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教育社区建设与管理
2019-01-14苑永波
苑永波
摘 要 以儿童能力建构社区为例,阐述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包括网络社区的目标定位与发展目标、网络社区建设的环节,以及网络社区管理过程中技术、内容和秩序三方面的管理方法。围绕“家园共育”主题,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社区环境,建设一个令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归属感,能有序地开展教育活动的在线社区。
关键词 网络社区;家园共育;儿童能力建构社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4-0014-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childrens ability constructio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nline education communities. It includes the target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online community, the different steps of the onlin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technology, content and order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community management.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family and nursery co-culti-vation”, we will explore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o build an online community that enables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educatorsto have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onduct online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online community; family and nursery co-cultivation; childrens ability construction community
1 前言
網络专题教育社区是由不同地区有兴趣于某一专题知识学习或从事专题问题探究的教师、学生、家长等聚集起来,进行有目的的信息交流、互动协作和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1]。专题教育社区以人为核心,以社会关系链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以应用为驱动[2]。2013年,中央电化教育馆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百余个专题教育社区,开展网络专题教育社区在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等领域的教育教学应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2 目标定位和发展目标
2015年在陕西召开的“专题教育社区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上,时任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蔡耘同志为专题教育社区进行了定位,从“互联网+”的角度阐释了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超越教育的传统观念、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束缚,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塑造一种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形态,通过专题教育社区实现信息流、资源流、知识流、服务流,建设专题教育社区生态圈[2]。
目标定位 以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注重发挥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开展科学、社会、创新等一系列家园互动的实践活动,将家庭与幼儿园通过互联网的形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属于家园共育的模式。
发展目标 打造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互动交流的平台,围绕网络专题教育社区活动的不断开展,形成关注儿童能力建构的社区氛围,在共同见证幼儿一点一滴成长的基础上,实现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共同成长。
3 网络社区的建设
社区建设的过程是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经过几次循环,社区不断壮大,增加人气,聚集幼儿园教育资源,社区建设过程主要经历如图1所示的环节。
开展培训,解决社区建设重要问题 培训工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的召集者主要是社区创建者和助学者,培训对象主要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针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主要由社区创建者和助学者实施;针对家长的培训,主要由助学者和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进行。
在网络专题教育社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培训的内容是不同的。在社区建设之初,培训内容主要介绍网络专题社区的建设目的、主体价值观、界面功能等。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培训内容更多地侧重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社区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成员加入,提升社区成员集体归属感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归属感的需要为前提[3]。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建设过程中,为了使社区成员拥有参加社区活动时的归属感,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交往的时间与空间关系得到扩展和延伸,形成新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就需要在社区成员加入时准确定位其身份的属性,并给予相应的社区行为规范标准,使每个社区成员对社区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成员角色主要包括助学者、教师、家长,每个成员角色分别拥有不同的角色属性。
助学者: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手。以旁观的状态,随时给予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不断提升网络教育社区成员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教师: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通过发布教育信息,在网络社区中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主持社区论坛的讨论活动,上传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家长: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浏览网络教育社区的活动信息,参与网络教育社区的评论,上传幼儿的一些学习活动信息与教育教学资源。
在網络专题教育社区中,提升成员归属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法,就是利用社区小组划分成员归属的办法。幼儿教师在网络社区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社区小组,在成员加入方式中选择“需要报名审核”方式。幼儿教师首先为本班的每一个幼儿的家长预先注册账号,再将账号发放给家长,邀请其加入本班的社区小组。注册时统一规定,用户名为“***家长(王小萌家长)”,密码为“111111”(家长登录平台后可自己更改)。
活动开展,突出社区活动设计特色
1)团体、小组活动突出特色。社区活动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特色活动:社区团体活动、社区小组活动。社区团体活动以社区整体性活动和理论分享性活动为主,参与者范围为社区全体人员,如教育理论的研讨活动、社区的集体交流活动等。社区小组活动以幼儿园的班级活动为主,以幼儿园班级为基础,按照本班级的教学计划开展不同的社区活动,参与者范围仅限于本班级的幼儿与家长。
