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四有”农村小学校长

2019-01-11曾庆华

中小学校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四有教职工校长

□曾庆华

2013 年8 月, 笔者被 推上了小学校长的岗位。 上午选举, 下午就由一名普通的教师变成了一校之长。 经过五年的发展, 学校获得了多项荣誉, 连续获得全县教学综合评价成果奖。

有人说, 一位称职的校长, 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 而应成为全校发展方向的引领者。 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应学会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最大限度地用在校长应该做的事情上, 才能摆脱工作中的忙乱现象, 从而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有教育信仰, 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

现实生活中, 人们似乎已渐渐淡忘了什么叫高尚的情操, 或者认为高尚已非时尚。 若再提高尚, 似乎联想到空洞的、 不切实际的大话, 根本谈不上感染人。 笔者一直认为, 人的思想是需要用高尚的情操来补充或完善的。 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才会有高尚的言行, 才会做出有益社会、 有益人类的事, 才不至于私欲膨胀, 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校长, 更应该以身垂范, 感染和引导全体教职工遵规守纪、 顾全大局, 以对国家、 对社会、 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教书育人, 学习做人, 明辨是非,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待工作和师生, 校长首先要做到勤勤恳恳、 认真负责、 耐心细致。 作为校长, 不能把开展工作停留在口头上, 不能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 甚至把无休止的批评作为震慑教职工服从的唯一手段。 这样做的结果, 只能加剧教职工的逆反心理。 我们不仅要有 “为了职工好” 的思想,更应该有“为了职工好” 的方法和耐心。 不管会不会当校长, 首先要做的就是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凡是要求教职工做到的, 校长首先都要坚决做到。 比如公共场合坚持说普通话, 开会期间绝对做到手机置于静音模式, 升旗肯定站排头, 带头参加课改, 主持课题研究, 带头做微课。 五年了, 这些行为规范已变成了笔者的自觉, 遇到不能 “为人师表” 的现象, 批评起来也理直气壮。

校长要坚定教育信仰。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 是至高无上的。 教育信仰是我们对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无限尊崇和执着忠诚,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笔者从教以来, 曾有过改行从政的机会, 放弃了; 曾有过赴沿海私立学校享受高待遇的机会,也放弃了。 笔者愿意脚踏实地,忠实于家乡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曾坚持在两周一次的例会上组织教职工进行信仰学习, 学习国家方针政策, 学习榜样典型, 学习教育楷模, 努力营建学校正能量氛围。 选择了校长, 就是选择了为师生服务, 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校长对学校管理的决策、 规划、 实施、 考核等, 都是以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 在学校管理中, 我们理应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权,尊重生命, 尊重个性, 坚持原则,乐于沟通, 勇于承担后果, 用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二、 有研究技能, 用精湛的业务折服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业务上的指导, 其次才是行政管理。” 校长应当是学校最优秀的教育者, 校长授课也应是教师学习的典范。 只有把教育、 教学以及研究摆在第一位, 成为一个有威信的、 博学多识的领导者,才能引领教师和学生。

初当校长, 笔者主动申请带品德课, 觉得这符合校长的身份, 校长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年轻教师多, 新上岗教师多,为了引导他们快速成长为学校的主力军, 笔者坚持在学校推行“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帮扶, 对青年教师实施 “五个一” 工程, 要求他们每周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 每周至少听一节指导教师的引路课, 并写出评课稿; 每月举行一次有关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业务学习, 并撰写不少于1000 字的学习笔记; 每月至少上一节自己满意的公开课; 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或教研论文。 通过定期考核, 一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每学期初, 按照需求确定重点巡课对象, 从新上岗教师、 转岗教师到新调入教师、 教学不达标教师, 甚至学校教学骨干教师, 通过巡课, 重点指导, 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近几年, 每年平均听课超过80 节。 笔者喜欢进课堂听课, 乐意与教师一起交流教学。 新上岗教师外出培训多、 时间长, 我主动承担相应学科教学。

带头研究课改是一位校长应有的能力。 近五年来, 笔者主持研究省级课题 “五项德育” 专题研究,顺利结题; 参加了襄阳市本色语文研究; 去年又申报了省级“教育信息化” 课题。 新一轮课改以来,我多次组织教研沙龙, 以竞赛、讲座的形式吸纳教师们参与课改讨论、 实践,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校长是全校的负责人, 更是课程改革的带头人, 校长的带头激活了课改这池春水。

三、 有公正心态, 用严明的纪律规范人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需要团队内部每一个成员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高度一致。 每一名教职工都要遵循共同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 为了共同的事业而相互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产生一种合力, 才能把人心凝聚到一起, 从而产生出超强的能量。

