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数学操作,提升数学素养

2019-01-11江苏省丰县常店镇凤苑小学史金环

小学时代 2019年28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轴对称梯形

江苏省丰县常店镇凤苑小学 史金环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操作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拉升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自我的良好途径。在新时代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该立足于谋求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开展实践活动,能够真正实现手脑并用,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引导数学操作,促进数学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低学段学生自控能力弱、贪玩心理强的特点。为了能够使学生顺利通过动手操作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操作目标。很多数学问题在解决时都以直观出发,再经历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以及比较等活动,就此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具有直观性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抓手,并以此为突破点,直击数学问题本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采取竞赛机制,让学生利用手头的七巧板进行拼图比赛,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少数到多数分阶段稳步进行。通过这一系列的简单操作后,学生对七巧板就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对常见图形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凑。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的天性得到了释放,还容易激发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做到高效稳步地开展数学教学。又如,教师在进行《整理书包》一节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本节课题极易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找来相关实物为学生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将一个物品摆放杂乱的书包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对物品进行重新归置。学生对于这种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都抱有很大的积极性,十分踊跃地主动参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物品摆放,让学生掌握整理书包的正确顺序和方法要领。比如,将书包内的物品全然倒出,先清理掉其中的无用物品,然后对其他物品进行归类和整理。当然,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学生都采取了各自不同的分法,但都能够做到名目清晰、错落有致。可见,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动手操作中,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而且收益良好。

二、引导数学操作,激活数学思维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性,也要充分利用活动这一关键载体,而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的关键所在,应当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立足于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契合,也应当以数学知识为主线,并在其统摄之下,根据知识点的多寡,细化分解若干子问题。问题串的引领有助于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式上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教学时,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物体,让学生对轴对称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下,展开对轴对称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出示一系列图形,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辨认出轴对称图形与非轴对称图形,由此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向学生这样提问:通过前面的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轴对称图形到底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一问题,展开对本节内容的深入学习。在进一步的探究中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解决心中的疑问。最后,学生会得出一致的结论:将轴对称图形进行对折,两边会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这一结论,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对这一特点进行完整的表述。

纵观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是通过相关现象引出学生对图形的初步认识,再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对知识进行更为充分的理解。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的一系列特点,既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又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引导数学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培养出一定的数学能力,拓展出灵活的数学思维,使数学教学持续高效地进行。

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节教学内容时,对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设计出了这样的引导方式:根据学生能力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为每组学生事先准备操作所需要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每个小组分发24个。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正方形进行摆放,摆出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记录出各组长方形的面积情况。然后,学生通过对长方形面积数据的分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每组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它长和宽的乘积,对于这种现象,学生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认为小正方形的数量决定了所摆长方形面积是一个固定值,与它的长宽变化没有关系。确实,小正方形的面积和决定了长方形的总面积。那么,又有学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如果总面积不是24平方厘米还会符合这种逻辑吗?带着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又一轮的动手操作。通过对不同数量正方形的反复摆拼,最终都得到了一致的答案。在学生出现新的思考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动手进行探究。只有通过一次次的探究和验证,才会得出学生印象深刻的结论,学生对有关结论产生质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并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操作实践来验证心中的猜想。比如,这节教学中,学生对24平方厘米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又接着通过实践完成了对40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验证,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以上案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将操作教学停留在相对狭隘的理解上,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多方论证,最终得出准确全面的结论,使学生的猜想和疑虑在重复实践中得到消除。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操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探究知识的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后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并且会在操作实践中锻炼出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实在的收获。

又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让他们通过操作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他们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转化的方法,因此,他们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的学生则利用剪拼的方法,把一个梯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转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经历了自己的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具体挑战性的。

以上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探究性,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操作学习十分重要,通过数学操作学习,能够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扎实,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所谓知识迁移,就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未学习的知识产生的一种认知层面的影响,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首先需要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才能够把握正确的生长点,才能够立足于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拓展。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轴对称梯形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梯形达人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概念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谈拟柱体的体积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