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创新能力知识点

江苏省泰州中学 徐 剑

据具体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较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但由于教育改革还在逐步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非已经全部贯彻落实。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依旧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即将全部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上,较为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导致学生精神压力愈加变大。不仅如此,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失,不会自行对教材知识进行思考和深度探究,只会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点,从而显示“填鸭式学习”的现象。另外,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问题关键依旧在于学生不能全面理解和吸收知识,导致学生逐渐丧失思考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积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及时发现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学素养。

一、巧妙运用课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及能力

课堂导入环节是决定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同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备在正式课堂教学中进行填充和完善。教师若是想在课堂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可以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从而积极主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将会自主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心理,帮助他们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材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事先对教材内容做好充分准备,进而通过任务式教学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串联,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课堂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了解集合的常用数集表达方式以及集合的具体分类和性质。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式导入,例如可以“中国省份”为集合主题,把中国23 个省份分别列举出来,同时将特殊元素——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另外列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合?原因是什么?这样贴合日常实际生活的情景式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通过提问作为课堂教学开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延伸出自身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能力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其思维逻辑方式逐渐向理性层次靠近,并非初中数学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出结果,高中数学需要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能力拓展训练,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程度,当学生达到基本学习水平时,教师需要设置具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并在最后让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陈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升华。

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几何图形的关系证明”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空间几何是高中教材中较为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空间思维逻辑比较差的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就出现了明显吃力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合适的时候将前期学习的空间向量知识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空间几何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能够融合二者的相似之处,进而形成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逻辑上的短板,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攻克自己的弱点,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想象力

高中数学学科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若是学生不能通过阅读学习理解教材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知识点的检验,促使学生在实际验证中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点,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对于部分数学学习思维不够严谨或在某方面存在短板的学生,教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证明理论,深化知识体系,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想象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排列组合”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容易发现部分学生依旧不能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以及应用场景。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枚举法”的学习方式对排列组合的概念进行习题演练。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学生形象地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从而解决了自己知识短板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渗透至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运用课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能力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基本学情,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创新能力知识点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浅析逐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运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