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2019-01-1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王长洁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 王长洁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理念倡导的非接受式教学方式之一,由于它能够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时至今日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备受重视的非传统教学方式之一。本文拟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体会,简要探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实施,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这是分组合作教学的基础。基本的分组原则是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力求使各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或劣势存在,从而确保小组间的竞争具备公平性和可比性,组内各成员则应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强项弱项等方面保持较大差异性,以便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更好地发挥合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则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教师提出和呈现任务,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这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线索。实践证明,学习任务设计得是否合理往往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效果,而任务设计更可以说是小组合作教学的核心重点工作。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具体探讨任务的设计。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的设计首先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学生完成了任务也就掌握了新知,实现了教学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依循于课本上的知识呈现方式,设置具有合理梯度的任务体系,通常是一组若干个,将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机融合在内,并且要遵循学练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即学即练,及时巩固,同时,结合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适当引入竞争性的任务。除此之外,任务的表述中还应明确“怎么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确保其自主性学习高效开展。例如鲁教版“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节,其学习任务可以设计如下:
任务一:①先自主阅读课本第3页本节开头的两个实例,即下面的“想一想”和“议一议”,然后写出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并在组内讨论其特点。②先独立完成第4页随堂练习中的第1题,然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答案一致后,向老师汇报,有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要立即告诉老师。
任务二:①先自主阅读第4页的“做一做”部分,然后组内讨论,确定该部分中三个问题的答案,而后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②先独立完成第4页随堂练习中的第2、3题,然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答案一致后,向老师汇报,有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要立即告诉老师。
任务三:组内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习题7.1中的2、3、5题,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可以看到,以上任务的设计较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的任务设计原则,三个任务顺序依循于课本上的知识呈现方式,确保学生学习思维的顺畅展开,任务一和任务二都兼顾了学和练两个基本方面,而任务三则与前两个任务构成学练结合的关系,且作为一个竞争性的任务,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堂上的具体执行
课上将学生分好组后,即课上将学生分好组后便出示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去完成。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任务的出示宜采取逐一出示的方式,即先出示任务一,待该阶段的学习没有问题后再出示任务二,这样步步为营,最终完成所有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密切关注各小组进展情况,主动去发现学生探索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同时督促各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进程。综合考虑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实际进度,适时宣布当前阶段的学习结束,而后依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提出的以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无问题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在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后,教师还应组织一次总体性的解疑答惑和查漏补缺(让学生自主提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毕竟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学习掌握知识,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完成这一步后,再视具体课堂进度进行下一步教学,若时间宽裕可适当进行拓展训练,若不宽裕则适时进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教学。
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实践及体会简要探讨了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下的非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践行和深入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盼有识者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