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的相关性
2019-01-14余玉善马利雷骏李金芳
余玉善 马利 雷骏 李金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1预防医学系,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第一附属医院)
自评健康(SRH)又称自测健康,是受访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一种综合测量,能够准确地反映受访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1~3〕。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4〕,如何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推行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鼓励提供社区支持服务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健康。老年人的社区支持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和帮助,内容涵盖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心理干预等方面〔5~7〕。然而,当前国内缺乏相关研究来评价社区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2014年横截面数据,探讨社区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2014年横截面数据,该项目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共进行了7次调查,时间为1998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调查涵盖了辽宁、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海南等23省、市、自治区,样本质量较好〔8〕。经数据库清理后,得到样本5 681人,平均年龄(84.72±10.04)岁。
1.2变量测量 自评健康的测量:“您觉得现在您自己的健康状态怎么样?”选项包含“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其中,将自评健康是“很好”或“好”的定义为自评健康好,将自评健康为“一般”定义为自评健康一般,最后将自评健康是“不好”或“很不好”的定义为自评健康差〔9〕。
社区支持的测量:研究中的社区支持服务包括:①起居照料;②上门看病、送药;③精神慰藉,聊天解闷;④日常购物;⑤组织社会和娱乐活动;⑥提供法律援助(维权);⑦提供保健知识;⑧处理家庭邻里纠纷。将能够得到≥1项以上服务的定位为有社区支持,否则定义为无社区支持〔10〕。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χ2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老年人一般情况 自评健康好的构成比为44.29%。自评健康差、一般、好3组之间在性别、文化程度、自理情况、经济状况、生重病能否及时治疗、两年内是否生过重病和社区支持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城乡及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老年人自评健康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评健康为因变量(1=自评健康差,2=自评健康一般,3=自评健康好),以性别(0=女性,1=男性)、年龄(1=65~79岁,2=80~89岁,3=90~99岁,4=100岁及以上)、城乡(0=农村,1=城镇)、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学,3=初中及以上)、婚姻情况(0=无配偶,1=有配偶)、自理情况(0=ADL自理,1=ADL失能)、经济状况(1=较好,2=一般,3=较差)、生重病能否及时治疗(0=不可以,1=可以)、两年内是否生过重病(0=无,1=有)、社区支持(0=无社区支持,1=有社区支持)为自变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文化程度、自理情况及经济情况等变量后,社区支持对老人的自评健康仍具有积极的影响。较无社区支持的老人,有社区支持的老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好(P<0.01)。见表2。
表1 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结果〔n(%),n=5 681〕
ADL:日常生活能力
表2 老年人自评健康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5 681)
3 讨 论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探讨性别、年龄、自理能力、经济状况等因素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关系,报道社区支持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较为缺乏〔11~13〕。近年来,国家开始推行“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模式,鼓励社区提供社区支持服务来维护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利用具有代表性的CLHLS数据库,创新性分析了社区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研究结论较为准确可靠,能够为制定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研究发现,社区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具有保护效应,可能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社会交往能够维护老年人良好的自评健康状态〔14〕。社区为老人提供活动中心,组织文化娱乐等集体性活动,促进了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水平,从而对自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9,15〕,且维持老人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卫生保健需求〔16〕。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聊天解闷,精神慰藉等服务能够降低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的概率;社区提供的生活照料,代购物品、义务理发等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部分日常生活需求;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上门看病送药等服务能够弥补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不足。最后,老人社会适应状况会对其自评健康产生影响〔12〕。社区为家庭提供矛盾调解服务,缓和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维持老年人社会适应状态完好,从而对老年人自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上3点均会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自理情况、经济状况、生重病能否及时治疗和两年内是否生过重病等因素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显著,这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11~13,15〕。自理情况较好的老人自评健康状态较好;经济状况与老人自评健康呈正相关;能够及时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能够促进老年人自评健康;生重病能够对自评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和文化程度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影响却不显著,这可能与引入经济状况变量有关,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往往收入较高,且两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导致男性老人往往收入较女性高〔17〕。
当前,老龄化情势越发严重,居家养老模式倍受关注,社区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且有研究报道,自评健康差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是自评健康好的老年人2~3倍〔18〕,自评健康差的老人1年内的死亡率为9.90%,2年内的死亡率为18.90%,明显高于自评健康良好的老人〔19〕。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提倡提供社区支持来改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降低老年人死亡风险,促进老年人健康,为健康老龄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