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1邓晋标

中小学校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办学学科素养

□邓晋标

“九年一贯制” 办学不是简单的 “小学和初中” 相加, 我们要从学校和政府层面入手, 在学制设置、 学位申请、 课程体系、 师资培训、 职称管理、 教材设施, 以及办学目标的设置, 学生培养目标的规划, 行政业务管理等方面, 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给学生九年 “一以贯之” 的优质教育, 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制多元化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各地越办越多, 因这些 “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办学上取得跨越式成效, 其办学形式逐步成为各地推进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举措。 在实施过程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时间优势、 相对稳定的目标理念; 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划、 成长体验、 成长环境, 能更好地聚焦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的压力, 这些优势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但 “九年一贯制学校” 既要面对刚刚启蒙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幼童, 又要负责九年级学生的中考, 要协调好学生全面发展与考试竞争的矛盾, 存在诸多的困惑, 包括中小学学制分割、 课程断裂、 教育目标错位、 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场馆场地同质化、 学校工作重心上移 (以中考为重点, 以中考成绩衡量办学成绩), 等等。 所以, 在学校管理、 课程衔接、 教师成长等方面遭遇的瓶颈, 也成为 “九年一贯制学校” 发展的难点和痛点。

小学加初中的九年, 是学生性格、 习惯、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九年一贯制学校” 需要审视上述问题,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我校通过调整学校管理, 重构学校课程, 优化学校资源等措施, 极大地提升了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办学质量。

一、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管理重构

针对学生年龄跨度过大, 教育管理战线过长, 教学和科研分割等问题, 学校把九年作为一个完整阶段来规划。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降低管理重心, 突出年段特点, 实施目标管理与扁平化管理,探索构建了 “条块结合, 四段一体” 的 “九年一贯制学校” 育人模式。

“条” 指的是学校从德育、 教学、 科研、 行政、 后勤等方面统筹安排学校教学活动、 教育科研、 教师员工等, 服务于九年连贯的学生培养规划。 “块” 指的是基于年段的自主管理, 各 “年段长”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 结合年段学生特点,开展聚焦于年段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教学研究, 设计适合年段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此阶段的最优发展。

“条块结合, 四段一体” 育人模式的实施, 有利于形成网格化的层级目标责任管理。 “条” 和 “块”都能够围绕学校整体思路开展工作, 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 我校初步形成了一、 二年级的启蒙起步阶段教育 (年段长和年级组长一起研究, 开展针对一、 二年级的 “二十一天行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 四、五年级的兴趣拓展阶段教育 (开设更多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六、 七年级中小衔接阶段教育 (提前介入中小学衔接, 去除六年级后期重复低效的小学复习, 提前开展科学、 思维等课程), 八、 九年级的理想前途发展阶段教育 (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专业分流引导个性化发展), 将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实现了 “九年一贯制学校” 管理的一体化,有效解决了 “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身心发展、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差异较大的矛盾。

二、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课程重构

课程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载体, 积淀着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思想、 学校文化和传统。 近年来,我们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推行的未来课程再造和新样态学校建设项目, 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围绕学校办学理念、 课程理念、教学理念, 依据课程设置的逻辑和学生成长的规律, 从教学环境、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指导形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九年的整体设计, 聚焦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幼小衔接、 小初衔接为抓手,推进 “九年一贯制” 课程重构。

一是进行 “九年一贯制” 课程架构设计。 在学校的课程建构中,突出国家课程价值, 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最优化方式, 以夯实国家课程、 丰富地方课程、 创新校本课程为思路, 打通中小学学科壁垒, 把学校课程分成: 德育成长课程、 学科发展课程、 校本博雅课程、 综合创新课程四类。 各学科课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鼓励开展学科重整; 围绕综合素养与个性特长的培养, 开设体育艺术类、 科技创新类、 生活技能类、 学科拓展类、 社会实践类校本课程, 建设了系统化、 模块化的长短结合的校本选修课程, 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是整合中小学学科的教学目标, 使其渐进式和系统化。 比如,在体育学科方面, 以九年时间为周期, 在各年级实行一级一项目(每个年级根据学生身心阶段性,在基础体育教学的基础上, 设计了包括篮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棒球、 网球学习为目标的项目) 的基础上, 开设了20 多项选修课程和组建10 个学校训练队,实施技能或素养达标与特长培养制度, 形成了 “有教无类, 出类拔萃” 的健康素养课程体系。