五年间, 学校选举产生工会组织, 每学期一次教代会, 讨论学校重大事项, 修订学校制度, 制订绩效考核办法。 经过修改, 教代会通过各种管理制度近30 种, 成为教职工的行为准则。 坚持一学期一考核, 考核结果直接决定教职工评先推优、 年度考核, 及年终绩效工资兑现。 考核方案公开、 考核过程公开, 职工代表直接参与考核。

严明的纪律凝聚团队战斗力,教职员工的个性差异, 催生团队的生命力。 差异和纪律并不冲突,只有百花齐放, 才会春色满园。在严明的纪律基础上, 尊重差异,才能达到最好的优化, 才能造就整体的和谐。 每一种个性都有自身的优点, 只要能找到平衡合作和正视差异的着力点, 就会达到合作的最佳状态。

四、 有发展眼光, 用前卫的思想引领人

思想是多形态、 多方面的, 思想前卫就是思维意识超前, 引领发展趋势或者潮流。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专家指出, 校长要做有思想的践行者, 一要有正确的思想, 要关注人类基本价值、 社会主流价值、现代教育价值, 更应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要有灵活的思维, 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 因校而异; 三要有创新的思想, 校长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遵循教育规律,学习借鉴优秀教育理论, 凝练教育理念, 明确办学思想。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领者和导航者, 校长的办学思想、 教育行为、 管理风格等, 对学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 一名合格的校长, 就是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完成办学任务, 工作兢兢业业, 踏踏实实。 笔者觉得这不算是 “合格”,在我看来, 一位能称之为 “合格”的校长, 要会思考, 要善于创新。

几年来, 学校修订办学章程,健全学校机构, 扩大规模, 取得了系列荣誉, 综合性教学评价也逐步挤入全县第一方阵。 但学校发展给人的感觉是, 缺少了一种厚重感。歇马镇小学始建于1909 年, 是保康县的两所历史名校之一, 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山区孩子的特点, 通过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和美好环境的熏陶, 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学会处事刚正和顺, 学会求知尚美, 逐渐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 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 年, 经过慎重思考, 学校选择以 “和美” 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诚信友善”, 无不体现出以和为贵、美德美心、 和谐共生的道德价值追求。 国家教育方针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对“美” 的要求, 不但要让学生懂得美, 崇尚美, 追求美, 更要有心灵美、 道德美、 精神美、 人格美、体形美。 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和美” 文化理念的追求。 学校坚持以 “和” 为文化基调, 以 “美”为文化追求, 以 “和美” 为文化精髓, 科学谋划学校愿景、 办学策略、 培养目标、 管理原则, 逐步形成了 “和美育人, 为师生美好的人生奠基” 的发展理念, “营和美校园、 培和雅良师、 办和美教育、育和乐少年” 的办学目标。 在学校积极倡导树立三观: 以人为本的育人观, 以和为贵的处事观, 以真为美的价值观。 学校形成了一训三风, 即校训: 和美做人, 勤恳做事; 校风: 和而不同, 至善至美;教风: 和悦启智, 美教精艺; 学风: 和乐共进, 美人美己。

“和美” 文化理念的追求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需要, 更是突破当前学校发展瓶颈的需要。 我县山区多, 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学校数量多, 地域分散, 留守学生占全县学生总数的22.5%以上。 长期以来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人文环境复杂, 家校矛盾突出, 制约了教育和谐快速发展。 作为担负着主要育人职责的学校教育, 需要塑造持久的 “和美”文化氛围来熏陶学生, 带动家长,影响社会, 逐渐形成和睦相处、 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生态。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幸福发展。 卡尔·威特说: “要做幸福快乐的人, 首先必须懂得追求幸福和快乐。 也许我们不能保证孩子一生都幸福,但至少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真正的幸福, 并使他们获得追求幸福的信心和能力。” 当代教育理论家刘铁芳写道: “教育的幸福感, 就是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真、 善、 美, 感受到思想的明晰、 自由、 博大、 高远、 辽阔, 感受到爱与恨, 感受到活泼、 轻松、 幽默、 诙谐, 感受到平等、 秩序、 尊重、 被认知, 感受到个体内在的充盈与完美, 从而使其心旷神怡、 心情愉悦地把自我交付于教育之境, 流连其中而不知往返, 所谓其乐亦融融。”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给学校教育赋予了更多新要求, 须展现新气象、 实现新作为、 创造新业绩。 作为新时代的校长, 要加强学习, 不仅仅是学教材、 学教参, 更要学习教育方针、教育政策。 校长要通过学习, 紧扣时代脉搏, 紧跟时代步伐, 调整教学目标, 引领自己和学生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

猜你喜欢

四有教职工校长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