一般情况下,社区小组活动更加贴近幼儿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幼儿家长往往对于社区小组活动的关注度更高。幼儿教师平时会在社区小组的小组文章栏目中发布本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随时展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些动态,提醒家长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帮助孩子提升能力。家长也十分乐意参与,经常在小组文章栏目的下面发表自己的感想。幼儿教师还会利用创建相册功能,将幼儿园的活动照片发布上去,使幼儿家长随时可以通过照片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在每一个相册下面的点赞率都很高。
2)线上、线下活动紧密结合。幼儿园是专门针对幼儿的教育机构,家庭与儿童的关系决定了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两个“臂膀”,缺一不可,两者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做法是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取长补短的重要手段。
下面以“小百灵歌唱节”社区活动为例,阐述在社区助学者、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下,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在活动开始之前】在线上,幼儿教师将有关幼儿唱歌教学的文章、51首儿童歌曲MP4和“小百灵歌唱节海选开始啦”的活动宣传稿发布在社区中,详细介绍活动主旨并将“小百灵合唱节”的社区活动方案在社区上与家长分享;在线下,教师通知家长到社区中的活动资源中下载幼儿演唱歌曲并对歌曲做初步选择,让家长回家帮助孩子做活动的一切准备,如准备U盘伴奏和演出服装,并在家学会演唱和表演动作。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在线上,有网络操作能力的家长将幼儿演唱的歌曲音频传到社区资源中,供大家欣赏;在线下,每班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歌曲,学会表演,并适时组织幼儿开展歌唱比赛,通过手机拍摄记录下活动的点点滴滴,记录每一个精彩情景。
【在活动结束后】在线上,教师整理资源并上传到社区的活动资源和活动相册中,在公共交流区中与家长互动,让家长通过浏览活动内容发表点评并参与互动交流,助学者则参与线上点评、互动;在线下,每班教师将幼儿在活动中精彩表现的音视频和图片资源进行整理,让家长帮助幼儿强化能力建构。
交流研讨,促进社区成员交流沟通 由于虚拟社区成员的分布式存在,线上互动的参与者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只能通过文字和有限的图片进行交流,对参与者双方回复的及时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很高[4]。因此,组织交流研讨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组织方式之一是组织助学者、社区小组主持人召开面对面的研讨会,总结社区曾经开展活动的经验,社区成员对于如何开展社区活动提出问题,助学者与社成成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对下一步开展的社区活动给予建议,部署拟开展的网络活动,交流探讨如何让幼儿家长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方式之二是利用即时通信工作QQ,组成由助学者、社区小组主持人、技术人员组成的QQ群,社区成员在群中传递和交流经验,破解难题,并及时将专家文案上传到群文件中,供社区成员随时查阅。
总结提升,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社区中的助学者、教师参加儿童能力建构社区总结会,会上总结社区活动的经验,助学者与社区成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对下一步开展的社区活动给予建议。同时,借助社区中对各项活动指标的统计,对社区活动进行评估,对于优秀的给予适当的表彰与奖励,激励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各项活动。
活动总结往往与新一轮培训结合起来,培训过程中注重培养社区成员的网络活动思维,提高学习者对社区活动的掌控、驾驭能力,探讨如何让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参与社区活动,实现家园互动。
4 网络社区的管理
在网络专题教育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一支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网络社区管理队伍,在网络社区开展工作过程中随时处理各种问题,包括网络社区技术应用问题、网络社区活动内容管理、网络社区秩序维护问题等。因此,网络社区的管理主要涉及技术应用、内容管理、秩序维护三个方面。
在技术应用方面 网络专题教育社区中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社区成员加入、分配成员身份(助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属性、审核社区小组、审核社区资源、审核社区文章、进行社区页面布局等内容,需要由平时熟悉网站管理业务的人员担任。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中,主要由社区主持人通过培训,选择具备网络技术基础能力的幼儿园教师担任,人数设定为两人,工作涵盖网络社区技术管理的全部内容。
在内容管理方面 在网络虚拟社区活动过程中,只有内容丰富多彩、与自身的工作与生活相关性较高、满足成员的知识获取与好奇心等多方面的需求时,才会调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内容为王”成为管理儿童能力建构社区的重要工作方向。
为了确保社区内容的严谨、丰富,社区主体活动的不同栏目确定一到多名内容管理者,内容管理者可以由对技术不熟识的人员担任。不同栏目的内容管理者负责不同栏目的内容,工作包括采集、整理、编辑、审核、发布以及日常内容审查。在的人选方面,以幼儿园新闻栏目为例,内容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文章编写能力,能发动其他科组教师主动提供教学活动信息,能采集到各种动态消息,能组织文字并编写出相应的新闻通稿。
内容管理分为社区公共活动内容管理和社区小组活动内容管理。社区公共活动内容由创建者、助学者、教师共同负责,包括社区公告内容管理、社区栏目管理、社区活动主题建立、社区文章管理、社区相册管理、社区论坛管理、社区投票管理等;社区小组活动内容则由小组创建人自行管理,鼓励小组创建人在对小组活动、小组文章、小组论坛、小组相册和小组投票进行内容管理的基础上,对社区小组活动页面进行灵活布局,以便促进教学交流、师生互动。
在内容管理中,尤其重视对评论功能的管理,这里是教师、家长交流沟通的最主要平台,是实现家园互动最重要的场所,助学者、教师需要随时提醒家长关注社区活动和小组活动,针对社区中的文章、照片可以点赞和评论,同时鼓励家长发表幼儿在家里的成长动态。
在秩序管理方面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5]。因此,无论是技术管理者还是内容管理者,都要对社区中的栏目进行审查,不允许社区成员利用身份的便利条件,在该社區中发布展示与自己工作内容无关的信息,或者提供与社区活动无关的其他服务,尤其不允许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人员提供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信息服务。同时,要密切关注某些具备信息反馈功能的栏目,经常对浏览者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5 结语
在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规范的社区活动的建设流程与恰到好处的管理模式是使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去慢慢品味。在信息时代,网络专题教育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幼儿教师与家长都被深深地吸引到网络专题教育社区中,积极参与网络活动,才有可能改变传统的教育习惯,实现家园合作的网络融合,树立网络教育思维,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的交叉融合,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家长、幼儿园都能够深入幼儿教育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祥翊.专题教育社区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02-106.
[2]曾媛.专题教育社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32-135.
[3]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25.
[4]周军杰,左美云.线上线下互动、群体分化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基于虚拟社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6):185-192.
[5]构建良好秩序[EB/OL].[2015-12-16]http://www.cnr.cn/zgzb/2015hlwdh/shil/20151216/t20151216_520814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