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应成为老师精神成长的养护者

2019-01-11卢兆美

中小学校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长精神学校

□卢兆美

许多老师刚刚从教时信心满满, 精神头十足; 几年之后, 大部分人都蔫头耷脑, 缺少精气神。 那么, 是谁偷走了老师的精气神? 纵观教师行业, 夺走老师精气神的因素不少: 有来自社会层面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过高期望, 诸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片面论断, 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过分苛责; 人到中年, 上有老下有小, 收入不高的老师们家庭生活上 “压力山大”; 学校方面的非教学工作, 如秸秆焚烧、 防止溺水等也要耗费老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加重了老师们工作上的负担。多方的负担与压力夺走了老师的精气神, 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及学校的发展。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 “学为人师, 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作为成年人, 虽然身体长成了, 但是精神也要一直处于成长的过程中。 精神成长了,你的课、 你的专业发展就会进入新的高度。 要切实锤炼教师这支队伍, 这支队伍需要提升, 特别需要精神成长。” 于漪老师从教师自身角度, 阐述了如何用精神的成长创造生命的精彩。 从学校角度,作为一校之长, 学校发展的领军者, 更应从多方面给予老师的成长以力量, 工作上减负, 心理上减压, 做老师精神的养护者。

一、 给老师搭建养护精神的平台, 引领精神成长

首先, 校长要引领老师读书。于漪老师说: “一个人, 除了实践当中获得经验体会之外, 非常重要的, 是要从书籍当中获得精神成长之源。 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更要鼓励老师多读书,从书中获取精神成长的养料。” 作为学校的当家人, 校长要给老师买书, 买名著佳作, 包括文学的、历史的、 教育的、 学科教学的。 学校要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引领老师撰写读书体会, 对优秀的读书体会进行展评, 增强老师的成就感。 校长更要以身示范, 把自己的精神丰富起来。 我们这儿有一位校长就是引领老师读书的典范, 凡是让老师读的书, 他必先读, 还定期给老师做读书报告, 他所在学校的教师是我们县老师幸福指数最高的。

其次, 组织名师报告会, 感悟名师的成长之路, 加强对教师进行敬业、 爱生教育, 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人格魅力,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 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 引领老师学法、 知法、 懂法, 做到依法施教。

第四, 健全的体魄是养护精神的前提, 学校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健全其体魄, 涵养其精神。通过各种活动, 在学校中营造一种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的宽松氛围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使他们能正确处理与同事、 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有利于教师舒心和专心工作, 实现精神成长。

二、 建立“学、 教、 研” 共同体, 促进教师精神成长

顾明远教授说过, 校长领导力最重要的表现, 是有没有能力把全校老师变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学”即学习, 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校长要给教师更多时间和机会学习,让他们了解更多新课改的信息, 掌握更多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打下理论基础。

“教” 即课堂教学, 我县有的中学校长带领学校多次举办 “金凤吐蕊, 智语点津” 高效课堂论坛,全校教师一起座谈, 共同探讨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 交流和分享课堂教学中的金点子、 好做法, 积极创新, 为构建和谐、 高效课堂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课堂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不同, 分层设标, 分层教学, 采取“个性化学习”, 多角度、 多层面的关注学生, 让课堂成为一个美好的地方, 让课堂成为师生向往、 体验成功的场所, 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方法支持。

“研” 即科研, 校长要树立“投身科研就是拥抱幸福” 的教育教学观念, 使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走向自觉, 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改变教学与科研 “两张皮” 的现象, 逐渐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长要真正做到以学论教, 以研促教, 实现 “学、 教、 研” 一体的教研模式, 创造良好、 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让老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精神成长。

三、 建立老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养护教师精神成长

职称评审对老师来说是一道“难以过去的坎”, 它是对老师工作能力的反映和肯定, 是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这项工作做得好, 对于增强老师的竞争意识, 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处理不好, 难免让一些老师感到不公, 心灰意冷, 甚至大大挫伤工作积极性, 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这不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更不利于老师们改进工作和健康成长。

面对职称评审的繁琐条件, 许多老师望之兴叹。 因此, 作为一校之长, 对教师的考核、 晋级、 评优等方面, 要按照德、 能、 勤、 绩四方面去考核, 公平地、 全面地、 客观地衡量, 做到公开、 公平、 公正, 不能过于强调某一方面,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要加大评优树先的比例, 改变 “僧多粥少” 现象, 对于各种荣誉让老师们能够 “跳一跳, 够得着”, 而不是 “望而却步”; 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提供适合教师个体的发展机会,实施 “因材施评” 机制; 同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定期开展业务活动, 比如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教学基本功评比, 课堂教学评比, 优秀读书笔记评比等, 改变以教学成绩论英雄的单一评优方式, 成熟一个, 助推一个。 校长要把教师职称评审看成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而不是老师个人的私事, 减轻老师职称评审方面的压力,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认同感, 激活教师的进取动力, 养护他们的精神。

四、 做老师的 “娘家人”, 减轻老师的精神压力

某地新闻综合频道曾报道, 某学校的一名男生被开除, 原因是该男生与老师发生冲突, 学生的妈妈很愤怒, 迅速赶到学校和老师沟通。 在此过程中, 该男生误听传言, 认为母亲与老师吵架了, 一怒之下, 冲进老师办公室, 指着老师骂脏话, 并一拳打在老师身上。 该校当即严肃处理此事, 把该同学开除了, 而且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该校校长的回答掷地有声: “孩子回来学习的可能性肯定没有, 我们有理有据, 简单点说, 老师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我们是要维护的。 我们的老师不能随便被张口大骂, 更不能在家长面前随便被打。” 该校校长的言行得到无数网友的点赞, 更多的老师希望自己的校长也这么硬气。 所以, 当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 得罪学生、 误解学生, 遭到举报或报复的时候, 校长应该挺身而出, 真正成为老师的 “娘家人”, 做老师的心理支柱, 鼓励教师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大胆施教, 放手去管理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减轻老师的心理负担。

五、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还老师精神养护的时间

有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 校长可以借鉴并运用到学校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上。 如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管理经验, 建立整套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把卫生、 纪律、自习等琐事交由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还把业余时间还给了老师, 将 “让教师快乐地工作, 高兴地上班, 有病就看” 的管理理念付诸实践。

目前, 国家正关注老师的减负问题。 在201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有关领导提出, 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 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 备课充电、 提高专业化水平。 作为校长, 要认真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做到 “以人为本”, 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主权, 减少学校内部与教学无关的、 与老师精神养护无关的检查与活动。 笔者听说, 有的学校为了迎接上级检查, 一次购买40 多个档案盒, 可想而知, 为把这么多档案盒充实起来, 得需要多少老师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啊! 为此, 校长一方面要运用自己的建议权, 对上级的检查多提合理化建议, 以便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另一方面, 要寻求一个合理的办法来应对类似 “盒子工程” 的事, “化繁为简, 化整为零”, 切实减轻老师的额外负担。

猜你喜欢

校长精神学校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