2、SO3等非金属氧合物的性质推断SiO2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从中你发现了CO2和SiO2有什么异同点?(可应用“虚拟化学实验室”软件设计并验证你的方案)
任务四:
假如你是水泥生产商或销售商,你会怎样向消费者宣传水泥的生产过程,并说明不同标号的水泥的差别和使用范围。
任务五:
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玻璃的成分、性能和使用范围。
任务六:
给大家介绍一种你知道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 合作学习
组织:
1. 班级学生每6~8人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根据以上六项任务进行分工合作。
2. 组织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3. 点拨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4. 各小组将以上六项学习任务的学习心得写成文字并根据各项任务制作成演示文稿。
5.讨论与分析导学的习题。
交流:
1. 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进行交流。
2. 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进行读者讨论。
3. 教师点评,评定成绩。
案例Ⅱ:
在进行高中新课程苏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单元元素的递变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在“单元整体导学法”的导学环节中引入“学案导学”环节,将这一单元划分为两个课时,五个教学环节,即温故而知新、障碍突破、任务驱动、思想碰撞、智能升华。
其中“温故知新”环节主要利用学案导学进行《必修2》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回顾、复习;“障碍突破”环节主要将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这两个难点概念进行点拨;而“任务驱动”中设计五个学习任务,则对教材中的图表、问题进行引导、解決。“思想碰撞”安排在第二课时,主要由学生代表发言,互相质疑,最后通过小组学习竞赛方式来练习、巩固。为了检查学习效果,还设计了教学“有效性等值测评”即采用两组5小题难度值相同的测试卷,分为“前测”(课前)和“后测”(课后),通过对比发现,正确率由前测的23.41%提高到后测的82.35%;从一个角度说明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在这个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本人力图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清晰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交流;③仔细倾听,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④通过提问、复述、表扬、鼓励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四、 几点体会
第一,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宜采取“单元整体导学法”?我个人认为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规律明显的化学理论和物质结构知识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如“硅及其化合物”“硫的氧化物等”。面对比较抽象的化学理论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就不适宜让学生自学并且没有太大的整合空间。
第二,“单元整体导学法”中导入手段至关重要,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除了上述的“问题任务导入”“学案导入”等以外,若能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则能更好地将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融为一体。
第三,在进行“单元整体导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自然产生了角色转变,不再是知识权威,也没有绝对权力控制课堂,而是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
第四,教师选择“单元整体导学法”前必须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具体实施时要注重学生的差异,确保学生比老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
总之,通过“单元整体导学法”的实践探究,希望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放飞想象,让猜想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思维求变、求异、求新。
作者简介:
陈志强,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