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发挥
——以“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

2019-01-11□王

中小学校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创领导力校本

□王 敏

课程的开发、 设计、 组织、 实施、 评价、 管理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中心, 也是课程研究的领导者校长工作的重心。 在校本活动课程建设中, 校长充分发挥其领导力,有助于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以“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谈谈课程建设中课程领导力的发挥。

以博雅教育为核心办学是北京小学大兴分校进行课程建设总的指导思想。 在 “课程生本化, 滋育博雅人” 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构建了博雅课程体系。 博雅课程体系划分为 “健康雅体、 修身雅行、 育智雅思、 多艺雅心、 博采雅慧” 五个板块, 沿着五个板块纵向深化, 建设起 “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 特色课程” 三个课程梯次。 在稳固基础的前提下, 课程更多关注学生个体, 根据学生兴趣、 特长, 对知识进行趣味性、 探究性地拓展。 “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属于博雅课程体系中“博采雅慧” 板块的特色课程。

一、 在“融创” 课程研究中发挥校长课程思想的领导力

在2018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要从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品德修养、 增长知识见识、 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 校长课程思想的领导力决定着学校校本课程的方向,方向正确的校本课程, 才能助力学校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校长作为 “融创” 课程研究的主要领导者, 应认真学习领会 “十九大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各级各类有关会议、 文件精神, 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 明确办学目标、 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来统领 “融创” 课程建设。

在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 校长要把握好学校课程建设的思想方向, 梳理博雅课程体系。 我校开设 “融创” 课程,缘于我对当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的思考。 首先,学校科技教育薄弱。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科技, 而现实是我校对于科技教育停留于实验、模型拼插、 简单组合等等, 这些过于死板的传统教育模式; 学校科学课仅仅盯住几个实验、 几种自然现象; 学校现有的航模和电子两个社团, 日常也都是模型拼装和组装, 科技素养培养远远不足。 其次, 学生创造能力严重不足。 科技发达的今天, 先进的科技手段, 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一方面由于过多地干预课堂, 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开发 “融创” 课程, 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同时,突出学生创造过程的体验, 培育学生创造能力, 这些正与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的 “劳动教育” 相吻合。 学校校长的课程思想领导力,为 “融创” 的课程方向保驾护航。

二、 在“融创” 课程研究中校长发挥课程文化的领导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 学校、 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学校的课程建设首先要充分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全面实施, 然后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及特色发展开发研究学校的校本课程, 建立学校自己的三级课程体系。 国家大力倡导各学校开展不同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 把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主权下放给学校, 同时, 各种相关规定也相继出台, 要求学校在课程开发时要遵守法规、 遵守国家意志、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 这就需要校长有足够强的学校文化领导力和课程文化的领导力。

在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我校着手构建博雅课程体系, 将 “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归属于博雅课程体系中 “博采雅慧” 板块的特色课程。 基于总目标和 “博采雅慧” 板块的课程目标引领, 制定了 “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的目标——实践创新, 博采融合。 通过 “融创” 课程达成我校“培养身心健康, 基础扎实, 博学雅正, 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学生”的目标。 作为校长, 我首先明确“融创” 课程在博雅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然后将之与学校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 使 “融创” 课程得以在我校可持续发展, 从而助力学校发展, 这正是校长课程文化领导力的体现。

三、 在“融创” 课程研究中校长发挥课程规划的领导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同时指出: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就需要校长具有一定的课程规划的领导力, 才能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 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核心, 认真研究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中教育资源的延展性, 挖掘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拓展学科知识,来构建校本课程内容。 “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中, 融合小学阶段现有的语文、 数学、 科学、 品德与社会、 艺术、 劳动等学科的资源, 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 将多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 开发综合性的校本活动课程。 通过一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和项目式学习方式,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校长课程规划领导力, 是内容方向和结构引领。 在 “融创”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校长引领教师整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 建立起知识网络图, 结合生活以及生产中常见的常用的知识, 研发各学段 “融创” 课程内容, 方向明确, 内容确定, 后边的事实就水到渠成了。 校长引领教师认识到 “融创” 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所学知识的宽度, 加大各学科知识内容融合的深度, 拓展知识应用的厚度, 在参与和体验中, 学生能够学到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例如, 四年级 “融创” 课程——地震仪的制作, 就融数学、 美术、 科学、 语文于一身, 在动手制作过程中, 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与生产的广泛应用。 校长站在学校的顶层, 规划 “融创” 校本课程开设的层次性、 连续性以及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对接, 确保课程开发顺利。 这就是校长在 “融创” 课程研究过程中, 课程规划领导力的发挥。

