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分析

2019-01-13梁桂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教学方法数学

梁桂明

【摘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开展互动活动、采取情境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均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一般是指小学五至六年级,该阶段的小学生不仅需要积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还需要为升初中的考试做准备,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中低年级要大.同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在难度上也有所提升,许多新知识的学习也需要与中低年级的知识联系起来.但是,许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中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的掌握不稳固,导致在高年级的知识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学习效率也较低.应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则成为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也对此展开以下探讨.

一、多互动,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高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上,课堂教学中惯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学效率更是事倍功半.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体验,即尽可能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却难以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学习,获得新知.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方法的传授上.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对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視与尊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此外,通过师生互动,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部,了解学情,在进行教学规划时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保证有针对性,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小组讨论活动、探究学习活动等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以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前,教师先组织学生回忆一下四年级下册学习的“统计”知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做“掷硬币”和“掷骰子”的活动,利用四年级所学的统计知识来表示“掷硬币”和“掷骰子”的结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新知识教学做好规划,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将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知识接收能力与消化能力也有效提高.情境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时,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及数学知识水平与思考能力等,然后还要考虑到需要教学的内容,保证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学情,同时满足接下来的新知识的教学,才能将教学情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含义,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200米处,小明需要走5分钟到家,由于小明是第一天上学,放学后他向东边走了100米,如果他一直向东走,能到家吗?如果我们以学校为中心,向西走为正,那么,小明向东走了100米,我们便可以用“-100米”来表示.通过这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即选择一个原点,向正的那边用正数表示,数学符号为“+”;与正相反的方向的数为负数,数学符号为“-”.

三、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在难度上有所提高,其中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多,若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即课堂教学中已经听清楚,感觉自己也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在课后的应用中却感觉非常困难,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应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还会逐渐忘记新学的数学知识,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练习,教师均应该分析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课后练习中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增强其应用能力[2].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章时,教师课堂上可多列举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其形;课后,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形状,并将其画下来,比如,分别从上方、下方、左面、右面去观察家里的水桶、书本、文具盒、座椅等,通过多观察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建立空间意识,为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多互动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有助于其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有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50.

[2]张清香.探讨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41-142.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教学方法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