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2019-01-14韩晔吕涌涛苗红沈春子刘盼盼
韩晔 吕涌涛 苗红 沈春子 刘盼盼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我国在1999年即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化水平逐年上升。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60 岁以上人口达到2.409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7.3%〔1〕,可见当下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其中高龄、失能和慢病老年人口的增幅尤为显著,如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提供恰当的养老方式,也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面对不同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选择意向决定着多元化养老服务顺利发展。自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为基本国策,30多年来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社会养老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选择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2〕。有学者们对老年人养老计划选择的影响因素开展了许多研究,其中大体可分为自身情况、健康情况、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等〔3〕,但多数研究的因素较为笼统,尚无深入分析。本文采用自行设计人口学问卷,对山东省济南市城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深入分析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养老需求、养老计划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济南市城区60周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排除因身体健康状况差,具有严重认知障碍而不能回答问卷的老年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济南市区主城区的11个社区为调查地点,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与老年人面对面询问调查,最终共发放问卷3 562份,回收有效问卷3 391份,有效回收率95.19%。
1.3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职业分布情况、收入情况、收入来源;②健康状况及养老计划,包括健康状况情况、日常生活照顾情况、养老计划;③养老机构的选择,包括养老机构类型的选择、影响养老机构选择的因素、所能承受的费用情况、期望养老机构的配置、选择的房间类型、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④居家养老信息情况,对居家养老模式的了解情况、周边社区养老机构的设立及配备设施情况、社区还缺少的资源、目前最需要的服务、佩戴可穿戴设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为χ2检验和因变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养老机构的选择 选择新型老年公寓最多占25.2%;影响养老机构选择的因素有卫生条件(68.09%)、费用是否合理(68.71%)、工作人员看护是否细致(64.0%)。所能承受的费用情况,58.47%的调查对象每月所能承受的费用为3 000元及以下,32.28%的调查对象所能承受的费用3 001~4 000元,9.25%的调查对象所能承受的费用为4 000元以上,期望养老机构配置前三位的是营养膳食(62.99%)、医疗康复(62.72%)、生活照顾(53.35%)。在选择的房间类型中有93.23%的人选择单人间或双人间。在所有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73.43%,不愿意入住的占31.26%。
2.2居家养老信息情况 调查对象对居家养老模式听过不太了解的为多(47.08%),其次为根本不了解(31.30%),再次为略知道一些(20.19%),很了解的仅占1.43%。目前最需要的服务前三位的是医疗(送医上门或增设医疗服务,72.78%);饮食服务(送餐上门或增设餐饮点,60.93%)和娱乐(增设或改善健身器械/活动中心,49.54%)。对于佩戴可穿戴设备情况,有1 967人(58.09%)愿意佩戴可穿戴设备;有1 045人(30.82%)不愿意佩戴,不愿意佩戴的原因多为嫌麻烦、暂时不需要等。
2.3不同养老计划的人群特点单因素分析
2.3.1年龄与养老计划 不同年龄组的养老计划不同,≤65人群养老计划首选专业养老院,而>65岁以上的人群养老计划均首选儿女家养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8,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儿女养老的就越多,存在线性趋势(χ2=41.57,P<0.001)。见表1。
表1 不同养老计划的人群特点单因素分析(n)
2.3.2文化程度与养老计划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32,P<0.001),随着文化程度越高,选择专业养老院的越多,存在线性趋势(χ2=232.33,P<0.001)。见表1。
2.3.3婚姻状况与养老计划 考虑到未婚、分居等调查对象人数较少,将未婚、离婚、分居和丧偶合并为生活中无配偶,与已婚且生活中有配偶的人群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婚姻状况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P=0.008)。见表1。
2.3.4居住状况与养老计划 不同的居住状况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3,P<0.001)。其中与保姆一起居住人群的养老计划多为专业养老院。见表1。
2.3.5收入与养老计划 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7,P<0.001)。收入越高的人群,选择专业养老院越多,存在线性趋势(χ2=145.45,P<0.001)。见表1。
2.3.6健康状况与养老计划 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P=0.016),但是无论哪种健康状况的人选择依靠儿女养老所占的比例最多。见表1。
2.4不同养老计划的人群特点多因素分析 以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居住情况、月收入和健康状况为自变量,以养老计划为因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月收入、健康状况之间的养老计划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101.72,31.19,69.25,24.37,均P<0.001)。
3 讨 论
如何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其影响因素,从服务供方的角度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条件〔4〕,最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自身的需求与意愿,其服务需求及意愿直接反映了对服务供给的要求和养老服务实施的效果〔5〕。但在本调查中,调查对象对居家养老模式多为听过不太了解(47.08%),根本不了解的有31.30%,了解和比较了解占21.62%。这与钱香玲等〔6〕统计的徐州市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占29.6%结果相似,但低于吉林省长春市(45.4%)等其他地区〔7,8〕。这需要济南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积极行宣传与推广。
本调查中发现年龄与养老计划的选择密切相关,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学历越低;随着年龄的增加,夫妻同住逐渐减少,独居、与保姆同住及与子女同住在逐渐增加,而且健康状况在逐渐下降,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人数增加。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调查对象选择儿女家养老的比例越大,选择专业养老机构的比例较少。
本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健康状况在逐渐下降,患有疾病、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人数增加,虽然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预期的主要养老方式,但对医疗及护理的需求也越大。由于其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较大,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廉价的医疗护理及健康保健服务〔9〕。当前,城市家庭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微型化、核心化趋势,这些变化正逐渐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竞争压力巨大,子女从时间、经济、精力等方面都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实际的养老需求〔10〕,这就导致了许多健康状况较差且自我照护能力欠佳的老年人,缺乏子女亲友的照顾和关心〔11〕。所以,医养结合模式应运而生,它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医”包括医疗、护理、健康体检、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服务。现主要有4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12,13〕。大力推广和宣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有效缓解济南城区的养老需求。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会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本调查发现,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生活中无配偶、 收入偏低、与子女或孙辈一起居住、职业为企业、个体和其他类别等特点的老年人群通常会选择家庭养老。而年龄偏低、文化程度高、收入高、与保姆一起居住、职业为公务员、教育行业和医疗行业等特点的老年人群的养老计划则倾向于养老机构。所以养老方式应多样化,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完善及配套社区居家养老,建立完善新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