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课程培养学生“乐感”的教学探索

2019-01-11□柳

中小学校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乐感摇篮曲音乐

□柳 剑

“乐感” 一词和语文教学中提到的 “语感” 一样, 具有特定的意义。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 “乐感”, 是教学重要的目标。 具体而言, “乐感” 是指一种潜移默化的音乐渗透感知与体验, 主要包括音高感、 音调感、节奏感、 旋律感、 和声感等内容。培养学生的 “乐感”, 对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观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更多视听学习条件、 设定一些悬疑思考问题、 丰富音乐鉴赏活动、 拓宽课外实践域度, 从不同维度促进音乐课程教学的展开, 从而有效塑造学生综合的音乐素质。

一、 创设视听条件, 开启“乐感” 意识

学生 “乐感” 成长要有丰富的音乐视听环境, 同时尚需一定的乐理基础作支撑。 具体操作时, 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 解读音乐内涵, 为学生具体感知音乐创造良好条件。 初中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抵触情绪, 因为乐理知识较抽象, 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机会, 将乐理知识融入视听鉴赏,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乐理认知基础。 “乐感” 的建立需要体验和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 发动学生展开视唱活动, 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音乐体验, 并在不断感知中形成 “乐感”。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一曲《我和你》 将人们带入特殊的音乐情境。 为了让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教师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歌曲, 引导学生展开跟唱活动, 具体体会这首歌曲的音乐之美。 学生有了一定视听体验之后,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音乐讨论, 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于是学生之间出现热议。 因为是北京奥运会歌曲,自然有追求更高、 更快、 更强的意味, 这首歌曲旋律舒缓、 充满激情, 和谐成为主旋律。 学生不断给出个性理解, 课堂学习进入高潮。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演唱中研讨歌曲风格和特点, 逐渐对歌曲内涵产生更多认知。 有的学生认为, 这首歌曲情感极丰富, 因为存在英语演唱的内容, 带来异域风情的感触。 教师参与学生互动讨论, 自觉展示自己音乐认知, 将课堂 “乐感” 讨论推向深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歌曲, 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当时情境记忆虽然不很清晰, 但随着音乐推进, 音乐情结逐渐蓄积,“乐感” 成长就会鲜明地体现出来。学生 “乐感” 培养需要复杂的体验过程, 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启发, 从而让学生能够听出一些“门道” ——无疑这是可贵的素质提升。

二、 引入设疑释疑, 激活“乐感” 思维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学习, 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视听体验, 尚需为学生投放一些质疑问题, 让学生展开多重学习思考, 在集体互动学习中形成崭新 “乐感”。 若有需要,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展开质疑活动,在视听鉴赏中提出学习困惑问题,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展开释疑, 或由教师负责对相关问题进行专业解读, 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感知, 由此促进学生 “乐感”的形成。

学习 《摇篮曲》 时,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 聆听 《摇篮曲》, 并自发用手画出旋律线。 教师聆听指导: 这首摇篮曲给人带来的是温暖、 亲切、 安宁的感触, 旋律舒缓、 优美、 平静, 大家不妨跟随老师钢琴弹奏进行小声哼唱, 注意屏住心态、 控制好气息, 去体验乐曲的细腻音色。 在具体体验过程中, 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问题形式呈现出来。 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展开聆听视唱活动, 于是课堂上音乐在流淌,学生学习表现自觉地进入乐曲核心, 感知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质疑展示时, 一些学生给出个性设计: 不同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摇篮曲, 其存在什么共性特点呢? 摇篮曲是引导幼儿入眠的, 节奏都较舒缓, 且都适合女生演唱,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太过死板了? 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集体研讨, 逐渐达成共识, 由此学生 “乐感” 逐渐形成。

学生对摇篮曲不很熟悉, 通过教师引导视听和展开质疑活动, 给学生深度挖掘创造机会。 从学生问题设计情况来看, 学生对摇篮曲产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并能在对比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风格和特点——无疑这属于 “乐感” 培养的范畴。

