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的影响:基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调节
2019-01-14魏烨
魏烨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健走被公认为最容易执行的休闲运动项目,具有不受年龄限制且重复性高的特征,为一种最具有方便、简单、经济以及有效性健身优点同时又可自我强化的运动,现已经成为老年人运动的主流项目之一。对于运动行为意图的研讨,国内外学者尝试以理论或模式解释人从事运动的行为,其中包括健康信念模式、保护动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理性行动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并取得很多成果,其中以健康信念模式对于探讨运动行为与健康的相关性最为密切,能够有效预测个人是否会采取健康行为〔1〕。另外,在运动行为相关研究成果中,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对运动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已在多数成果被证实〔2〕。本研究探讨健康信念模式、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因素对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的影响。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洛阳、商丘、南阳、偃师市常参与休闲健走的老年人(60岁以上)为研究对象。
1.2问卷预试 采用滚雪球取样与立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94位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男50人,女44人,平均年龄67.20岁),历时18 d,问卷有效率100%,以完成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1.3问卷初稿 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调查问卷参考萧宗璇〔3〕研究内容,共分4部分:健走行为意图量表,健康信念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量表采用Likert 5点尺度计量,受测者依据实际感受回答,依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至非常同意,分别什1、2、3、4、5分,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对该项目越同意。
健康信念量表包含感知运动阻碍、提示信息、感知运动利益、感知疾病威胁四个构面,每构面题数各含5题,健走行为意图量表为单一构面量表,全共5题,自我效能量表为单一构面量表,全共7题,社会支持量表为单一构面量表,全共6题。
1.4预试问卷检验 预试问卷施测完后,要进行预试问卷项目分析、效度检验、信度检验。预试问卷回收后,经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可知,各条目CR 值大于4.416 及相关系数达0.513 以上,各题皆达显著水平,问卷无需删除或修改任何题项。
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所有题项因素负荷量介于0.517~0.852,而各构面解释变异量均在56.762%以上,且Bartlett的球型检定达显著水平(P<0.001),研究构面Cronbach α系数最高为0.893、最低为0.752,总量表 Cronbach α系数为0.916,符合统计学要求,表示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甚高。
1.5正式问卷资料分析 预试问卷后,采用滚雪球取样与立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452位调研对象(所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共回收420份,有效问卷404份(男223人,女181人,平均年龄66.80岁。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阶层回归分析。
2 结 果
感知运动阻碍得分(3.91±0.89)分、提示信息(3.77±0.82)分、感知运动利益(3.89±0.79)分、感知疾病威胁(2.72±0.86)分、社会支持(3.70±0.98)分、自我效能(3.81±0.88)分。由表1可知,第一阶层背景变项中,性别对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的预测力显著(P<0.05),表示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受性别的影响。
表1 阶层回归摘要参数估计值
1)P<0.05,2)P<0.01,3)P<0.001
将健康信念的4个构面作为自变量加入阶层二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受到提示信息与感知运动利益因素的显著影响(P=0.000),可解释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变异的26.6%,由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值可知,两个因素对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为正向影响。模式2的F=30.503,P=0.000,R2=0.277,△R2=0.266,表示加入健康信念后,可解释整体模式的27.7%,相比模式1,模式2解释力增加了26.6%,整体模式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将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2个构面作为自变量加入阶层三进行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受到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因素的显著影响(ΔP=0.000),并可解释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变异的3.4%;由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值可知,两个因素对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为正向影响。模式3的F值为25.523,P=0.000,R2=0.311,△R2=0.034,表示2个因素加入阶层三后,可解释整体模式的31.1%,相比模式2,模式3解释力增加3.4%,整体模式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第四阶层投入健康信念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交互作用因素后,模型4的预测力为36.5%(R2=0.365),且达显著水平(P=0.000)。由模型4中的数据可知,投入的8项交互作用因素,有4项交互作用因素能显著地影响老年人的健走行为意图,即提示信息与社会支持交互项、感知疾病威胁与社会支持交互项、提示信息与自我效能交互项、感知疾病威胁与自我效能交互项能显著地影响老年人的健走行为意图(ΔP=0.019),且能解释老年人健走行为意图变异的5.4%,由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来看,4个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值,表示其对老年人健走意图皆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见表1。
3 讨 论
根据访谈可知,男性调研对象多以休闲健走运动作为休闲健身的项目,会出现深度休闲感。女性调研对象多以广场舞作为休闲健身的项目,而把健走运动作为辅助项目,因而,产生的健走行为意图没男性明显。另外,研究结果也可能与男性调研对象较多有关。
感知运动阻碍构面对健走行为意图无显著预测力,本研究结果与骆颂阳〔4〕、贾望伟〔5〕研究结果不符,而在过去的研究中,感知运动阻碍因素是最具有显著预测力的因素,探究其原因可能是近几年,政府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相关政策及改善民众体育环境、兴建体育公共设施、改善城区道路有极大的关系,由此可知,感知运动阻碍因素随着体育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对健走阻碍的认知感受不太强烈,致使知觉健走障碍因素不足以影响健走行为意图。
感知疾病威胁构面对健走行为意图无显著预测力,本研究结果与张中豹〔6〕研究结果相符,根据张中豹研究结果可知,老年人自身感觉是疾病高危险群或已罹患疾病者对于采取健康行为才有显著预测力。另外,根据访谈可知,当个体感受到疾病已构成对自身健康的威胁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健走行为意图,并采取有利的健康行为,而对于不运动可能产生疾病的高度认知,是人老化过程不可抗拒的规律,是无法显著地预测个体的健走行为意图。
研究结果与Wikoff〔7〕、介春阳〔8〕研究结果相符,结果证实提示信息构面对健走行为意图具有显著影响力,当老年人对于提示信息的认知越高时,个体能产生警惕作用,潜移默化地促使其健走行为意图的提高。本研究结果与胡明文〔9〕、魏烨〔10〕研究结果相符,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老年健走者对于健走运动效益具有高度认知,如健走有助于身体功能、身体活动力、人际功能、情绪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提升,因此,感知运动利益构面是直接影响身体活动意图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与Satf〔11〕、傅兰英等〔12〕研究结果相符,家人和朋友运动行为的陪伴、信息、建议、指导和共同兴趣等能显著预测运动行为意图,其中以拥有家人或朋友的陪伴认知感受最高,也证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运动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与田宝山〔13〕研究结果相符,自我效能是维持健康行为或改变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对于面临特殊困境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克服困境的自信心认知、相信本身拥有足够能力,促进运动相关行为意图的提高,个人行为才有机会产生或改变,根据Banda〔14〕研究可知,可通过他人过去成功的经验与他人示范学习来强化自我效能,有助于建立个体自信心。根据调研可知,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对所调节的因素具有目标性和情绪性,由测量问项可知,感知运动利益、知觉运动障碍属于个人对于知觉的评估,故无显著的调节情形,而提示信息、感知疾病威胁因素的知觉评估具有目标性,故对健走行为意图有显著的调节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