四、 在“融创” 课程研究中校长发挥课程实施的领导力

课程开发规划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真正的好的课程还是要看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 因此课程的实施是最关键的环节。

首先是授课教师的选择。 教师对课程理解准确, 前期培训到位,首先保证了课程内容落地。 “融创”课程实施团队由2 名外籍教师 (配有翻译助教), 15 名班主任老师,3 名科学教师, 9 名数学教师和3名美术教师组成。 由外教主导教学, 各班班主任作为各班课程的总负责人, 全程组织参与教学。由班主任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组织科学、 数学、 美术等各相关学科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辅助教学。

其次是课时安排。 校长要统筹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分配。 课程时间保障, 课时安排要科学合理, 不能过长过多, 也不能不足。 在 “融创” 校本课程的建设中,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利用3—5 年级的自主安排课时,整合1、 2 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做好课时上的保障。

再次是授课模式的确定, 授课模式的确定决定着课程的效果。“融创” 课程采用实验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 指导者、 帮助者, 利用项目制学习调动同学之间的协作, 通过汇报、 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最后是经费保障。 校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资金保障很重要。 校长调动校内外的人、 财、 物资源,保障外教师资使用资金, 保证课程材料资金, 以及教师培训等全部资金。

以上 “融创” 课程所需保障,都需要校长进行准确判断, 正确决策。 充分发挥校长的核心作用, 引导多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活动, 激励调动各学科教师共同开发实施 “融创” 课程。 只有校长具备较强的课程实施领导力才能保证课程顺利开展。

五、 在“融创” 课程研究中校长发挥课程评鉴的领导力

课程评鉴的领导力的体现首先是校长要懂得课程管理。 “融创”课程的管理首先是建立课程管理机制。 “融创” 课程建设中, 通过建立学校的课程中心, 整体组织协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在具体管理中实行 “两级聘任” 制, 首先由学校聘任优秀的学科组、 教研组长, 再由组长聘任各年级、 各学科教师, 中层领导深入各个学科组教研组进行包段管理, 以实现课程研究的自主管理。 其次是加强对 “融创” 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课程管理小组深入课堂听课, 通过配助教的模式, 第一时间掌握课堂实施情况, 及时研究出现的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不断改进、 完善 “融创”课程。

有了课程管理的领导力作基础, 再谈校长课程评鉴的领导力。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 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通过 “融创” 课程的规划、 开发、 实施全程参与并领导决策, 校长积累了一手全面材料, 包括课程内容、 时间、 教师、助教以及师生获得对学校发展的助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助教作用的发挥不够,本校助教极少数教师积极性不高,如何与自己教学融合、 把好的经验应用等。 “融创” 课程研究过程中,在全体教师层面开设了教育为论坛、 学科融合论坛以及学科育人教育年会等, 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认识、 收获、 理念变化等来评鉴“融创” 课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 当然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 是为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下去, 从而更好地达成 “融创” 课程目标。这就是校长 “融创” 课程中的评鉴作用。

总之, “融创” 校本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中, 使我深刻体会到以上五方面的校长课程领导力, 是校长必须具备的, 也是在研究过程中自身得到提升的五大课程领导力。

猜你喜欢

融创领导力校本
打造“融创”新引擎 为机关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
融创:调结构、降成本、拿对地! 2020,孙宏斌要做三件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融创重庆文旅城曲水风和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