三、 丰富鉴赏活动, 培养“乐感” 基础

音乐鉴赏是 “乐感” 培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注意整合鉴赏素材资源,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 “乐感” 基础, 展开不同的设计和发动, 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鉴赏、体验机会, 势必能够形成重要的学习促进动力。 毋庸置疑, 若教师能为学生准备丰富的音乐鉴赏素材, 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音乐鉴赏活动, 一定能让学生爱上音乐, 并在具体实践中增强 “乐感”。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敏感度呈现出个性化特征, 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 对学生音乐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到位的调研, 以便能够给出更适合的教学引导。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是一首陕北民歌, 学生对这样的歌曲存在一定的感知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音乐鉴赏时, 主要从民歌的风格特点角度展开设计。 首先, 要给学生讲述 “鱼咬尾”, 以及 “起、承、 转、 合” 等含义, 发动学生认真聆听歌曲, 从歌曲内容、 感情、风格, 以及创造手法等方面, 展开审美评价。 为了让学生整合 “乐感” 体验认知, 教师为学生布设鉴赏测试题目: 西北地区民歌的旋律和节奏存在什么独特性? 从这些民歌中, 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人民存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歌曲内容大多表现了什么阶层的生活? 学生展开深刻思考, 顺利给出鉴赏答案。 为了让学生对西北民歌存在更深刻的认知, 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熟悉的西北民歌, 进行课堂演唱, 由此将课堂学习气氛点燃。学生有唱 《信天 游》 的, 有唱《黄土高坡》 的, 还有唱 《兰花花》 的, 教师也参与其中, 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音乐鉴赏不需要有太高深的专业知识, 只要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知, 都属于音乐鉴赏学习的范围。 教师让学生从民歌内容、情感、 风格等方面展开探究, 成功调度学生 “乐感” 思维。 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个性解读, 促进“乐感” 认知的不断成长。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 “乐感” 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 精选鉴赏角度、 规划鉴赏思路,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进入音乐核心, 以便形成崭新的音乐理解。

四、 拓宽课外活动, 塑造“乐感” 素养

培养学生 “乐感”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若单凭有限的课堂教学, 难以实现上述目标。 教师要有拓展意识, 将 “乐感” 培养延伸学生课余生活, 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 “乐感” 的塑造。 学生大多具有音乐情结, 对一些流行音乐有特殊情怀, 若教师能给出针对性的设计, 让学生组建音乐社团, 或发动学生参与音乐兴趣小组, 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展开音乐讲座学习活动, 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 自然就会形成 “乐感”的成长点。

《唱脸谱》 属于 “国粹” 京剧的内容, 旋律的设计具有独特性,将京腔、 京韵与流行音乐融合到一起, 创设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常见脸谱的类型, 然后引导学生听辨伴奏乐器,让学生找出歌曲变化的音, 并对各个角色的唱腔进行对应分析。为了让学生对 “国粹” 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信息搜集, 找到一些名家唱段, 仔细体会其唱腔的特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 学生对京剧产生独特的认识。在课堂展示阶段, 很多学生都能自行演唱一段京剧, 并对角色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与解读, 比如《二进宫》 中的包公——这是净角,又叫 “大花脸” “黑头”, 唱腔刚劲有力, 带有威严的气势; 再如 《苏三起解》 里的苏三——这是旦角,嗓音圆润, 唱腔婉转、 妩媚。 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演唱片段进行专业点评, 指出学生演唱存在的问题, 给出改进的意见。 由此,教师和学生形成多元互动, 不断在歌唱与评价中提升 “乐感”。

教师为学生布设信息搜集任务, 有效延伸课堂训练长度。 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手段, 展开相关操作, 并自愿学习基本唱腔, 从而给“乐感” 成长带来丰富助力。 学生平时生活中大量存在接触音乐的机会, 特别是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学生欣赏音乐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无疑这是最可贵的 “乐感”培养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乐感” 讨论, 对京剧名段进行演绎展示, 都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乐曲, 自然就会形成个性音乐感知体验。 学生 “乐感” 的体验机会众多, 教师需要给出积极的发动,让学生音乐欣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这才是培养学生 “乐感” 最重要的教学引导。

初中音乐教学存在自身学科要求, 教师依照教学设计展开具体施教行动, 为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感知机会,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 “乐感” 品质。 学生音乐感知呈现出差异性特征, 因此, 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群体, 给出不同的教学应对设计, 体现分层教学意识和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利用多媒体、 悬疑问题、 鉴赏活动、 拓展训练等手段,展开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行动,操作的实效性会更强, 学生的音乐感知也会更剧烈, 学生的 “乐感” 成长也就会更显著。

猜你喜欢

乐感摇篮曲音乐
摇篮曲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音乐
摇篮曲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