三是整合各段学科的教学内容, 突出 “连贯与关联”, 从而实现各段学科教学的有效衔接。 如在语文学科方面, 拟定了九年的阅读计划和实施要求, 形成了以语言表达为基础的说话、 朗诵、 演讲、 辩论序列的语言教育策略。

四是调整中小学教学方法, 以适配学生年龄和学科差异。 如以“一个追求、 五个带入” 为基本教学样式和要求, 积极开展国家课程项目重构研究, 将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引入学科教学。通过PBL 项目教学, 将学校各年段的教学统一到 “活力课堂” 建设上。

五是实行中小学教学评价整合。 根据 “四段一体” 的要求分阶段开展教育教学评价, 逐渐将评价统一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上来。 例如, 我们开展了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改革, 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实施 “70%+30%” 的评价方案, 将学生学习表现、 学科活动、 学科成果、 考试成绩、 特长展示等纳入其中, 做到更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六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衔接。遵循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心理特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觉性, 提高他们自主管理、 自我管理、 自觉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针对一、 二年级学生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三、四、 五年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六、 七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 八、 九年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生涯教育等。

另外,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丰富学校课程建设。 学校挖掘家长资源, 开设了家长智慧课程, 内容涉及财商、 IT、 航空、 能源等等。 学校积极利用社区资源, 华侨城湿地公园、 华侨城文化产业园、腾讯公司、 华为公司、 大疆公司等, 均成为我校的校外课程实践基地。

三、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资源优化

管理、 课程的 “一贯制” 还需要教师队伍、 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方方面面的 “一贯制” 的优化和支持。 我们以新样态理念为追求,推动教师队伍的融合提升。 通过幼小衔接、 中小衔接建设, 以教师培训、 教科研活动、 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通过中小学教师互相听课、 兼课、 相互了解对方的教育教学方式及学生阶段性发展特点, 实现共同进步。

同时,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课程品质, 实现面向未来的课程创新。在智慧学校建设中, 学校实施基于扁平化的学校管理信息化, 基于广泛学习的教学信息化, 基于过程评价的大数据教学分析技术应用,提升学校管理、 教育教学、 诊断评价等方面的效率。 积极利用信息化建设, 开展未来课程探索, 根据 “四段一体” 思维, 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寒暑假PBL 项目学习、 学生社团活动和科创课程选修活动。

近年来, 我们又以新样态追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通过课程文化的建设, 避免课程单纯的知识化、应试化, 彰显课程和教育的 “人性”; 通过开展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的队伍建设和实施关爱学困生的 “阳光工程”, 让学生体验教育的 “温度”; 通过众教平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 不断传颂师生感人的教育 “故事”; 通过学校建设和师生评价体系的完善,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 科学和高效, 引导全体师生不断追求教与学在审美层面上的愉悦和成功体验, 展现教育的 “美感”。 让 “有人性、 有温度、 有故事、 有美感”融合到每一个教育行为之中, 推动学校整体面貌的全面提升。

总之, “九年一贯制学校” 不是简单的 “小学和初中” 相加, 要想真正实现 “6+3>9” 的效果, 在学制设置、 学位申请、 师资培训、职称管理、 课程教材等方面, 以及整个办学目标的设置, 学生培养目标的规划, 行政与业务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上, 都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并一以贯之。从国内外的改革发展趋势看, 未来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学校形态。我们要从学校和政府层面入手,按照 “九年一贯制” 的特点和规律, 建立一套支持 “九年一贯制学校” 发展的教育规程, 这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制多元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